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走罐


簡介

中醫走罐,亦稱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上一層凡士林、板油等潤滑油做為介質,再以閃火法或滴酒法將罐吸拔於所選部位的皮膚上,然後,醫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並拉緊皮膚,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瘀血時,將罐起下。

分類

根據用力的大小跟走罐的速度分三類。
1、輕吸快推,行衛氣祛表邪:
輕吸是套用小號的火罐、以吸入罐內皮膚高於罐外3~4毫米,皮膚微微潮紅為度、再塗以潤滑劑,以每秒鐘約30厘米的速度走罐。此法吸附力輕,刺激力量小,主要影響皮部的功能,故以走罐後施術部位或周身汗出時療效最佳。皮部是經絡系統在皮部的分布,衛氣循於皮膚之中,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的作用。此術對皮膚產生的適宜刺激能夠宣行衛氣,祛除表邪。套用於外感(多以足太陽皮部為主),皮痹麻木(配合局部施術)等症療效明顯。
2、重吸快推,通經脈調氣血:
重吸是以吸火罐內皮膚面高於罐外8毫米以上,皮膚紫紅為度。再於施術皮膚塗以蓖麻油,走罐速度亦為每秒鐘30厘米左右。一般腹、背部用大號、中號火罐,四肢用小號火罐。此法吸附力強、刺激力量大,其作用主要是通過皮膚、腧穴影響經脈氣血,進而調整臟腑機能。適宜於治療某些經脈、臟腑失調的疾患。常選背部腧穴或腹部經脈皮膚為主。
3、重吸緩推,驅痼冷榮筋肉:
重吸後(如前述),用蓖麻油塗膚,經每秒2~3厘米的速度走罐,使皮膚呈紫紅色。背腹部選用大、中號火罐,四肢用小號火罐。此術刺激量最大,能夠吸拔沉滯於臟腑、經脈之陰寒痼冷從皮膚、腧穴而出,並對局部筋肉有按摩作用,促進氣血對筋肉的榮養。走罐部位以督脈,背腧穴和足太陽皮部為主。以激發陽氣的溫煦作用,驅除痼冷。
 根據範圍分類
 1、局部走罐:以病變部位為中心,進行較小範圍的上、下、左、右旋轉推行。如肩周炎,可以在肩部作順逆時針走向的緩慢旋轉。
2、循經走罐:以與病變相關連的經脈為主,進行較大範圍的循經走罐治療。如腰肌勞損,即循經過腰部的督脈經和膀胱經作上下往返移動的走罐治療。

步驟

術前準備
1、定位。對患者進行辨證診斷後,按走罐時的體位要求,安排病人合適坐位或臥位,暴露局部皮膚,取穴定位,常規消毒後塗少許液狀石蠟油潤滑皮膚。
2、拔罐。按走罐需要,選擇大小合適、罐口光滑的罐具(以透明玻璃罐為佳),消毒後拔罐。
辨證施術
1、掌握拔罐吸力。輕吸:拔罐後,罐內皮膚被負壓吸收突起約3毫米左右,或採用“中、小號(面積)”火罐吸拔;重吸:罐內皮膚約吸收突起4毫米左右,或採用“大號(面積)”火罐吸拔。
2、啟動走罐術。術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膚,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遠端推移,並折返重複移動數次。
3、控制走罐頻率。緩走:約每秒鐘將火罐來回推移1次;快走:約每秒鐘將火罐來回推移2次。
4、吸力與頻度組合。按臨床需要,選擇輕吸緩走、輕吸快走、重吸緩走、重吸快走等方法。
5、掌握走罐時間。每一組穴位一般按需分別走罐約5~10秒鐘。
6、密切觀察罐痕。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紅色、深紅、微紫。
7、治則治法。一般以重吸、快走、較長時間、膚色出現深紅或微紫程度為強刺激,適用於實證病例,或背腰、四肢部位的走罐;以輕吸、緩走、較短時間、膚色出現淡紅或紅色為輕刺激,可用於虛證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
8、治程安排。急性病症,第一次走罐後,視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況,必要時,可隔12~24小時,或異位另選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復病例,一般間隔3天左右施走罐術一次,3~5天為一療程,休息兩周后可繼續施行走罐術。

中醫走罐的禁忌人群

1、皮膚有過敏、潰湯、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使用本法。
2、年老體弱多病者,慎用本法。

中醫走罐的注意事項

1、本療法套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膚上塗上凡士林之類的潤滑油,現時便於推動,減少疼痛;二則避免皮膚損傷。
2、推罐時,動作緩慢,用力均勻,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傾斜度。即後半邊著力,前半邊略提起,這樣上、下、前、後、左、右地移動,就有會產生較大的阻力。
3、走罐療法宜選用口徑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圓、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