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漢字]

亓[漢字]
亓[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亓,出自複姓丌官氏,為丌官姓所改。據《姓氏尋初都演化成單姓亓。源》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 Qí 其)”。

基本信息

部首筆畫

總筆畫:4

鄭碼:bdnd

五筆86&98:FJJ

倉頡:MML

筆順編號:1132

四角號碼:102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4E93

粵語發音:齊、cai4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一丌

漢字部件分解: 一丌

筆順編號: 1132

筆順讀寫: 橫橫撇豎

詳細釋義

◎ 姓氏。

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為古代專門掌管笄禮的官(當時,笄與亓相同),笄禮是少年年至十五歲時,在頭髮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的象徵。因此,古人十分看重這個儀式和官職。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設有這個管職。丌官姓就是這種官的後代為紀念先人而出現的,稱丌官氏。後來,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後的改姓運動中,“丌官”複姓被改成了單姓“亓”。孔子在十九歲結婚時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後人。因此,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樣,姓源相同。

得姓始祖:笄(丌、亓)官。春秋時,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

“亓”是古代“其”字的一種較早的寫法。

“亓姓”,也就是“其姓”的另一種寫法。只是後來這一寫法被家族沿用下來,就成了“其姓”之後的另一姓氏。

其姓是以地名為姓,戰國時齊太公後裔有其氏。但唐代時有亓志紹。

古語云:“身死國亡,為天下笑,子亓慎之”

------《墨子》

亓字源流考

“亓”字的產生演變源遠流長。最早當由“丌”字衍生而來。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丌部》:“丌,下基也,薦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屬皆從亓。讀若箕同”。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平而有足,可以薦物”。“薦”古指祭祀時,獻牲祭品。丌即指古代放置祭品的祭器。《說文解字注》又曰:“字亦作亓。古多用為今渠之切之其。<墨子>書其字多作亓”。段《注》謂丌、亓為“其”之古字。宋代丁度《集韻》:“其,古作丌”。《康熙字典》其條下謂“古文丌、亓。查古今書證丌與亓最早見於先秦古文獻,方述鑫撰<甲骨金文字典·丌條>:反臣丌宗主”。汪仁壽《金石大字典》丌條下引亓字見於《古泉匯》。此外,先秦古證還有《穆天子傳》:“赤鳥之人丌”。《墨子·公孟》:“是猶命人葆,而去亓冠”。至兩漢時期其字古文丌、亓則多出現於金石碑文之中,如《泰山都尉孔宙碑》:“於亓時雍,撫茲岱方”。

秦漢以降,作為其之古文的丌、亓二字的用法則漸少見,已為“其”字替代。倒是作為姓氏用字而更多地出現於魏晉及其後的典籍文獻之中。

綜上所述,亓字源於商周時期之甲骨金文,不可不謂源遠也。而作為姓氏用字則晚於秦漢,始於中古時期之魏晉,直至今日。

亓姓屬複姓中的稀姓,關於亓姓的起源,可供考稽的材料甚少。本人亓官子賀,可以很負責地和大家講解一下亓姓的由來,亓就是亓官,最早為丌官,是春秋時期一種古老的主持成人禮儀和祭祀上神的一種官稱,相當於如今的文化部長,丌官之後為紀念先祖而取其官名為姓,故此亓官一族之祖絕非一人。

明代朱洪武全國簡明改姓運動,將亓官複姓簡為亓。

根據山東平陰的《亓氏族譜》,山東萊蕪的亓氏是由江蘇淮陰的四兄弟在元末明初北遷來的,而平陰當地的這支則是四兄弟的一位從萊蕪遷來的。

字源演變

金文

亓[漢字] 亓[漢字]

小篆

亓[漢字] 亓[漢字]
亓[漢字] 亓[漢字]

楷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