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口
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有農戶331戶,有鄉村人口1538人,其中農業人口1525人,勞動力 822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03人 。
自然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9.37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280毫米。 適合種植玉米、烤菸、蠶桑、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087畝,人均耕地0.73畝,其中田199畝,地888畝。擁有水面面積50畝,擁有林地面積7670.85畝,其中經濟林果面積200畝,人均0.14畝,主要種植核桃、甜柿等經濟林果。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0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四通)。全村有181戶通自來水,有163戶飲 用井水,分別占農戶總數的52.62%和47.38%;有334戶通電,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的農戶237戶,占農戶總數的68.0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的農戶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9.48%和12.79%。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道路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有拖拉機8輛,機車1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90.19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全村裝有太陽能8戶,建有小水窖254口,該村到2009年底止,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11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3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1戶居住於其它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46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4.83萬元,占總收入的48.6%;畜牧收入120萬 元,占總收入的2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64頭,肉牛36頭)。林業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7.3%。 第二、三產業收入52.57萬元,占總收入的11.3%;工資性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3.4%,其它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53%;全年外出務工收入23.1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7人,其中省內17人,省外12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123元, 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1戶,共鄉村人口1538人,其中男性793人,女性745人。其中農業人口1525人,勞動力 82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534人,其它民族4人(傈僳族2人,怒族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58人;參加農村合作療1418人,參合率89.44%;享受低保人數19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距鄉衛生院1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40戶,占總數的72.67%。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47.8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 “一事一議”制度。2009年底有固定資產13.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並定期進行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一所,校舍面積928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中學生到水長中學就讀,距離水長中學16公 里。目前該行政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61人,其中小學生677人,中學生484人。村完小建有圖書室一個 。
基層組織
該村設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 黨員總數62人,黨員中男黨員58人,女性黨員4人。村委會由支 書、副支書、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28人,其中男團員15人,女團員13人。
人文地理
九條溝山高水低、水資源豐富,因出水九處匯入一條溝而得名。七0七集鎮生活用水,兵斗村委會蠶桑水 澆地工程和人畜飲水都引用九條溝水源,基於水源順溝流至水花洞暗河,出口於由旺木蘭河 。
新農村建設
該村按照鄉黨委、政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組織、精心謀劃、發展蠶桑種植面積1600畝。完成熱水塘 自然村桑園水澆地工程320畝,蓄水池1座,儲水100立方米,水澆池12座,總投資41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8萬元,農戶以工折資3萬元。2009年交售蠶繭4.3萬公斤,社會產值82.5萬元。
今後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鞏固和發展蠶桑支柱產業,計畫把全村的蠶桑面積由原來的1016畝發展 到2009年底的1600畝;計畫發展核桃、板栗、甜柿為主的經濟林果業;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剩餘勞動力100人。到“十一五”末,力爭使人均純收入由1600增加到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