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乾河子村隸屬於山東省膠南市大場鎮,位於大場鎮駐地以南四公里處,交通十分便利,村東邊有一條省道,往南0.2公里與204國道相通。
人口耕地
該村村面積0.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70畝,有106戶,總人口365人,除紀姓居民外,有李姓、趙姓,其中紀姓最多,占全村95%。
村名由來
據傳紀氏先祖原籍膠州,排行二,明永樂年兄弟遷徒,長公遷德州,二公來膠州,住三官廟莊,到十世祖時遷至乾河子村,
經濟概況
乾河子村以農、林果為主,養殖、刺繡為輔,由於土壤沙質適合蘋果生產,全村果園面積為200畝,戶均2畝,居全鎮之首,2005年度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217元。
發展歷程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建國初期糧食畝產60公斤,按照當時本村的地質,全鎮倒數第一,土地面積,其中沙丘105畝高達3米以上,其餘的土地一大塊是村東湖,一大塊是村西窪,常年存水,1974年通過鎮統一開溝排水以後,畝產糧食達到300公斤,1985年村開始整治沙丘,此後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果園200畝,速生林80畝,農民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到2005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217元。根據2005年度統計資料,全村農業收入144萬元,牧業收入157萬元,漁業收入0.6萬元。
第三產業,根據2005年度統計資料,建築業收入7.2萬元,運輸業收入3萬元,商業收入2萬元,服務業收入5.3萬元,本村利用地處環境發展優勢,利用各種資源,在和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上2005年底,全村總收入321.6萬元。
社會進步
1、文教科技:從1958年村設立了幼稚園一座,國小、文化活動室,有圖書室,1973年建立了衛生室,從1977年恢復高考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60人,其中研究生一人。
2、人民生活:建國初期人民生活困難,至1978年人均純收入100元左右,到2000年人均純收入4200元,全村有98%的農戶都按上電話,彩色電視機普及到戶,全村汔車、機車、拖拉機擁有率占全村90%,2005年度全地都吃上自來水。
村莊建設
建國初期,村民以草房為主,面積狹窄,1971年全村統一規劃,戶居面積190平方米,1982年逐步改成瓦房,到2005年小房改大房的有30%,有的村民安裝上太陽能,村大小街道寬闊,通暢衛生。
組織建設
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紀同雲、紀同心、紀子高、紀同寶、紀同秋。
現任書記:紀同柳。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社長:紀同發、紀子高、紀同興、紀同寶、紀同倫、紀同秋、紀謙雲。
現任村主任:紀同民
附:大事記
1947年有紀遜友一人加入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7年有紀同雲參軍,參加解放戰爭。
1954年成立初級社一個。
1955年成立高級社一個。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紀同雲代理支部書記,紀同發任大隊長。
1966年成立(坊草繩、織麻袋)草編行業。
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
1987年街道石砌,投資2萬元。
1996年白馬河國小校建設,投資4萬元。
1997年村辦公室、衛生室、計生室建設,共投資5萬元。
2000年投資建白馬河幼稚園,投資1萬元。
1999年公路東路域開發20畝,已建成8戶並全部入住。
2002年建設特種動物養殖小區一個。
2003年全村100%的農戶,都安裝有線電視。
2005年全村100%的農戶吃上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