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中醫學基礎概
要作 者:宋傳宋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4月1日
ISBN: 9787117127493
開本: 16開
定價: 24.00元
內容簡介
《中醫學基礎概要(第2版)》由緒論,中醫學的哲學基礎,藏象,精氣血津液,經絡,體質,病因,病機,診法,辨證,養生、防治與康復原則11部分組成。其中,緒論介紹了中醫學的發展概況、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和學科體系;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主要介紹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藏象、精氣血津液和經絡是中醫的生理學;病因、病機是中醫的病理學;體質主要介紹體質的有關概念及其在中醫學中的套用;診法、辨證是中醫的診斷學基礎;養生防治與康復原則是中醫養生、預防、治療與康復的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專業課奠定良好基礎。
因篇幅所限,教材內容力求做到簡明扼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體現“概要”的特點。為了方便學習與理解,書中對部分章節的重點內容作了較為系統的歸納,並增加了知識連結。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中醫學的歷史成就及其對世界醫學的貢獻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概況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四、中醫思維
五、《中醫學基礎概要》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二章 藏象
第一節 臟腑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第二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一、髒與髒之間的關係
二、髒與腑之間的關係
三、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
第一節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第二節 氣
一、氣的基本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動
四、氣的功能
五、氣的分類
第三節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節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節 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一、氣與血的關係
二、氣與津液的關係
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第四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和組成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十二經脈
一、命名
二、走向和交接規律
三、分布規律
四、表里關係
五、流注次序
六、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
第三節 奇經八脈
一、概念
二、作用
三、循行部位
第四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和經絡學說的套用
一、經絡的生理功能
二、經絡學說的套用
第五章 體質
第一節 體質學說概述
一、體質的基本含義
二、體質的構成要素
三、體質的基本特點
四、體質的評價標誌
第二節 體質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後天因素
第三節 體質的分類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
二、常用體質分類及其特徵
第四節 體質學說的套用
一、體質與病因
二、體質與發病
三、體質與病機
四、體質與辨證
五、體質與治療
六、體質與養生
第六章 病因
第一節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癘氣
第二節 內傷病因
一、七情內傷
二、勞逸失度
三、飲食失宜
第三節 病理產物性病因
一、痰飲
二、瘀血
三、結石
第四節 其他病因
一、外傷
二、蟲獸傷
三、寄生蟲
四、醫源因素
五、先天因素
第七章 病機
第一節 發病原理
一、正邪與發病
二、影響發病的因素
三、發病形式
第二節 基本病機
一、邪正盛衰
二、陰陽失調
三、氣血失常
第八章 診法
第一節 望診
一、全身望診
二、望局部情況
三、望排出物
四、望舌
五、望小兒指紋
第二節 聞診
一、聽聲音
二、嗅氣味
第三節 問診
一、問診的意義
二、問診的方法
三、問診的內容
第四節 切診
一、脈診
二、按診
第九章 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一、表里辨證
二、寒熱辨證
三、虛實辨證
四、陰陽辨證
第二節 氣血津液辨證
一、氣病辨證
二、血病辨證
三、氣血同病辨證
四、津液病辨證
第三節 臟腑辨證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三、脾與胃病辨證
四、肝與膽病辨證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六、臟腑兼病辨證
第四節 外感病辨證
一、六經辨證概要
二、衛氣營血辨證概要
三、三焦辨證概要
第十章 養生、防治與康復原則
第一節 養生的基本原則
一、適應自然
二、調攝精神
三、飲食有節
四、鍛鍊形體
五、護腎保精
第二節 預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變
第三節 治則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調整陰陽
四、調理氣血
五、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第四節 康復原則
一、形神結合
二、內外結合
三、藥食結合
四、自然康復與治療康復結合
附錄一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二 《中醫學基礎概要》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