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天台寺

九華山天台寺

九華山天台寺位於安徽省九華山天台峰頂海拔1306米的天體正頂上,全國重點寺院,又名地藏寺、地藏禪寺。為九華山海拔最高的寺院,素有到九華山“不上天台,等於白來”之說。天台寺為全國重點寺院,全國首批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和諧寺觀教堂”。相傳唐時新羅僧地藏等在此禪修,留有“金仙洞”遺蹟,寺院周邊石壁上存有歷代名人朝山時留下的摩崖石刻。

九華山天台寺九華山天台寺
華山天台寺
不上天台,等於白來”之說。

地藏寺歷史悠久。相傳唐時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絜瓶僧常從羅漢墩來此與地藏晤談,留有“金仙洞”遺蹟。宋時高僧宗呆筆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聲,清鍾一杵萬山鳴”了。後寺廢毀。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陳履泰捐資,住持僧昭蓮重修,但十分簡陋,僅是“茅屋幾間草色青”。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寺僧璽玉,巡山護林,幾十年如一日,享年110歲,其事跡流傳甚廣。清康熙年間(1662一1722年),僧塵塵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葉,天台峰周圍48座寺廟已形成“八剎”,香火甚旺。鹹豐年間毀於兵燹。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建。1920年住持僧徹德重修“天台正頂”,始為今日之規模。1921年住持僧蘭田重修天台石板路。1939-1949年住持僧義方重整儀軌,大振沙門。1936年大國師章嘉呼圖克圖贈匾額一塊,今已佚。

1955年青陽縣人民政府撥款給佛教界重修。這座寺院原來是四層木結構的走馬通樓,長期以來,因受到濕潤空氣和山泉流水的影響,底層地板和立柱都已腐爛。為維持原來面貌,九華山管理處,從1980年起,動工改建。在極其困難的施工條件下,以最原始的運搬手段,把600多噸建築用料運馱到天台峰上,將底層的木結構換成混凝土結構,上面三層木結構仍然保存原有風格。這一處理方式,大大延長原來建築的壽命。1983年重修佛像,上漆貼金,建築面積1540平方米。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任住持為普光法師

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龍頭峰下的青龍背旁向前即至天台正頂,到達天台寺前。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龍頭峰,右有龍珠峰,對面十王峰。龍頭峰下為青龍痛,在門旁駢立如屏,又名玉屏峰。龍珠峰,又名天台網,上有一顆巨大滾圓的岩石,名“龍珠口”。傳說九華是“活的龍脈”,青龍居此高處,這顆“龍珠”。則是它戲耍的寶物。十王峰迎面而來,謂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間”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門在龍頭峰、龍珠峰間的渡仙橋下,由橋底登石階十餘步,即進入寺門。拱形橋上的橫樑鐫“中天世界”四個大字。 全寺由三組居民式殿堂組成。橫臥嶺凹間,東面以峰脊(青龍背) 屏障,南以玉屏台作為牆身,西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個建築借高聳的懸崖峭壁來隱蔽,卸防風寒,又十分堅固。山門在大殿山牆南面,是一直徑3.4米的卷拱下洞,進深4.2米。進寺門,過彌勒像後,一目了然,三進殿堂通連,寬敞、明亮、整齊。大殿(亦為萬佛樓)寬10米,深13米,各種木質佛雕像懸滿梁間,被香火熏得似鐵鑄佛像。

彌勒殿角小門,上崗頭,可見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腳印,傳說為地藏足跡。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在龍珠峰上,高丈許,呈六角形,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用花崗石琢成。亭內列石雕佛像、神台,前設石鑿香爐。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懸崖絕壁,有鐵欄桿環護。前人池州太守李鑒溪曾作有《捧月亭贊》以記其勝,稱在台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攬月,是觀月出、看雲海的佳境。在欄桿下一尺多處的懸崖下有“獼猴石”,假獼猴爬山。從寺後小門可到天台最高處——雲峽。兩塊巨大岩石,並峙如門,只容一人通行。右邊岩石上直鐫“雲峽”二字,左邊岩石橫琢“三線天”三字。在此處看日出,觀雲海,無比瑰麗、壯觀。“天台曉日”勝景,為“九華十景”之一。

每逢晴日,佇立雲峰之上,拂曉前,凝視東方,啟明星尚未墜落,曙光初露;眨眼間,一輪紅日踏出山巔,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確有“一蓮峰簇萬花紅,百里春陽滌曉風,九十蓮華一齊笑,天台人立寶光中”的美妙感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