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通水(五通)。 該村有60戶飲用自來水,有2戶飲用井水。有6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1戶,分別占占農戶數的100%和82.26%,有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的農戶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戶,分別占農戶數的29.03%和14.52%。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有拖拉機3輛,機車11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2戶,建有小水窖5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59.7萬元,其中種植業出收入31.5萬元,占總收入的52.76%;畜牧收入11.5萬元,占總收入的19.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40頭,肉牛7頭)。林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8.54%,
第二、三產業收入4.9萬元,占總收入8.21%;工資性收入3.7元,占總收入6.2%,農民人均純收入932元, 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在省內務工9人,到省外務工7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戶,共鄉村人口268人,其中男性146人,女性122人。其中農業人口268人,勞動力10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哈尼族1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療260人,參合率97。01%,享受底保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在衛生所住地,距鄉衛生院1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8戶,占總戶數的45.16%。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2畝(其中田10畝,地202畝),人均耕地0.84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等作物,有林地1363畝,其中經濟林果面積87畝,人均0.35畝,主要種植甜柿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面積148畝。其它面積1357畝。
特色產業
該村主要產業為烤菸、玉米、蠶桑等,主要銷售往省內。 2009年主產業銷售收入28.5萬元,占總收入的47.74%,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甜柿、蠶桑等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九條溝完小,中學生到水長中學,國小建在改自然村內,距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在校學生37人,其中小學生23人,中學生1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
基層組織
該村設有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10人,團支部設在村委會,有團員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基礎設施薄弱,道路為土路,雨季難以通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和發展蠶桑產業;擴大畜牧養殖,發展養殖生豬產出,每年350頭,出欄3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人增加到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