提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蘊含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等一系列治國理政的科學思維。
內容
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2014年8月20日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戰略思維,是指從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客觀辯證地思考和處理問題的科學思維。習近平審時度勢地提出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戰略思想、戰略觀點,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全局觀、整體觀和敏銳的洞察力、預見性,是系統的戰略規劃、清晰的戰略目標、明確的戰略任務和具體的戰略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戰略思維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善於從全局視角謀劃問題。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考察時,首次完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總方略,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彰顯出“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的政治智慧。他多次強調在改革和發展的各項工作中都要有戰略思維,要善於觀大勢、謀大事,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來思考和研究問題;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二是善於從長遠眼光思考問題。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微博)《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戰略願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他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這一願景,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三是善於從整體思路上把握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這些論述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注重把握問題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系統性、整體性,體現出“智者見於未萌”。
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維觀啟迪我們:要善於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現象與本質的關係,從現實前瞻長遠、從局部把握全局、從現象透視本質,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謹防“見事遲”,克服急功近利、只見現象不見本質等問題,避免坐井觀天的局限性和一葉障目的片面性,不斷提升戰略思維能力。
以史為鑑的歷史思維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
——2011年9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歷史思維,是指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從歷史視野和發展規律中思考分析問題、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的科學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善於把事物放在歷史長河中來考察,從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教訓中來總結,從歷史分析中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歷史思維突出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高度重視學習歷史特別是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學歷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他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二是善於總結黨的歷史。總書記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的歷程。他指出,“這條道路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三是科學對待黨的歷史。總書記提出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辯證關係,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他強調應採取全面、歷史的科學分析方法,客觀、公允地看待黨的領袖人物。“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這些內容深化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歷史觀。四是善於運用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並倡導的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他強調,“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領導幹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從中汲取有益於加強修養、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營養,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斷提升領導工作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的歷史思維觀啟迪我們:歷史之中有智慧、歷史之中有營養,要在對歷史的深入學習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養分和力量,在現實工作中照好歷史這面鏡子,既要善於總結和汲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做到以史為鑑、更好走向未來,又要善於總結和汲取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做到修正錯誤、更好前進發展,做到學以增智、學以修身、學以致用,不斷提升歷史思維能力。
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2014年8月20日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戰略思維,是指從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客觀辯證地思考和處理問題的科學思維。習近平審時度勢地提出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戰略思想、戰略觀點,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全局觀、整體觀和敏銳的洞察力、預見性,是系統的戰略規劃、清晰的戰略目標、明確的戰略任務和具體的戰略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戰略思維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善於從全局視角謀劃問題。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考察時,首次完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總方略,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彰顯出“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的政治智慧。他多次強調在改革和發展的各項工作中都要有戰略思維,要善於觀大勢、謀大事,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來思考和研究問題;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二是善於從長遠眼光思考問題。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微博)《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戰略願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他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這一願景,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三是善於從整體思路上把握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這些論述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注重把握問題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系統性、整體性,體現出“智者見於未萌”。
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維觀啟迪我們:要善於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現象與本質的關係,從現實前瞻長遠、從局部把握全局、從現象透視本質,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謹防“見事遲”,克服急功近利、只見現象不見本質等問題,避免坐井觀天的局限性和一葉障目的片面性,不斷提升戰略思維能力。
以史為鑑的歷史思維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
——2011年9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歷史思維,是指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從歷史視野和發展規律中思考分析問題、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的科學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善於把事物放在歷史長河中來考察,從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教訓中來總結,從歷史分析中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歷史思維突出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高度重視學習歷史特別是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學歷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他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二是善於總結黨的歷史。總書記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的歷程。他指出,“這條道路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三是科學對待黨的歷史。總書記提出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辯證關係,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他強調應採取全面、歷史的科學分析方法,客觀、公允地看待黨的領袖人物。“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這些內容深化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歷史觀。四是善於運用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並倡導的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他強調,“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領導幹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從中汲取有益於加強修養、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營養,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斷提升領導工作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的歷史思維觀啟迪我們:歷史之中有智慧、歷史之中有營養,要在對歷史的深入學習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養分和力量,在現實工作中照好歷史這面鏡子,既要善於總結和汲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做到以史為鑑、更好走向未來,又要善於總結和汲取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做到修正錯誤、更好前進發展,做到學以增智、學以修身、學以致用,不斷提升歷史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