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三聯療法
隨著醫學進步,白血病經過積極治療,多數病人都能取得緩解。如何提高治癒率,使大多數白血病病人得到根治,成為當今血液學研究的重點。專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通過大量病例研究,總結出治療白血病的特色療法——“三聯療法”,標本兼治,臨床驗證療效確切。“三聯療法”分為三個階段:急性發作時清毒止血祛淤;慢性緩解時涼血扶正祛邪;後期康復時補脾益髓生血。一、“清血散”涼血解毒。急性白血病發病時,白血病細胞可在短時間內大量增殖,迅速浸潤骨髓及其他組織,導致正常造血細胞大批減少,如不及時控制,病人常因出現無法控制的出血及感染而死亡,此時治療重點就是儘快緩解病情。此階段服用“清血散”,可快速殺死白血病細胞,恢復部分造血功能,臨床套用由專家組精選冬凌草、丹參酮、墓頭回、苦參、薑黃、半枝蓮等名貴中藥配伍而成的“清血散”,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能提高急性白血病緩解率,延長緩解期,減輕化療毒性、預防白血病細胞耐藥,甚至直接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為接下來的治療打好基礎。 臨床證實約有70%~90% 的急性白血病人經過此階段治療,可以達到血液學緩解,肝脾淋巴結腫大消失,外周血象正常,白細胞分類正常,骨髓增生正常,白血病細胞降 5%以下。
二、“扶正培元湯”扶正祛邪。經過第一階段強化治療的患者,此時血常規和骨髓化驗檢查基本正常,但體內仍有大量白血病細胞,需要進一步鞏固,使白血病標誌基因或染色體轉為陰性,達到根本治癒的目的。為防止機體組織器官功能受到傷害,此階段配合套用由三七、地黃、白花蛇舌草、白朮、茯苓、赤芍、黨參、山藥、天門冬、半夏等中藥組成的“益氣培元湯”,以扶正祛邪,不僅可以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預防耐藥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活化各種免疫細胞。
三、“生血湯”生血益髓。要徹底治癒白血病,必須清除殘留的白血病細胞。中醫微觀辨證認為,此期為余邪未清,應當扶助正氣,清除毒邪,套用由黃芪、當歸、丹參、華蟾素、薏苡仁等中藥組成的“生血湯”,能夠活血祛瘀、解毒生髓,一方面使病人骨髓中的殘餘無核細胞被分解、吸收、排泄,另一方面激活骨髓生長因子,產生正常造血的骨髓幹細胞,重新生成紅骨髓,達到造血正常。 將中醫中藥與現代醫學技術結合套用,可起到揚長避短,互相補充,提高療效的作用。經大量臨床驗證,“三聯療法”可套用於各種中晚期白血病患者且效果理想。
白塞氏病三聯療法
白塞病的臨床症狀多表現在外陰潰瘍、口腔、眼炎等部位,患者自覺症狀重,痛苦不堪,反覆發作,臨床上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因此不少人會尋求中醫藥治療,以期獲得良好療效。白塞氏病的中醫療法應根據病症所處的階段用藥。急性活動期症狀多見於口腔黏膜與灼痛、外陰部潰爛、口渴喜飲或常伴煩躁不安、渴不多飲、低熱等全身症狀,脈象多呈滑數或弦數,舌質淡紅或黯紅,苔薄黃,此屬濕熱內聚,郁久化火之證,可用導赤散加蘆根、滑石等清心降火,導熱與濕邪從小便而出。若患者發作是因為肝經火旺,情志過極,則大多伴有心煩品苦,肋脅脹痛等症狀,可採用丹梔肖遙散疏肝瀉火、清熱涼血;如果病變中若出現高熱煩渴、腹脹腹痛、血象明顯升高大便秘結、,CRP急劇增高者、血沉,屬邪熱內熾。氣分熱盛,可選用白虎湯合小承氣湯清氣除熱,通腑瀉濁。
中間恢復期症狀多見於口腔和/或外陰潰瘍好轉、便秘、腹脹、發熱、腹痛已基本消失,血沉、血象、CRP等開始下降或基本恢復正常。但是白塞氏病是一種全身性廣泛性的小血管炎症性病變,故此期的治療應是清解余邪、活血化瘀,可選用復元活血湯加丹參、枳實等治療。若余邪較重,煩躁不解,低熱不退,或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療。
臨床緩解期的臨床症狀與體徵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血沉、血象、CRP等實驗檢查指標也恢復正常。出發時患者或雖多次發作但無重要臟器受累者常無明顯的陰陽氣血偏盛偏衰表現,故本階段的治療原則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延長緩解期與減少復發,可採用十全大補丸口服,持續服用1至2年;若有陰陽偏盛表現,當根據陰陽之偏盛衷情況,分別以左歸丸、杞菊地黃丸、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藥物治療,且需持續用藥1至2年。
如果白塞氏病若伴有關節、腎臟、皮膚、腸道、神經系統等損傷症狀,或在白塞氏病後期會出現器官功能嚴重受累者,則當依據情況詳細辯證,以制定相應的製劑或方藥。國龍中醫三聯療法在治療白塞氏病中最具代表性。它兼有診斷和治療的雙重作用,可以在診斷的同事進行藥物治療。劉國英指出,相比傳統白塞氏病治療技術,它具有無副作用、辨證治療、純中藥治療等優點。以中醫哲學整體觀,辯證觀和相似觀為中心,將口-眼-生殖器三者合一,講究整體觀察,辨證施治,創造了三者不缺其一,治其一而觀二三的治療理論,系統性的解決了白塞氏病引發的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