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名稱由來
二道溝組屬於晚志留世地層。
原始稱法
最初命名地點在吉林永吉縣二道溝附近,故名。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該組按岩性可分下、上兩部:①下部,粉砂岩夾石灰岩透鏡體,產杉山氏勺板珊瑚、漏斗狀蕈珊瑚、扁平根珊瑚、吉林鱗巢珊瑚及三葉蟲布氏隱頭蟲(比較科)等;②上部,鈣質、矽質粉砂岩、頁岩夾石灰岩透鏡體,產腕足類刺飾獨雕貝及三葉蟲中華慧星蟲、雙耳小耳蟲凸邊亞種、珊瑚永吉似灌木孔珊瑚等。全厚約800米,與中志留統張家屯組的接觸關係不明。
土地性質
遼東半島北部鐵嶺市泛河流域位於郯廬斷裂北段,歸屬於中朝板塊華北塊體的東北端。此地區發育巨厚的玄武岩(二道溝組)及輝綠岩牆(床)群,過去認為系中元古代時期的基性岩漿活動。對玄武岩及輝綠岩鋯石SHRIMP年齡測定,獲得二道溝組玄武岩噴發定位的時間在古近紀始新世((36.4±1.8)Ma);輝綠岩漿侵位結晶時間為晚白堊世((93.5±1.4)Ma)。遼北基性岩岩漿定位年齡明確顯示,分割中朝板塊內部華北塊體與膠遼朝塊體的北部邊界——郯廬斷裂北段在晚白堊世處於東西向伸展拉張構造環境,導致輝綠岩侵位;古近紀發育了近南北向的拉張構造,伸展作用進一步發展,形成二道溝組巨厚玄武岩。新的SHRIMP鋯石U-Pb年齡不支持輝綠岩及二道淘組玄武岩形成年代為中元古代的傳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