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654畝(其中:田0畝,地5654畝),人均耕地1.08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10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7畝,主要種植布郎李、金秋梨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367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317戶通自來水,有885戶飲用井水,有2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23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7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301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5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66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13.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1.60萬元,畜牧業收入410.4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22頭,肉牛122頭,肉羊105頭); 林業收入5.1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96.10萬元, 工資性收入129.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9.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90人,到雲南省外務工99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洋芋、山嵛菜,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該村在發展金秋利、種草、山嵛菜、布郎李、青椒、養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玉米、洋芋、山嵛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02戶,共鄉村人口5251人,其中男性2622人,女性2629人。其中農業人口5251人,勞動力262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7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乾河、黃池、麻園,中學生就讀到扎西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1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962人,中學生24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54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27220個(勞均1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萬元,有固定資產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1個,黨員總數86人,黨員中男黨員83人,女黨員3人。 團員54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我村地處高寒山區,苗漢混居地且居住比較分散,山高坡陡,溝、坎、埂、山多、岩廣、人畜飲水困難,還有841戶人家未達標,照明問題嚴峻,還有2社47戶未用上電,住房簡陋,還有34戶人家人畜混居,有五保戶50人,土地承包契約616戶,農網改造工程存在諸多問題,籌資20.9萬元,籌勞37220個,由於人多面廣,土地貧脊,經濟、文化比較落後,還有6社未通公路,要求上級政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住歷史機遇,夯實發展基礎,把握重大機遇,協調多方關係,爭取八面支持,實現歷史跨越上,穩糧食、重烤菸、興山嵛、強畜牧、輸勞務、政府困、快發展,糧食總產量460萬斤,人均有糧860斤,經濟總收入700萬元,人均純收入900元以上。努力建設無多孩村,加大創平安力度,全面實現“三降”“三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