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這個站是國家的基本站和參加亞洲氣象情報交流的台站,也是我省唯一的高山天氣測報指標站,它除了負責每天24小時氣象記錄觀測外,還擔負著為軍航和民航部門拍發天氣報和航空報、不定時拍發危險報的任務。他們的工作流程十分簡單,守著幾台機器,24小時進行觀測,隔一個鐘頭用電話把氣象數據發到省氣象局。由於位居高山,受人類活動影響小,其氣象資料顯得十分珍貴,正因為珍貴,更顯出他們工作的重要性。氣候
風大、霧多、雷電猛,是這裡最基本的氣候特點。這裡年平均8級以上的大風天數就有203天,僅次于吉林長白山天池氣象站;年平均霧日在300天以上,僅次於四川峨眉山氣象站。山上常年大風呼嘯、雲霧籠罩,一年中,沒有幾個晴天。由於山高,這裡年平均氣溫只有12℃,並且溫差很大。陰雨連綿時,宿舍里的牆壁凝滿水汽,聚成水滴,一滴一滴往下掉,時間一長,木地板也腐爛成一個個的洞;床板底下空氣流通少的地方,還能長出蘑菇來。他們曾戲說道:“這鬼地方,晚上睡覺還好好的,早上爬起來,鞋子旁邊便長出了一朵朵蘑菇。”晚上躺下睡覺時,被子是乾燥的,第二天醒來,除了貼近身體的那一面,其他的地方全都濕漉漉的。生活的艱苦是難以想像的。山上原來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們只能靠一台舊柴油機發電,到山谷中挑泉水飲用。直到1987年才接上了電,鋪設了自來水管。可是,在寒冷的天氣里,這些東西都成為擺設。沉重的雨霧淞時常會把電線壓斷,碰上這種情況,如果柴油機壞了,他們便只能點起蠟燭和油燈度過一個又一個漆黑的夜晚,有時長達幾個月。而氣溫一旦降到0℃以下,自來水就結冰了,他們沒水吃,只能到處採集乾淨的雪和冰塊融化後飲用。
由於路遠,運輸不方便,山上食品幾乎沒有什麼花樣可言,常常除了速食麵,就是米飯,新鮮的蔬菜極為缺乏,更別奢求什麼雞鴨魚肉了。以前他們每一次下山去採購糧食和蔬菜,都得走上幾個小時的山路。因此,只能一次性採購一大批比較不易腐爛的蔬菜貯藏在山上。更多時日裡,他們常常是吃著白米飯,就著花生米或成榨菜。條件艱苦,生活清苦,長期在山上生活的人,沒有一個不患關節炎或胃病的。有些同志在山上生活了幾十年,退休回家後因為關節炎和其它病痛,連走路都有點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