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序恆星

主序恆星

處於主序階段的恆星稱為主序星。主序階段是恆星的青壯年期,恆星在這一階段停留的時間占整個壽命的90%以上。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向外膨脹和向內收縮的兩種力大致平衡,恆星基本上不收縮也不膨脹。恆星停留在主序階段的時間隨著質量的不同而相差很多。質量越大,光度越大,能量消耗也越快,停留在主序階段的時間就越短。

簡介

主序恆星恆星發光發熱的源泉是由氫原子核轉變為氦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維持核反
應的階段就是恆星的壯年期,天文學上稱為"主序星"階段。質量不同的恆星維
持核反應的時間大不一樣,大質量恆星的核心溫度更高,核反應消耗氫的速度比
小質量恆星快得多,因此其生命歷程相對來說要短得多,比如象10個太陽質量那
樣大的恆星只能維持一千萬年左右的生命,而太陽卻能維持100億年。
太陽這樣大小的恆星是宇宙中最為典型的,它們生命中80%-90%的時間都
處在穩定的主序階段,當中心的氫逐漸燃燒完後,一顆恆星的生命就接近尾聲了。
此時星體核心會迅速收縮,相反地,外層的氫卻開始燃燒並迅速膨脹,這是
恆星生命中一個十分有趣的階段,星體的體積大大增加,比如太陽這樣的恆星會
膨脹數百倍,膨脹的結果導致恆星表面溫度下降,顏色變紅,同時其表面亮度卻
會大大增強,天文學上習慣於將光度(即恆星的本質亮度)大的天體稱為"巨星
",因此這一階段的恆星的典型特徵就是"紅巨星"相對而言,"紅巨星"階段
是很短暫的,此後由於核心的收縮導致溫度進一步升高而引發氦原子核聚變為碳
原子核的反應以及此後一系列更為複雜的核聚變反應,恆星快速地走向死亡。

概述

主序星在可顯示恆星演化過程的赫羅圖上,是分布在由左上角至右下角,被稱為主序帶上的恆星。
主序帶是以顏色相對於光度繪圖成線的一條連續和獨特的恆星帶。這個色-光圖就是後來埃希納·赫茨普龍和亨利·諾利斯·羅素合作發展出來,著名的赫羅圖。在這條帶子上的恆星就是所謂的主序星或"矮星"。
恆星形成之後,它在高熱、高密度的核心進行核融合反應,將氫原子轉變成氦,並且創造出能量。在這個生命期階段的恆星,座落在在主序帶上的位置主要是依據它的質量,但化學成分和其它的因素也有一些關係。所有的主序星都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它來自炙熱核心向外膨脹的熱壓力與來自外圍包層向內擠壓的重力壓維持著平衡。在核心溫度壓力能量孳生率有著強烈的相關性,並有助於維持平衡。在核心孳生的能量傳遞到表面經由光球輻射出去。能量經由輻射或對流傳遞,而後著在其區域內會產生階梯狀的溫度梯度,更高的透明度,或兩者均有。
基於恆星產生能量的主要過程,主序帶有時會被分成上段和下段。質量大約在1.5太陽質量以內的恆星,將氫聚集融合成氦的一系列主要程式稱為質子-質子鏈反應。超過這個質量在主序帶的上段,核融合主要是使用碳、氮、和氧原子,經由碳氮氧循環的程式,將氫原子轉變成氦。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主序星在核心區域會產生對流,這樣的活動繪激發新創建的氦外移,並維持發生核融合所需要的燃料比例。當核心的對流不再發生時,發展出的富氦核心的外圍會被氫包圍著。質量較低的恆星,核心的對流區會逐步的縮小,大約在2太陽質量附近,核心的對流區就會消失。在這個質量以下,恆星的核心只有輻射,但是在接近表面會有對流。隨著恆星質量的減少,對流的包層會增加,質量低於0.4太陽質量的主序星,全部的質量都在對流。
通常,質量越大的恆星在主序帶上的生命期越短。當在核心的核燃料已被耗盡之後,恆星的發展會離開赫羅圖上的主序帶。這時恆星的發展取決於它的質量,質量低於0.23太陽質量的恆星直接成為白矮星,而質量未超過10太陽質量的恆星將經歷紅巨星的階段[3];質量更大的恆星可以保炸成為超新星[4],或直接塌縮成為黑洞。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太陽光度收縮主序階段核聚變恆星以內部氫為主要能源的發展階段就是恆星的。處於主序階段的恆星稱為主序星。主序階段是恆星的青壯年期,恆星在這一階段停留的時間占整個壽命的90%以上。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向外膨脹和向內的兩種力大致平衡,恆星基本上不收縮也不膨脹。恆星停留在主序階段的時間隨著質量的不同而相差很多。質量越大,越大,能量消耗也越快,停留在主序階段的時間就越短。例如:質量等於質量的15倍、5倍、1倍、0.2倍的恆星,處於主序階段的時間分別為一千萬年、七千萬年、一百億年和一萬億年。 目前的太陽也是一顆主序星。太陽現在的年齡為46億多年,它的主序階段已過去了約一半的時間,還要50億年才會轉到另一個演化階段。與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的質量、溫度和光度都大概居中,是一顆相當典型的主序星。主序星的很多性質可以從研究太陽得出,恆星研究的某些結果也可以用來了解太陽的某些性質。 圖為恆星主序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