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二郎壩鄉東連南鄭縣元壩鎮黎坪森林公園,西與高寨子鎮接壤,北與鐵鎖關相通,南接禪家岩鄉,距縣城37公里,距西漢高速公路韓家壩出口22公里。全鄉耕地面積9281畝,其中:水田2575畝,旱地6165畝。2008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816萬元,財政收入完成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80元。地理概況
二郎壩鄉平均海拔1180米,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2oC,降雨量1184mm,無霜期240天,日照時數1819.5小時,雨量充沛,植被豐茂。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造就了豐富的水利資源、旅遊資源和生物資源。境內多以碳酸岩為主的喀斯特山地,溶洞眾多,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水能利用程度高。嘉陵江支流西流河是全鄉最大一條河流,在該河流上通過築壩引水建成三級電站,其中在本鄉境內有天生橋和二郎壩兩座電站,電站發電後將尾水引到臥龍台電站,形成了水能資源的梯級開發利用.經過築壩之後形成了蜿蜒狹長14.9公里,蓄水776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2.42平方公里的天生橋水庫,該水庫又是寧強縣城供水水源地。
行政區劃
1993年,原水田坪、二郎壩兩鄉都隸屬鐵鎖關區公所,原水田坪鄉轄三壩子、水田坪、羅家壩、桃園壩、掛子山、板蒼壩、茶園子7個村36個村民小組786戶2801人,總面積98.8平方公里,有耕地8662畝,原二郎壩鄉轄天台山、楊家山、蓮花庵、二郎壩、馬面山、雷家灣、白果樹7個村51個村民小組1054戶4265人,總面積57.2平方公里,有耕地8472畝,鄉政府駐蓮花庵街道。1996年5月撤區並鄉,二郎壩、水田坪兩鄉仍為獨立的行政鄉,2002年元月兩鄉合併,2002年4——5月份,全鄉實施農村稅費改革,配合稅改,當年10月份完成村級規模調整,將馬面山村併入二郎壩村,將三壩子村併入水田坪村,全鄉行政村由14個調整為12個,村民小組由87個調整為77個,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區域格局。
經濟發展
1996年以來,原二郎壩、水田坪兩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以扶貧攻堅奔小康為目標,積極探索加快大開發,促進大發展的思路,先後組織實施“溫飽工程”,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實施長防、長治、農建工程,解決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問題;實施產業開發工程,解決農業增收增效問題;實施基礎建設工程,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惡劣的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全面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2002年全鄉經濟總收入達到2095.6萬元,糧食總產達3269噸,人均純收入達806元,財政稅收實現66.3萬元,分別比10年前的1993年增長265%、5%、148%、453.4%,農業結構合理,主導產業初步形成,水、電、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及教育、衛生、文化、計畫生育等社會事業也有了長足發展,精神文明建設與民主法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片共謀發展奔小康的局面。旅遊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