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魂,是每個民族成員的精神之根;不論意識到還是沒意識到,也不管自己願意不願意,人人都時時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環境中;即使長期生活於他國,文化之魂和根也還是要時時伴隨著自己。文化就是這樣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這些,是全世界各個學科學者們的共識。
但是,並不是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意識到了這些,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優點和不足,往往只能舉出具體事例而說不出所以然。這是因為文化常常無形(例如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看不見,摸不到,只能用心去領會、思考;即使是有形的文化(例如繪畫、建築等藝術形態),其中所包涵的思想感情往往也是語言所難以表達的。同時,也不是每個人都思考過“什麼是文化”、“文化內部怎樣分類”、“不同文化之間是怎樣衝突而又相互吸收的”等問題,即使是歷史學家、哲學家,也是見仁見智,從沒有得出過一致的結論。這是因為文化太複雜了,永遠變動不居;也是因為每位學者研究時使用的方法、切人的角度、本人的文化背景千差萬別。
文化的知識總要普及,以使更多的人成為文化的“自覺者”;對於不大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人,包括當代的青少年,還需要多多介紹本民族固有文化的種種形態和其中所蘊藏著的寶貴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在崛起的過程中,更不能等到學者們研究清楚了再行動,也不能只介紹文化的一些形態而不引導人們深思它是如何滲透著民族魂、怎樣不停演變的,其中哪些值得我們保存、弘揚,哪些已經不適應今天的社會。
作者簡介
施仲謀,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已出版之著作有《語言教學與研究》、《廣州音北京音對應手冊》、《日本語廣東語辭典》、《延壽與禪宗》、《詩演紅樓》、《國語教學理論與實踐》、《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澳門語文能力測試與比較》、《朗誦的技巧與訓練》、《中華文化承傳》及《中華文化擷英》等十多種。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並曾任香港中文教育學會會長等職務。 杜若鴻,香港大學中華文化研究計畫副研究總監,已出版之著作有《中華文化承傳》、《柳永及其詞之論衡》、《香港作家作品研究》及“西湖三部曲”:包括詩歌《若鴻的詩》、攝影《西湖之夢》及小說《夢斷西湖》。兼任香港新詩學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學術部副主任及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副秘書長。 潘健,1967年出生,祖籍廣東四會。為北京大學文學碩士,研究課題以中國古代文化為主。曾任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中文科講師。編纂書刊有《中華文化通訊》、《香港學生看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擷英》等。 鄔翠文,1978年出生,廣東龍川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學士、文學碩士。現任職於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負責“中華文化教學研究及實驗計畫”編撰工作。
圖書目錄
專題一 政治與發展
一 儒家政治觀念的淵源
二 "內聖外王"的德政觀念
三 道德與強權的相互表里
四 古代的天道觀
五 國君的家天下意識
六 民本思想的真諦
七 無為而治的理念及效應
八 托古思想的慣性作用
九 禪讓與世襲的繼承法
十 君臣關係的演化
十一 相權的削弱
十二 宦官的竊權擅政
十三 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
十四 君主政權的自我監督
十五 重農抑商的政治含義
十六 重刑法輕民法的現象
十七 禮教與法律的衝突
十八 禮教和法律的融合
十九 首都的確立與轉移
二十 中華民族的摶成
專題二 經濟與生活
一 地理環境對經濟模式的制約
二 儒家的富民思想
三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壟斷
四 從活躍到沉寂的經濟管理思想
五 司馬遷的經濟理念
六 義利之辨
七 講求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
八 脆弱的小農經濟
九 古代人口發展的趨勢
十 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
十一 古代貨幣的沿革
十二 土地與賦稅制度的演化
十三 土地兼併現象
十四 賈而好儒的徽商
十五 官營手工業的局限
十六官賈對私營商業的制約
十七 商品市場的發展
十八 對外貿易的張揚斂抑
十九 海外華僑的流布
二十 古代經濟思想的現代作用
專題三 文學與人生
一 從《詩經》看周人的農耕生活
二 賦《詩》言志的雅趣
三 從古詩看婚姻風俗
四 《楚辭》的神話世界
五 屈原辭賦中的芳草美人意象
六 漢賦反映的恢宏時代
七 《古詩十九首》的短語長情
八 曹氏父子與建安風骨
九 文學的自覺時代
十 盛唐詩人的文化品格
十一 唐代邊塞詩風貌
十二 古文運動之匡正文風
十三 宋代詞人的生命意識
十四 宋代節序詞的人文涵蘊
十五 元散曲的隱逸思想
十六 元代包公戲的寄託
十七 晚明文學之獨抒性靈
十八 明清小說的果報觀
十九 清代諷刺小說之針砭時弊
二十 古代小說和戲曲的大團圓現象
二十一 "五四"時期的文學革命思潮
二十二 魯迅文學的時代精神
專題四 藝術與審美
一 獨樹一幟的漢字書法
二 "顏筋""柳骨"
三 文人畫的寫意寄情
四 松竹梅有本性
五 雅俗共賞的戲曲藝術:
六 鳳簫聲動,風情萬種
七 古琴清聲,意深韻長
八 詞的音樂美
九 迷人景觀蘇州橋
十 石窟藝術寶庫
十一 諍隋畫意說園林
十二 自成一統四合院
十三 雕樑畫棟帝王家
十四 縮龍成寸說盆景
十五 印刻的審美意趣
十六 加冠佩玉,禮隆其中
十七 中國音樂的教化功能
十八 牌坊建築的倫理色彩
十九 鐘鼎藝術,燦古爍今
二十 儒道審美,異趣共融
附錄一:高中中國語文科中華文化學習大綱
附錄二: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