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簡介
![九層妖樓](/img/f/ae3/nBnauM3X2ITNwITM5gjM5kDN0QTMxYDNwMzMxADMwAzMxAzL4I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外形結構
這座坐北向南,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的大墓,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因此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大墓背後的兩條山脈從東西綿延過來,如同兩條巨龍,大墓則像一顆寶珠,構成“二龍戲珠”之勢。墓堆下有3層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圍牆。墓冢從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層排列整齊橫穿冢丘的穿木,共有9層之多,一律為粗細一般的柏木,當地農牧民民眾因此也稱它為“九層妖樓”。據計算,修這樣的大墓需一萬人修建一年以上。
主要文物
目前,考古人員僅發掘了墓葬一、二層,出土了大量陪葬物品和陪葬的馬、牛、羊等動物遺骸700餘具。在眾多的隨葬品中,有古代皮靴、古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牘、彩繪木片及金飾、木碟、木鳥獸、糧食和大量絲綢。考古人員還在墓葬前發現了5條葬馬溝和13個環形牛、狗等動物陪葬坑,出土了87匹馬的完整骨架及大量其它動物骨骸。此外,大墓周圍還分布有數十座小型墓葬。
構築形式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許新國說,墓葬的這種構築形式和風格,在中國考古發現中絕無僅有。墓葬中出土的絲綢質地良好,圖案清晰,色澤鮮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物,而糧食陪葬品也只有顯貴墓中才有發現。因此,他們推測這座墓葬應為吐谷渾或吐蕃王公墓,具有極高的科研、觀賞價值。專家建議對吐蕃古墓分布進行普查。
盜墓案件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都蘭吐蕃古墓葬群近年來頻遭盜墓賊光顧,考古學家建議應抓緊時間對這一地區墓葬的分布進行一次詳細普查,以避免大量珍貴文物流失。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文物派出所破獲了一起盜墓案件,追繳各類絲綢製品、陶罐和棺板畫等文物十餘件。經專家鑑定,這些文物大多數屬國家二、三級保護文物。都蘭文物派出所所長蘇偉邦說,這已是他們本年度破獲的第三起盜墓案件。由於人力和資金有限,這裡上千座吐蕃古墓正慘遭盜墓者洗劫,面臨著滅頂之災。隨著吐蕃墓葬群影響的不斷擴大,這裡遭到了盜墓賊的頻繁“光顧”。一段時間內,盜墓者甚至動用推土機等大型機械推開封土,瘋狂盜取珍貴文物。經過青海省多次專項行動打擊後,盜墓分子雖有所收斂,但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盜墓活動始終沒有停止過。據統計,都蘭縣境內約2000餘座墓葬已有近一半遭盜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