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容量表

丹容量表

丹容量表其實就是月全食時,用裸眼觀察月球表面亮度的分類方法,一共分有五級,以觀察者觀察到的內容同丹容量L值對比得出結果,帶有個體差異,很多時候地球火山的噴發也會對此值造成影響。

簡介

在2003年的兩次月全食,以丹容量表量度其亮度大約分別是2(左)和4(右)。在2003年的兩次月全食,以丹容量表量度其亮度大約分別是2(左)和4(右)。

丹容量表是量度月全食期間,月球表面亮度的5級分類法,是20世紀的法國天文學家安德烈-路易·丹戎為測量月球的地球反照而制定的。丹容量表以字母L標示月食時的亮度等級。

量表內容

L值 對L值的詳解
0 非常暗的月食,月球幾乎看不見,尤其是在食甚的時候。
1 黑暗的月食,表面帶灰色或棕色,月面的細節必須很仔細觀察才能分辨。
2 深紅或暗紅色的月食,本影中央特別黑暗,而本影邊緣相對顯得明亮。
3 磚紅色的月食,本影的邊緣明亮或帶黃色。
4 非常明亮的紅銅色或橘色的月食,本影帶有藍色,邊緣非常明亮。

L值的測量

丹容值的測量最好是在接近食甚的時候以裸眼來進行。量度是非常主觀的,不同的觀測者可能會測得不同的數值,而且月球表面的不同地區也會有不同的丹容值,這往往取決於它們至地球本影中心的距離。

影響L值的因素

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月食的月球外觀。月球經過地球本影的路徑至關重要,但是當時的地球大氣層狀況也很重要。地球的影子在月食的期間阻止了光線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但地球大氣層的折射會提供一些紅色的光進入地球的影子內。
食甚時能折射進入地球影子中的光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火山爆發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爆發會使大量的火山灰進入空氣中,使之後幾年的月食非常黑暗,或是深紅色的月食。皮納圖博火山在1992年12月9日爆發的影響就非常明顯,對其後幾次月食觀測的丹容值都是L=0。
有人認為太陽周期對月食的黑暗程度也有影響 。

月全食時的信息

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而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之時,就會出現月全食。至於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過地球的半影區,造成月面亮度極輕微的減弱,很難用肉眼看出差別。
沒有月環食。由於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這也意味著在發生月全食時,月球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內,所以不會出現月環食這種現象。
月食必定發生在"望"(即農曆十五前後)。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應該是半影食,但由於它的亮度減弱得很少,不易察覺,故不稱為月食,有觀點認為,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Danjon月全食光度分級月全食景象

月全食景象

L=0深黑色(食甚時,月球幾乎肉眼看不見)L=1黑帶有灰或者棕色(分辨細節有困難)
L=2深紅或銹紅色(本影中心深黑色但外圍較光亮)
L=3磚紅色(本影邊緣光亮或帶黃色)
L=4明亮橙紅色(明亮本影,邊緣帶藍色)
Fischer月全食光度分級
日月全食日月全食

2肉眼可見月海及主要環形山,其它細節須用小形雙筒望遠鏡(口徑4cm以下)才可看見。
1須要口徑5cm至15cm的望遠鏡才可見細節
0須要15cm以上口徑望遠鏡才可見細節
這兩項數據很重要,在做月全食正式觀測時需要將這兩項參數寫到報告裡。

安德烈-路易·丹容

安德烈-路易·丹容(André-LouisDanjon,1890年4月6日-1967年4月21日)是一位出生於卡昂的法國天文學家,最著名的成就是丹容量表。

他早年從事過大行星及其衛星彗星等的觀測和研究,在日月食、月掩星以及恆星測光等方面,都發表過研究成果。在天文學上最顯赫的貢獻之一是設計了無人差的(稜鏡)等高儀,也就是眾所周知的丹容等高儀(測量學:唐奇等高儀),從基本上改進了天文測量的準確度。丹容於1958年在皇家天文學會的達爾文講座上提出儀器的說明和早些年的運算結果。

1930年至1945年擔任史特拉斯堡天文台台長

1945年至1963年擔任巴黎天文台台長。

1955年至1958年擔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

1950年被授與法國天文學會的皮埃爾·讓森獎(PrixJulesJanssen)

1958年獲得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

1967年逝世巴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