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境

又作五塵、五妙欲境。指為五根所取之五種客觀對境,亦為五識所緣之五種境界。即: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等五境。

基本信息

梵語 pañcārthāḥ。又作五塵、五妙欲境。指為五根所取之五種客觀對境,亦為五識所緣之五種境界。即: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等五境。若加上意根對象之法境,則為六境。五境使人起煩惱,污染心性如同塵埃,故稱五塵;又因貪心而起執著之故,誤為淨妙之境,故亦稱五妙欲境。其中,眼、耳二根之體必須與境相離,始能發生作用,故又稱此二根為不至境、離中知;鼻、舌、身三根之體必須與境密接,始能產生作用,故又稱至境、合中知

五境所指

五根所取、五識所緣的五種對境。又稱五塵、五妙欲境。即色、聲、香、味、觸。
(1)色境︰即眼根所見、眼識所分別的對境,包含顯色(即顏色)和形色(即形狀)兩類。
(2)聲境︰即耳根所聞、耳識所分別的聲音。
(3)香境︰即鼻根所嗅、鼻識所分別的對境。
(4)味境︰即舌根所取、舌識所分別的對境。
(5)觸境︰即身根所觸、身識所分別的對境。
其中,前二境眼、耳二根之體必須與境相離,始能發生作用,故又稱為不至境、離中知。後三境鼻、舌、身三根之體必須與境密接,方能產生作用,故又稱至境或合中知。
此五境,以能垢染人心,故又稱五塵。又因貪慾煩惱執之為淨妙之境,故又名五妙欲境。

佛教五境

梵語 pan~ca^rtha^h!。又作五塵、五妙欲境。指為五根所取之五種客觀對境,亦為五識所緣之五種境界。。若加上意根對象之法境,則為六境。五境使人起煩惱,污染心性如同塵埃,故稱五塵;又因貪心而起執著之故,誤為淨妙之境,故亦稱五妙欲境。其中,眼、耳二根之體必須與境相離,始能發生作用,故又稱此二根為不至境、離中知;鼻、舌、身三根之體必須與境密接,始能產生作用,故又稱至境、合中知。

謀士五境

謀士的第一層境界:“謀”己 作為一個謀士,若連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來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是故, “謀己”是謀士的第一層境界。謀士的第二層境界:“謀”人 學會了為自己謀,還要學會為別人謀,若是一個謀士不能為別人出謀劃策,他能稱為什麼 謀士? 是故,“謀人”是謀士的第二境界。
謀士的第三境界:“謀”兵 會謀己、謀人都只能保全少數的幾個人,而作為一個謀士,他必須具有“謀”成千上萬人 生命的能力。這就是“謀”的第三層境界:謀兵。
謀士的第四層境界:“謀”國 比起“謀國”來,為一人謀、為千人謀都是很淺的層次。一個人要是能做到“謀國”(國 指代諸侯勢力),必須具備遠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備的。 是故,謀士的第四層境界是“謀”國。
謀士的第五境界:“謀”天下 做到了以上四點,你就可以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但是,你還不能稱為真正的“謀士”。 真正的謀士必須具備一項“人”所不具備的能力——謀天下的能力。

茶道五境

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是茶藝,它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茶具、火候、環境。
茶葉
茶以新為貴,優質茶葉是茶道的基本條件之一。
茶水
泡茶對水有嚴格的要求,因為水有軟硬之分,凡每公升水中鈣、鎂含量不到8毫克的稱為軟水,反之則稱硬水。泡茶要用軟水,用硬水泡茶,茶味變澀,茶香變濁,茶湯變色。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
茶具
飲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壺,碗,杯,盤,托等,古人講究飲茶之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藝術,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相得益彰。隨著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廣東潮州和汕頭一帶盛行工夫茶,工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
火候
茶道講究火候與湯候。火候指煮水的火力,煮水時間的長短與湯候有關。明代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說: "有水有茶,不可以無火。非無火也,失所宜也。"是說品茗,必需茶、水、火三者都好,缺一不可。
環境
茶道講究品著佳境。明代文震彥曾說:"構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道,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淡,寒窗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這敘述的是古代文人騷士追求的清寂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