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黃芩5錢,朴消5錢,乾葛1兩。【製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發背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枇杷葉去背上白毛,淨洗同煎,不拘時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八八
中藥方劑之乾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乾葛飲對於治療發背作渴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主治: 以水5升,煮取豉心,以上4味,取3升半汁,去滓,納粳米屑,煮令米爛,帶熱頓啜。 製備方法:
參考資料乾葛散主要具有預防熱病、急黃、賊風的功效。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歸葛飲,中藥方劑,用於陽明溫暑時證,大熱大渴,津液枯涸,陰虛不能作汗。
方劑名稱 別名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送葛謙問運乾》是宋代詩人周必大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gān gān gān
基本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 相關詞語蔣乾,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歷史上的蔣乾是當時的名士,而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將蔣乾刻畫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赤壁之戰前蔣乾充...
人物生平 藝術形象 軼事典故 影視形象《葛巾》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部同名小說,描述了洛陽書生常大用到山東曹州尋訪名貴牡丹,與牡丹仙子葛巾結下姻緣,並促成了其弟常大器與葛巾表妹玉版的...
原文 注釋 譯文 作者簡介乾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乾燥塊根,呈長圓柱形,藥材多縱切或斜切成板狀厚片,長短不等,約長20厘米左右,直徑5~10厘米,厚0.7~1.3厘米。乾葛根可以入藥...
概述 藥理作用 化學成分 炮製方法 性味由檳榔、厚朴、草果仁等中藥組成,以開達膜原,辟穢化濁為主,主治瘟疫或瘧疾,邪伏膜原證。 達原飲原名達原散,為明朝中醫吳又可所創,載於《瘟疫論》。由檳榔、...
簡介 組成 用法與用量 方歌 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