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宗旨
中華眼底病雜誌以迅速傳播視覺與眼內神經血管組織病變以及全身病相關研究的最新信息和及時交流眼底病科學研究與臨床工作的真知灼見為己任,以讀者為為中心,促進眼底病學科發展,促進國內外眼底病學術交流。
讀者對象
醫學院校、科研單位的高、中級眼科醫師和研究人員以及其他關注眼底病事業的各級各類醫務工作者。
主要欄目
專家述評、論著、短篇論著、病例報告、圖片報導、文獻綜述等。
收錄情況
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VINITI),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 disc),中國科技論文資料庫(CSTP),中國科技引文資料庫(CSTY),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網題錄資料庫,萬方數據公司數位化期刊(China Info)(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文生物醫學現刊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文獻·老年學》,《中國藥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眼科學》,《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草藥》,《學術期刊文摘》,《全國報刊索引·自然科學技術版》。
影響因子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年公布:中華眼底病雜誌2005年影響因子為0.675,在眼耳鼻咽喉科學科專業內影響因子排名第3位;在全國1652種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列在第248位。總被引頻次536,在眼耳鼻咽喉科學科專業內列第6位;在1 652種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列在第519位。
榮譽表彰
先後獲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期刊二等獎、四川省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四川省首屆期刊評比優秀期刊獎、中華醫學會期刊評比銀獎、中國科協期刊評比三等獎、四川省教委期刊評比二等獎、四川省優秀期刊二等獎、中華醫學會期刊評比優秀期刊獎、第二屆四川出版·期刊獎二等獎、首屆四川省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投稿須知
徵稿範圍
作為眼底病臨床醫學期刊,《中華眼底病雜誌》將配合國家科研和防病治病重點任務,不斷強化期刊的學術導向,全面反映我國眼底病臨床、科研工作的熱點和難點以及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刊載內容為視網膜、葡萄膜、玻璃體、神經眼科、與全身病有關的眼底疾病等眼底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的最好成果。尤其歡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種基金資助的研究成果。
稿件要求
2.1 總體要求
2.11 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文稿應資料真實、數據準確、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文字精煉,書寫工整規範,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一般不超過4 000字(包括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述評、綜述、會議紀要等一般不超過5 000字;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等不超過1 500字。
2.12 稿件中應注意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當論文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並提供該委員會的標準檔案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2.13 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註明基金項目名稱,並在圓括弧內註明其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其間以“;”隔開。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269);“十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2003AA205005)。”作為腳註的第一項,並須附基金項目證明複印件。
2.2 寫作要求
2.21 題名
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2.2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的條件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須同時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該刊發表的函件。集體署名的文章於題名下列署名單位,於文末列整理者姓名,並須明確該文的主要責任者。
2.221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若確需改動必須所有署名作者簽名同意並出示單位證明。
2.222 在論文首頁腳註基金資助情況、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通訊作者姓名和Email地址。單位名稱應具體寫出所在科室。通訊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如無特殊約定,則視第一作者為通訊作者。如需註明協作組成員,則於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協作組成員的單位及姓名。
2.23 摘要
2.231 論著需有中、英文摘要。摘要應寫成冠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s)”小標題的結構式摘要。簡要說明:(1)為什麼進行這項研究;(2)主要用了哪些方法進行研究;(3)獲得哪些主要成果;(4)通過研究得出什麼結論。其中,目的:直接準確地說明本研究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闡述的問題;方法:簡述研究的基本設計。應該體現研究對象的數量及特徵,研究的主要手段,納入和排除標準,分組及隨訪時間,干預的方法及時間,觀察指標,統計學處理方法等。臨床研究還應說明是前瞻性研究抑或是回顧性研究。方法學研究應說明新的或改進的方法、設備、材料,以及被研究的對象;結果:應體現研究的主要發現,一定要有關鍵性或主要的數據,並說明其可信度、準確性的統計學意義;結論:明確體現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應是結果的必然,應有直接依據,避免推測和過於籠統。另外,結論應注意與目的吻合;注意目的、結論與文題的相互關係。
2.232 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個漢字,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但為了對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詳。英文摘要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元)、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應列出前3位作者姓名,3位以上加“, et al”。如作者工作單位不同,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其單位名稱前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an,et al.*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通訊作者Email地址應在單位名稱後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樣開頭註明。
2.24 關鍵字
所有文稿均需標引2~5個關鍵字。關鍵字儘量從美國NLM的MeSH資料庫 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字使用,建議排在最後。中醫藥關鍵字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應標註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字。關鍵字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字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辭彙之間用“;”分隔。
2.25 前言
論著文章的前言是正文第一部分的一段短文。是論文主題的開場白,又稱引言、導言、序言。需要體現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1)文章主題相關研究工作的主要背景和理論依據;(2)研究現狀,包括已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3)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撰寫表達中應注意的問題是:(1)不宜寫得太長或太短,一般不要超過300字;(2)交待背景材料時,勿作詳細的歷史回顧和綜述,不應對主題作廣泛的評論,也不宜引用過多的參考文獻,僅需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3)不要涉及本研究將要報導的資料和結論;(4)“國內外尚未見報導”、“首次報導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外空白”等對論文評價的提法,除非有確實的資料和依據,否則一般不宜採用。
2.26 對象和方法
論著文章的對象(材料)和方法部分是介紹研究對像、技術信息、研究方法等科學研究條件和方案的文字。需要體現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1)研究對象的選擇和描述:一般情況與分組、研究條件、診斷和選擇標準;(2)技術信息:儀器設備、藥品試劑、操作程式;(3)研究方法:設計方案、干預措施、觀測指標、統計學方法和評價強度。撰寫表達中應注意的問題是:(1)儘可能具體描述實驗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基本情況,所有病例、動物、植物、藥品、試劑和儀器等均應說明來源、批號和規格;(2)列出建立實驗方法的文獻,突出介紹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及其改進理由。如為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以備他人重複;(3)說明科研設計為前瞻性或回顧性研究、隨機化或隨機化方法(包括隨機化抽樣和隨機化分組)的有關細節以及觀察指標設定和觀察時間等;對研究設計方法和統計方法應列出有關文獻,詳細說明研究結果測量誤差和不確定性等量化指標以及所使用的統計學軟體,除了給出P值以外,還應同時給出t值、χ2 值等具體檢驗值。
2.27 結果
論著文章的結果部分是體現研究進行過程中獲得的所有信息;是科學研究形成觀點和主題的基礎和支柱。需要體現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1)實驗或臨床觀察所得的各種數據,重點突出對讀者有價值的、與研究目的密切相關的結果;(2)統計學處理方法及結果;(3)能夠反映實驗和(或)其數據變化以及反映大體或微觀形態特徵的圖表。撰寫表達中應注意的問題是:(1)實事求是,詳略得當,不面面俱到;(2)不重複資料已交待內容;(3)不作結論和評論;(4)文字敘述已經清楚者不再用圖表;(5)圖表應簡潔美觀,層次清楚,一目了然。
2.28 討論
論著文章的討論是分析研究事實,說明文章主題,形成學術觀點的一部分文字。需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內容:(1)本研究的原理和概念;(2)觀察對象納入是否合理,干預是否恰當;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的優缺點,尤其要指明未控制之處和本實驗的缺點;(3)所得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包括對結果(陽性或陰性)做出合理的解釋和說明,指出本結果與當前有關研究的異同點,突出新發現、新發明,指出結果的可能誤差和研究中有無例外或尚難解釋的問題,解釋因果關係,說明偶然性和必然性;(4)從結果引出推論、結論或假說,並說明其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5)尚未定論之處和今後急需研究的問題與建議,同時對相反的學說、理論與觀點也應適當加以介紹;(6)實事求是地對本研究的局限性、意外發現及相關矛盾的數據和現象加以分析和解釋。撰寫表達中應注意的問題是:(1)根據相關文獻,結合現有研究結果和結論進行討論;(2)重點突出,圍繞主題深入地闡明作者的學術觀點;(3)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切忌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正確評價他人的貢獻和自己的成績,實事求是地分析該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4)不應單純或過多地重複結果部分的內容;(5)不要隨意提出研究資料和結果不能充分支持的觀點和結論。
2.29 參考文獻
論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闡述以及對過去工作的評價,他人成果的引用之處均需引出參考文獻,以體現科學研究工作的繼承性、真實性和準確性。著錄原則是準確、清晰、完備、規範、便於檢索。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基本執行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並將序號置於方括弧中,排列於文後。儘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引用文獻(包括文字和表達的原意)務請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可以只著錄前3人,後依文種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後,外國人的名字採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後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不用“和”、“and”等連詞。題名後標註文獻類型標誌對電子文獻是必選著錄項目,其他文獻可選擇標註。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誌代碼參照GB 3469《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具體示例參見本刊每年第一期稿約。
2.30 志謝
志謝排在正文之後,參考文獻表之前。是對曾經給予論文的選題、構思或撰寫以指導或建議,對考察或實驗過程中做出某種貢獻的人員,或給予過技術、信息、物質或經費幫助的單位、團體或個人致以謝意。但必須徵得被署名志謝者的同意。對例行的勞務一般不必專門志謝。
2.31 其他技術要求
2.311 統計學
研究性文稿應有研究設計的相關說明,應體現其名稱和主要方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告知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告知屬於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4個基本原則(重複、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必須交待統計學分析方法的選擇。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數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於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複實驗數據檢驗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儘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繫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
資料表達與描述方面應注意,用x(_)±s表達近似服從常態分配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並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於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統計學符號一律採用斜體排印。常用:(1)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_)(中位數仍用M);(2)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_);(4)t檢驗用英文小寫t ;(5)F檢驗用英文大寫F;(6)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7)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8)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9)機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
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5、P<0.05和P<0.01三種表達方式即可滿足需要,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當涉及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
2.312 名詞術語
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於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註明原詞。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在題名及正文中藥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註明其通用名稱。中醫名詞術語按GB/T 16751.1-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執行,經絡針灸學名詞術語按GB/T 16751.2-1997《經穴部位》和GB/T 16751.3-1997《耳穴名稱與部位》執行。中藥應採用正名,藥典未收入者應附註拉丁文。
冠以外國人名的體徵、病名、試驗、綜合徵等,人名可以用中譯文,但人名後不加“氏”(單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桿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後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寫成巴賓斯基征,不得寫成Babinski's征,也不寫成巴賓斯基氏征。
文中儘量少用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縮略語;若為英文可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英文縮略語。例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S)。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論文的可讀性。西文縮略語不得拆開轉行。
2.313 圖表
文字敘述已經能夠說明問題者可以不再用圖表。作為文字敘述的說明和補充,應在正文相應的文字敘述之後,按先後連續編碼列出圖序。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於圖(表)下方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建議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線條圖高寬比例以5∶7為宜;以紙質文檔投稿者應提供雷射列印圖樣。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圖中需指示處直接用符號(包括箭頭)標註在圖上;以紙質文檔投稿者每幅圖的背面應貼上標籤,註明圖號、方向及作者姓名,圖片不可折損。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註明出處。電子版投稿圖片建議採用jpg格式,插入Word文檔中相應位置。
2.314 計量單位
本刊對計量單位使用遵循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參照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具體操作執行。作者在文章撰寫時應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採用ng·kg-1·min-1的形式;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採用ng/kg-1·min-1的形式。應儘可能使用單位符號,也可以與非物理單位(如:人、次、台等)的漢字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如:次/min。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括弧內寫舊制單位數值;如果同一計量單位反覆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與舊制單位換算係數,然後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可只寫1次,即加圓括弧將數值組合,置共同單位符號於全部數值之後。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為“(75.4±18.2) 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
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衛生部聯合發出的質技監局量函[1998]126號檔案《關於血壓計量單位使用規定的補充通知》,凡是涉及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測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為計量單位,但首次使用時應註明mm Hg 或cm H2O與kPa的換算係數(1 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
2.315 數字
執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5位數字時,每三位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71,329.476,56”應寫成“71 329.476 56”。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寫成5~95%,(50.2±0.6)%不能寫成50.2±0.6 %。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不能寫成4×3×5 cm3。
投稿要求
3.1 該刊提倡通過電子網站完成稿件處理流程。投稿時請登入我刊網站至《中華眼底病雜誌》視窗,在左側點擊“作者區”,進入註冊後完成投稿流程。在網站試運行期間,本刊仍然接受電子郵件投稿。如果以紙質文檔方式投稿, 則來稿應一式兩份,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獻應隔行列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需排斜體等均應註明。大小寫、拉丁文、希臘文應明確。除英文外,其他外文字請註明文種。請同時附一份存為Word文檔的軟碟。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還紙質文稿(圖片除外);若需退還原稿,請在投稿時聲明。
3.2 該刊不收稿件處理費。但經作者單位審核後出具的單位推薦信仍必須具備。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並加蓋公章。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稿件中涉及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者,還應提供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的標準檔案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屬於各種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應提供基金資助批覆證明的複印件。單位推薦信、知情同意書、基金資助證明的複印件在網上或電子郵件投稿後、紙質文檔投稿者在投稿的同時一併寄到編輯部。
稿件處理
4.1 稿件審稿
4.11 該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雙盲”、“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稿件評審。在投稿時作者須告知與該研究有關的潛在利益衝突(即:是否有經濟利益或其他關係造成的利益衝突)。審稿過程中保護作者稿件的私密權。對不擬刊用的稿件將告知退稿意見,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者,作者有權申請複議,並提出申訴的文字說明。
4.2 稿件退修
4.21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審稿通過的稿件將由編輯部整理撰寫退修意見後通過網站或電子郵件方式退作者修改。修改稿逾期2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以免造成事實上的一稿兩投而影響作者的學術聲譽。
4.3 稿件退稿
4.31 經審核不能接納的稿件也將只通過網站或電子郵件告訴作者退稿理由,但一般不再寄還紙質稿件,請作者投稿時自留底稿。
5.1 “快速通道”稿件的投稿要求
5.11 具備創新性、重要性和科學性,早日公布將對臨床和科研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的論文可申請“快速通道”發表。對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論文採用特定審稿流程,在收稿後1個月內就論文審稿結果(“快速通道”欄目發表、按普通稿件處理、退稿)給予答覆,對符合要求的論文在收稿後4個月內予以發表。
5.12 “快速通道”論文投稿要求:(1)作者在投稿前應與編輯部聯繫說明研究的基本情況。在得到確認後,將論文傳送到指定的電子信箱並通過特快專遞將紙版稿件寄送至編輯部;(2)稿件應符合本刊稿約的要求並附單位推薦信;(3)作者應提供說明論文需要通過“快速通道”發表理由的書面材料,同時提供省級及以上圖書館或醫學信息研究所等單位出具的“查新報告”;(4)同時有2位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至少有1位為非本單位專家)書面推薦意見;(5)作者可推薦3~5名審稿專家(需註明其詳細聯繫方法,包括Email)供編輯部參考;(6)應提供作者的通訊地址、電話、手機、傳真、Email等聯繫方式;(7)不收審稿費。
5.2 一稿兩投的處理
5.21 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進行如下處理:(1)刊登撤銷該論文及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並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上通報;(2)向作者所在單位和該領域內的其他科技期刊進行通報;(3)2年內拒絕發表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需徵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屬於一稿兩投,但作者在投稿時必須註明。
有關費用
6.1 該刊不收取稿件處理費。確認稿件刊載後將通知作者按要求數額支付版面費。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印製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支付以上費用確有困難者可以申請減免相關費用。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贈當期雜誌1冊(論著類文章加贈抽印本或單行本20冊)。
7 著作權
7.1 來稿一經接受,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授權書,該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中華醫學會所有;中華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網路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該論文。未經中華醫學會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