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慶《彭縣志》載:"在西北百六十里,至此奇峰地依天,聳然峙列者九,實為彭邑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態如何?嘉慶志里說:"九峰東北白清龍、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黃龍、元武、白虎諸峰,迤邐蜿蜒。"
自然風光
九峰雲霧繚繞,高入雲天。古蜀人在尚未認識日地關係的時候,還以為高峻挺拔的九峰擋住了日月運行的去路,稱九峰之間的峽谷為"日所入"的"蒙谷"(太陽休眠之所)。有研究(山海經)的人說,九峰山就《大荒西經》中所指的"靈山"。巫彭、巫威、巫即、巫股、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等十個巫師從這裡上天下地。各種各樣的藥物都生長在這裡,他們上天下地的時候,也要》順便採擷一些來為人們治病。所以,此山又有"天梯"、"神仙路"、"人間仙境"之稱。並說此山是"登之乃靈"、"登之乃神"、"登之能不死"、"登之能使風雨","產不死之藥"的山。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由火焰峰、白虎峰、背光峰、元武峰、仙人峰、朱雀峰、長年峰、天牙峰和龍峰組成。九峰山層巒疊嶂,如同牆垣橫亘天際。上九峰山有6條山道可登,主要登山道路有三:從慈竹灣經祖師殿上頂,從二仙橋上頂,自長河壩經龍口、龍石坪上頂。九峰山重巒疊嶂,怪石林立,雲霧蒸騰,林海蒼茫,時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珍惜動物出沒其間。
旅遊景區
古剎遺蹤
明代大將軍張定邊棄戎出家,法名“無暇”,於天啟年建雷音寺于山頂。到了清代,與鎣華、天台合稱三山佛教名區。山麓的海匯堂,位於二仙橋以上1公里處,大雄寶殿內的如來佛、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20餘尊聖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鴛鴦雙瀑
位於海匯堂上行1公里處,有兩股瀑布,小者隱於灌木叢中,時隱時現,大者從峭壁上飛流直下,水花四濺。
翡翠池
瀑布下的水潭,潭中有一岩石形似螃蟹,俗稱螃蟹池。潭水清澈見底,色若翡翠,故又名翡翠池。潭口怪石林立,姿態萬千。
鵑林花海
祖師殿山頂,杜鵑花、清明花、燈台花、八仙花、金彈子、水沙子、爬地蜈蚣、葉上珠等爭奇鬥豔。後山杜鵑成林成片,初夏時節相繼開放,有白、黃、紅、淡藍等10餘種顏色,千姿百態,各展芳華。
天然畫屏
從羅漢洞至頂,黃褐色和紅色花崗石奇峰屹立,怪石崢嶸,高者10餘米,矮者5米多。有的狀若大型山水盆景,有的似人似獸,形態各異,熊貓石、羊子石、公雞石、望夫石、仙人指、千佛岩等無不形象逼真。每逢薄霧飄逸或濃雲漫捲之時,奇峰怪石時隱時現,時濃時淡,宛若幅幅絕佳水墨畫屏。
險關隘口
距峰頂1華里的南天門,是上雷音寺的唯一通道,道口地勢險要,仰望高峰插天,雲遮霧障,下瞰懸岩陡峭,絕壁千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道口的兩山岩間,清代嵌建的六角形木亭至今尚存。
雷音攬勝
登上九峰山頂雷音寺,奇妙壯觀的勝景令人神往。可觀絢麗的日出,可覽翻騰的雲海,每當紅日麗空,雲霧遮山的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可觀賞神奇的佛光。晚上則可見飄忽的神燈。雷音寺東南約300米處的觀光台是觀賞日出、雲海、佛光、神燈的最佳位置。
苔蘚地毯
九峰山頂下海拔2700-2900米處的山徑兩側,有大面積的金苔蘚,色澤金黃,細如髮絲,絨絨實實,厚達50厘米。
熊貓故道
海拔2650米左右的九峰後山,蜿蜒的山道兩側,箭竹蒼翠,清香撲鼻,神奇幽靜,是大熊貓棲身遊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