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工程

九號工程

1958年時任廣東省省長陳郁最早提出了籌建廣州捷運的構想。廣州市當時擬籌建一個地下工程,早期按人防考慮,遠期發展成捷運。

建設歷程

1964年夏,廣州市開始設計一項戰備工程。

1965年美國侵越戰爭不斷擴大,東南亞形勢日趨緊張,市人民防空委員會決定建設 九號工程和黃婆洞坑道兩項人民防空工程。由於地下工程的“地下”二字是九筆,故把該工程定名為“ 九號工程”。

1965年6 月19 日,廣州市防空 九號工程指揮部成立,負責修建地下坑道工程工作。 九號工程於同年6月動工,1968年底完成土建施工,1970 年5月全部完工,總長8.51公里,全線埋深35~45米,有出入口12個,其中斜井7個,立井5個。

六上五下

1965年秋天,23歲的陳韶章跨出大學校門,來到剛剛成立半年的廣州地下電車指揮部報到。這個指揮部後來改名為廣州市 九號工程指揮部,開始了以戰備為主兼顧城市交通規劃思想的捷運建設。由於當時國內政治形勢和國際環境,前期準備和技術論證不足,戰備緊迫,以及受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建成的隧道斷面太小,該工程實際只按人防功能修建,“ 九號工程”竣工後卻無法運行捷運,而只能作為單一的人防隧道,廣州擁有捷運的夢想首次觸礁。隨後的幾十年里,廣州修建捷運的夢想或因為技術先天不足,或因為經濟極度因難,一而再,再而三地破滅。工程曾經先後六次上馬,但五次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停下。

九號工程”雖然不能稱為廣州捷運的雛形,但卻是籌建廣州捷運構想的產物。

改造構想

1992年,廣州坑道管理所已委託建設部捷運與輕軌研究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建設部捷運與輕軌研究中心主持完成了《廣州市火車站至南方大廈地下電車線路可行性研究》

1994年6月,改造方案獲市政府同意,並於9月得到國家人防辦批准,建設部、國家計委隨後批准項目建設書。

2000年構想將九號工程改為地下纜車

地下纜車是世界上的一種新技術,在國外採用得也還不多。當時,美國拉斯維加斯已建成6公里長的地下纜車線路。

廣州地下纜車工程是將現有的人防工程改造成地下交通線路,線路從火車站至南方大廈。整個線路長5360米,其中5012米為已有的人防工程隧道,其餘348米需要新建。

全線設火車站、西門口站及南方大廈站3個車站,此外還將建一個三元里檢修庫。火車站站台層直接與地中海商場、地下過街隧道及捷運二號線相連;西門口站與捷運一號線西門口站出入口相通,可相互換乘;南方大廈站為地下兩層車站,站廳層與南大地下商場相連。

地下纜車由纜繩牽引,每列車可掛3節車廂,可無人駕駛。纜車最高速度為11米/秒,從火車站到南方大廈全程運行時間只需450秒。除快捷外,其另一突出優點是無噪音,無污染,小震動,符合環保要求。與捷運相比,地下纜車載客能力較小,但與捷運一樣具有安全、快捷、舒適、準時的特點。更重要的是,由於不用新挖隧道,給排水系統等設施也可沿用,因而建設成本將只有捷運的1/10左右。據初步估算,整個項目動態投資2.65億元,若按票價3元計算,投資回收期為8年。動工後只需兩年時間就可完成。建成後將可緩解老城區南北交通的擁擠現象。當時,廣州市地下鐵道設計研究院已完成對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的補充完善工作,並進行初步設計。當時,奧地利方面對此項目有濃厚興趣,奧政府願意為運營設備提供 1200萬美元的低息貸款。但由於那個階段廣州的基建項目較多,該項目的實施壓後,直至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