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突然腹中絞痛,吐瀉不得。俗稱攪腸痧、斑痧、烏痧脹。多因冷氣搏於腸胃,或邪惡污穢之氣鬱於胸腹,閉塞經隧,氣滯血凝,中氣拂亂所致。《諸病源候論·乾霍亂候》:“乾霍亂者,是冷氣搏於腸胃,致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絞痛、短氣,其腸胃先挾實,故不吐利。”《雜病源流犀燭·霍亂源流》:“乾霍亂,即俗雲攪腸痧,亦由胃氣虛,猝中天地邪惡污穢之氣,郁於胸腹間,上不得吐,下不得瀉,以致腸胃絞痛異常,胸腹驟脹,遍體紫黑。”《醫宗己任篇·霍亂》:“有乾霍亂者,俗名斑痧 ,又名攪腸痧。吐瀉不見,面色青冷,腹中絞痛,乃陰陽錯亂最惡之候而最易治。急刺委中出血,明礬末調飲探吐,或用菜油探吐,兼用碗刮背上,用苧麻根蘸清菜油,刮奪命穴、督脈後頂、天庭等處,後服砂仁細末數口,連噯數十聲即愈。”除內服藥物探吐、急刺委中出血外,並可刺十指出血。
相關詞條
-
乾霍亂吐方
乾霍亂吐方治乾霍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腹中大痛者。
-
副霍亂
副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古典生物型和艾爾托(ElTor)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
疾病介紹 診斷要點 治療 具體藥物治療 預防與調養 -
濕霍亂
指飲食生冷,或感受濕、寒、暑邪,發病時有吐利、腹痛、轉筋等症.
濕霍亂 相關條目 -
霍亂病因病機
中醫霍亂的範圍較廣,包括西醫的霍亂、副霍亂、急性胃腸炎及細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將急性胃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稱為“類霍亂”。 (2)飲食不慎:飲食...
基本資料 相關連結 -
霍亂病
本病的發生常為散發性,本病的傳染途徑一般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就是通過攝食和飲水而感染;病禽排出的飛沫常帶有細菌,被健康禽吸入後亦可造成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
(2)臨床症狀 (3)剖檢變化 (4)診斷 (5)防治措施 -
霍亂新論
霍亂專著。 ①清·姚訓恭撰。 ②惲鐵樵撰。
-
流行性霍亂
霍亂(cholera),早期譯作虎烈拉,是由霍亂弧菌所致的烈懷腸道...把前者引起的疾病稱為霍亂,把後者引起的疾病稱為副霍亂。1962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副霍亂列入《國際衛生條例》檢疫傳染病“霍亂”項內,並與霍亂同樣處理...
-
《霍亂新論》
霍亂專著。
簡介 -
乾苔
乾苔為石蓴科植物滸苔、條滸苔、扁滸苔、緣管滸苔等的藻體。生長於風浪平靜的內灣、中潮帶灘涂或石沼中。或在平靜的內灣泥底灘涂上。中國沿海均有分布,浙江、福建...
基本介紹 原形態 生境分布 性狀 化學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