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峪河鄉

二峪河鄉位於我縣西北部,北與商州市黑山鎮接壤。鄉政府駐地楊家灣村,距縣城33公里,轄東坪、楊家灣、劉家街、東溝口、東窪五個行政村,50個村民小組。全鄉1488戶,5973人,其中農業人口5713人,非農業人口260人。鄉域面積57.3KM2,平均每平方公里1042人。耕地3780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5826.7公頃,地貌以小山溝、山地、河谷為主,海拔700—1300米,平均氣溫7.1—13.6ºC,是一個地處高寒,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的山區鄉。

基本信息

主要山脈

三寨山:沿二峪河下,在鄉東南七公里處有三座大寨連成一線,高1548米。
牛角尖:坐落富平山南,在西北5公里的山岔溝腦,主峰聚起,狀似牛角,南北走向,長3公里,海拔1520米,風景幽美。

經濟狀況

以種植業為主,26.5%以旱地,73.5%為坡耕地,糧食以小麥玉米為主,洋芋、紅薯、豆類此之。境內河谷帶多為經濟林木,以核桃為主,廣植經濟林,全鄉建成東坪、楊家灣、劉家街三個核桃基地,面積6000畝。全鄉現有核桃10萬株,50%的樹已掛果,年產量20萬公斤,東溝口、東窪、東坪三村板栗建園6500畝。近年來,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黃姜、柴胡、二花、連翹、四大主導產業已初具規模,年產值達30萬元。
勞務輸出是本鄉投資少,見效快的發展項目,全鄉在外打工人員1932人,年創利潤300萬元。
以養豬為主的家庭飼養業蓬勃發展,戶均2頭,年創利潤90萬元,畜牧業發展,不斷向商業化轉變,初步形成規模養殖。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針對本鄉貧窮落後狀況制定了適合本鄉經濟展的措施:一是以勞務輸出為主線,動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逐步形成規模經營。二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變傳統種植方法,不斷調整糧經比例,目前已發展黃姜1000畝,二花1000畝,連翹1000畝。三是對農民進行經常性的科技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對核桃、板栗等主導產品進行科管,提高產量,增收增資。四是樹立典型,培養示範戶,以點帶面,帶動全鄉經濟發展。五是廣泛開展扶貧幫困,結對子活動,採取正科領導包五戶,副科領導包四戶,一般班幹部包三戶,村幹部包2戶,組長、黨員包一戶的“54321”包扶辦法,幫助貧困戶逐步脫貧。
文化、教育、科技、衛生 全鄉中心學校一所,初級國小17所,教職工44人,在校生2100人。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普九”工作基本安排就緒,正在實施階段。開辦農民技術學校6所,“科技興鄉”已初步實施。廣播覆蓋率達到60%,建地面衛星接收站30個,覆蓋率90%,全鄉有電視機1050台,VCD800台。衛生院一所,衛生所13個,醫務人員28人,已形成鄉、村兩級衛生服務網路和保健體系。
農業和農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新進展 初步實施“藥業興縣”戰略,轉變以糧為主的傳統耕作方式。糧經比便調整4:6,傳統物產有核桃、板栗柿子生漆等,菌類有天麻、木耳、靈芝等,中藥材發展較快,主要有山楂、黃姜、連翹、枸杞、二花、蒼朮、五味子、柴胡等。礦產有煤、銅、鐵、金。

農村基礎建設

二峪河口至東窪村與商州市黑山路銜接的簡易公路已改造為四級公路,全長17公里,貫通全境。1987年實現村村通電,1997年實現村村通電話,現有電話150部。全境規劃修橋12座,已修1座,爭取投資一座,2003年9月可動工。已通自來水的組25個。

生態環境建設

自99年來,全鄉整體退耕還林9132.8畝,栽核桃1095.8畝,毛栗5597畝,二花100畝,其它2340畝。國家兌現糧212萬斤,錢16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