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尖蘄艾

九尖蘄艾

九尖蘄艾,故名思義艾葉上有九個尖而得名,葉子肥厚,葉背艾絨非常豐富,稱作為蘄艾之王,常用作艾灸,作為助孕艾灸原料(學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又名:大葉艾、祁艾等,屬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因產於蘄州而得名,蘄春縣“蘄春四寶”(蘄竹、蘄艾、蘄蛇、蘄龜)之一,特產中藥材,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莖、葉均可入藥。九尖蘄艾含17種已知化合物。九尖蘄艾油有明顯的平喘、鎮咳、祛痰及清炎作用。而九尖蘄艾的艾葉製作艾條的效果為最佳,為助孕艾條的最合適原料。 九尖蘄艾歷史記載:也曾當御醫的李時珍在宮中積累了巨量的罕見藥材科普,隱退後於在公元1578年完成的《本草綱目》,其中記載:“艾葉本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現在的蘄春)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而九尖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灸則直透徹,為異也)

九尖蘄艾,故名思義艾葉上有九個尖而得名,葉子肥厚,葉背艾絨非常豐富,稱作為九尖蘄艾之王。(學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又名:大葉艾、祁艾等,屬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因產於蘄州記載在李時珍本草綱目而得名,湖北蘄州特產中藥材,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莖、葉均可入藥。九尖蘄艾含17種已知化合物。九尖蘄艾油有明顯的平喘、鎮咳、祛痰及清炎作用。而九尖蘄艾的艾葉製作艾條的效果為最佳,為助孕艾條的最合適原料。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齒,乾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銹色,葉柄長0.5-0.8厘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8厘米,寬4-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至半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5厘米,寬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側有1-2枚缺齒,葉基部寬楔形漸狹成短柄,葉脈明顯,在背面凸起,乾時銹色,葉柄長0.2-0.5厘米,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淺裂或3深裂或3淺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3(-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複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小,草質,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中層總苞片較外層長,長卵形,背面被蛛絲狀綿毛,內層總苞片質薄,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雌花6-1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不明顯的小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向外彎曲,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1]

生長習性

九尖蘄艾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區,生長繁盛期24~30℃,氣溫高於30℃莖桿易老化,抽枝,病蟲害加重,冬季低溫小於-3℃當年生宿根生長不好。[2]

地理分布

分布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中國。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蒙古、朝鮮、蘇聯(遠東地區)也有。日本有栽培。[1]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九尖蘄艾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田邊、地頭、山坡、荒地均可選擇為種植地。九尖蘄艾的適應性很強,為了節約土地資源,應選擇丘陵等進行合理布局;基地應有灌溉水條件,附近無居民生活水和工業水污染;基地土壤、大氣質量應符合國家級二標準,生產用水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土壤應無有毒有害藥物殘留和人畜糞便、生活垃圾污染,並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測。以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機質豐富的中性土壤為好。根據種植地土層結構特點,適度掌握犁耙次數,結合整地施足經充分腐熟達到無公害化的土雜肥22.5~30.0t/hm2,均勻混合翻入土層,然後修溝做廂待種。[2]

繁殖方法

九尖蘄艾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根狀莖繁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出芽率低,僅為5%,且苗期長(2年),一般不採用;根狀莖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較長(2個月);分株繁殖最好,不僅成活率高且無幼苗生長期,繁殖速度快,為普遍採用。選育良種要求葉片肥厚而大,莖桿粗壯直立,葉色濃綠,氣味濃郁,密被絨毛,幼苗根系發達。[2]

栽植密度

2-3月,苗高5~10cm,選地面潮濕(最好是雨後或陰天)時,從母株莖基分離的幼苗,按株行距30cm×40cm栽苗,每穴2~3株,覆土壓實。栽後2~3d內如果沒有下雨,要滴水保墒。栽植150株/m2,平均每株產乾艾葉4g,單產乾艾葉5250kg/hm2左右。[2]

田間管理

土壤耕整

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cm。6月中上旬九尖蘄艾採收後翻曬園地,清除殘枝敗葉,疏除過密的莖基和宿根,深度15cm。[2]

肥料施用

栽植成活後,苗高30cm時施用尿素90kg/hm2作提苗肥,陰雨天撒施,晴天葉面噴施。11月上旬,施入農家肥、廄肥、餅肥等作為基肥。[2]

水分管理

廂面整成龜背形,使排水溝通暢。乾旱季節,苗高80cm以下葉面噴灌,苗高80cm以上時全園漫灌。[2]

藥用價值

味苦而辛,無毒,洗熏服用皆可。有理氣血、逐寒濕、調經安胎、溫經止血、清熱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經不調、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宮寒不孕等症。

內服

可做止血劑,炒炭用止血之力頗優,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搗汁服,止傷血,殺蛔蟲,治帶下,止霍亂轉筋,痢後寒熱。用九尖蘄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腸胃炎及痢疾等症。

外用

可治皮膚瘙癢、陰癢濕疹及疥癬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膚病。對於產婦和嬰兒,洗用艾葉可以消毒強身。

製作艾條最佳原料,葉背的艾絨為所有蘄艾中最豐富的種類。製作的艾條穿透力強,艾感佳,艾灸三個月便能經絡基本通暢。對婦科慢性疾病和助孕效果有顯著療效。[3]

化學成分

九尖蘄艾葉主要成份為乙酸乙酯、1.8~桉葉油素、水合莰烯、樟腦、2~松油醇、葛縷酮等化學物,其精油的出油率九尖蘄艾(1.06%)為一般艾(0.54%)的兩倍。同時,九尖蘄艾含側柏酮(15.6%)和異側柏酮(2.7%),而一般艾則未見此成份。九尖蘄艾油有明顯的平喘、鎮咳、祛痰及清炎作用。[3]

歷史記載

曾當御醫的李時珍在宮中積累了巨量的罕見藥材科普,隱退後於在公元1578年完成的《本草綱目》,其中記載:“艾葉本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現在的蘄春)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而九尖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灸則直透徹,為異也)。[4]

民間流傳

舒施仁(公元1530~1621)出生在廣東甲子鎮,年輕時嗜好醫書奇學,痴迷研究奇經八脈,並經奇人長安君傳授秘藏醫方,其中一樣為艾灸助孕。公元1559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在甲子鎮做帶下醫(婦科生殖醫生),傳授居家艾灸自療助孕方法,坊間盛名。也因此給朱厚熜皇帝久治不孕的妃子溫和灸助孕成功,破格被提為御醫,在宮中偏好使用九尖蘄秘制助孕灸條,醫治婦科難疾促妃嬪懷孕更是得心應手,最後卻遭人妒忌讒言,私下被貶,從此隱退民間。週遊到廣西賓州鎮時,設立幸孕堂專為婦幼義醫。直至公元1601年,真正隱退仙遊。祖傳的秘方和助孕灸法,就這樣,僅在舒氏家族及民間小範圍內傳承下來

•參考資料

•1.九尖蘄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中國植物志[引用日期2013-12-8](01)

•2.郭雙喜,李軍九尖.蘄艾的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13,(02).

•3.九尖蘄艾.蘄春農業信息網[引用日期2013-12-8](03)

•4九尖蘄艾.CCTV7頻道科技苑關於九尖蘄艾的解說 永2014-12-19(4)

5.明朝野史(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