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現狀
群山環抱中,一路沿著水泥村道,我們來到了雲南省紅河縣垤瑪鄉臘哈村。“平日裡要用到的店裡都有,也方便了村裡的老鄉們。”村民李石偉正在自家的小賣鋪里招呼著生意,送走來買東西的老鄉,李石偉熱情地領著我們參觀起他家裡來。
屋裡地上鋪了瓷磚,牆壁粉刷得乾乾淨淨,電視、電磁爐等家電十分顯眼。“頭些年村里就一兩戶鋼筋水泥房,現在都有一百多棟了。”李石偉說,條件越來越好後自己就在村里開起了小賣鋪,去年家裡又添了輛三輪摩托,平時給店裡拉拉貨,農忙時也能用得上。
垤瑪鄉,地處雲南省紅河、普洱、玉溪三州市交界處,“貧窮落後”曾經是這裡的代名詞。2011年初掀起的一場微博打拐,更是將垤瑪鄉放到了聚光燈下,該鄉有部分民眾帶著兒童到外乞討的行為,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垤瑪鄉也因此得了個“乞討鄉”的帽子。
當地老百姓告訴記者,垤瑪是典型的農業鄉,長期以來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以前連個上規模的產業都沒有,旱地多水田少,土地貧瘠導致農作物產量非常低,當地還習慣一年只種“一季”,每年種的糧食都不夠吃半年,村民結夥外出行乞在那時一度成了解決溫飽的直接途徑。
而今,這裡發生了變化。沿著水泥村道,走到村裡的山頭上望去,新房錯落有致,一些村民還把樓房外牆刷成了黃、藍等幾種顏色,在大山溝里十分醒目,村里一片空地上還建起了一個籃球場。
過去,從臘哈村到鄉政府是幾公里土路,晴通雨阻。村支書朱松沙說:“一到下雨天這條路就變成了泥巴塘,車子沒法過,機車要靠人抬,現在鋪上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了,脫貧致富的勁頭也足了。”
不僅是臘哈村,垤瑪鄉72個自然村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其中有近50個自然村進村公路得到硬化,再也不用踩著泥巴進出村。
為了增加民眾收入,當地用實實在在的政策引導大家致富,鄉黨委副書記周饒斌說,以前除了種田外當地老百姓基本沒有其他勞動技能,現在村民的觀念都在慢慢轉變過來了,工作組進村入戶,手把手教蔬菜種植、水果栽培、畜牧養殖等基本農業技術,轉向土地要收入而不是延續“乞討”傳統。
不過,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垤瑪還有1萬餘人生活在貧困線下。對此,垤瑪鄉也有自己的“算盤”,近抓蔬菜產業脫貧,遠抓林果業致富,計畫在今年繼續引進龍頭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發展冬早蔬菜3000畝,商品林10000畝。引進近5000萬投資建設的燜鍋酒廠明年也將投產。
去年,垤瑪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500元,同比增長28%,農民人均有糧450公斤。大部分村民種好家裡的田地外,農閒時間還去附近州市打打臨工。“鄉里蓋新房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普施村的朱龍沙告訴記者,他一門蓋房子的手藝活每個月也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交談中,朱龍沙還拿出了兒子大學畢業照給我們瞧,滿臉洋溢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