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6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改革,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67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增長7.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全年國民總收入742352億元,比上年增長6.9%。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1.2%,比上年末提高1.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出生率為12.95‰;死亡人口977萬人,死亡率為7.09‰;自然增長率為5.86‰。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2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5億人。

12016 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 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全國總人口 138271 100.0
其中:城鎮 79298 57.35
鄉村 58973 42.65
其中:男性 70815 51.2
女性 67456 48.8
其中:0-15歲(含不滿16周歲)[6] 24438 17.7
16-59歲(含不滿60周歲) 90747 65.6
60周歲及以上 23086 16.7
其中:65周歲及以上 15003 10.8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0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2%。全國農民工總量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外出農民工16934萬人,增長0.3%;本地農民工11237萬人,增長3.4%。

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94825元/人,比上年提高6.4%。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0%。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0.6%。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3.4%。

22016 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單位:%
指 標 全 國
城 市 農 村
居民消費價格 2.0 2.1 1.9
其中:食品菸酒 3.8 3.7 4.0
衣 著 1.4 1.5 1.3
居 住 1.6 1.9 0.6
生活用品及服務 0.5 0.5 0.2
交通和通信 -1.3 -1.4 -1.1
教育文化和娛樂 1.6 1.5 1.9
醫療保健 3.8 4.4 2.5
其他用品和服務 2.8 2.9 2.2

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月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5個,下降的為5個;月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46個,比年內高點減少19個,持平的為4個,下降的為20個。

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加6828億元,增長4.5%,其中稅收收入130354億元,增加5432億元,增長4.3%。

註:圖中2012年至2015年數據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數,2016年為執行數。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0105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3198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6423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6.2%。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303萬公頃,比上年減少31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419萬公頃,增加5萬公頃;稻穀種植面積3016萬公頃,減少5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3676萬公頃,減少13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38萬公頃,減少4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412萬公頃,增加8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8萬公頃,減少6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61624萬噸,比上年減少520萬噸,減產0.8%。其中,夏糧產量13920萬噸,減產1.2%;早稻產量3278萬噸,減產2.7%;秋糧產量44426萬噸,減產0.6%。全年穀物產量56517萬噸,比上年減產1.2%。其中,稻穀產量20693萬噸,減產0.6%;小麥產量12885萬噸,減產1.0%;玉米產量21955萬噸,減產2.3%。

全年棉花產量534萬噸,比上年減產4.6%。油料產量3613萬噸,增產2.2%。糖料產量12299萬噸,減產1.6%。茶葉產量241萬噸,增產7.4%。

全年肉類總產量8540萬噸,比上年下降1.0%。其中,豬肉產量5299萬噸,下降3.4%;牛肉產量717萬噸,增長2.4%;羊肉產量459萬噸,增長4.2%;禽肉產量1888萬噸,增長3.4%。禽蛋產量3095萬噸,增長3.2%。牛奶產量3602萬噸,下降4.1%。年末生豬存欄43504萬頭,下降3.6%;生豬出欄68502萬頭,下降3.3%。

全年水產品產量6900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156萬噸,增長4.4%;捕撈水產品產量1744萬噸,下降1.0%。

全年木材產量6683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0%。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11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1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47860億元,比上年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0%;集體企業下降1.3%,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4.5%;私營企業增長7.5%。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1.0%,製造業增長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紡織業增長5.5%,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7.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6.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7%,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5.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6.7%,汽車製造業增長15.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8.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0.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8%。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2.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9%。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5.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8.1%。

32016 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 位 產 量 比上年增長(%)
萬噸 3732.6 5.5
億米 906.8 1.6
化學纖維 萬噸 4943.7 2.3
成品糖 萬噸 1443.3 -2.1
卷 煙 億支 23825.8 -8.0
彩色電視機 萬台 15769.6 8.9
其中:液晶電視機 萬台 15713.6 9.2
其中:智慧型電視 萬台 9310.1 11.1
家用電冰櫃 萬台 8481.6 6.1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台 14342.4 1.0
一次能源生產總量 億噸標準煤 34.6 -4.2
原 煤 億噸 34.1 -9.0
原 油 萬噸 19968.5 -6.9
天然氣 億立方米 1368.7 1.7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61424.9 5.6
其中:火電 億千瓦小時 44370.7 3.6
水電 億千瓦小時 11933.7 5.6
核電 億千瓦小時 2132.9 24.9
粗 鋼 萬噸 80836.6 0.6
鋼 材 萬噸 113801.2 1.3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5310.3 3.0
其中:精煉銅(電解銅) 萬噸 843.6 6.0
原鋁(電解鋁) 萬噸 3187.3 1.5
水 泥 億噸 24.1 2.3
硫 酸(折100%) 萬噸 8889.1 -1.0
燒 鹼(折100%) 萬噸 3283.9 8.7
乙 烯 萬噸 1781.1 3.9
化 肥(折100%) 萬噸 7128.6 -4.1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 萬千瓦 13218.4 6.3
汽 車 萬輛 2811.9 14.8
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 萬輛 1211.1 4.1
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 萬輛 914.4 51.8
其中:新能源汽車 萬輛 45.9 40.0
大中型拖拉機 萬台 63.0 -8.5
積體電路 億塊 1318.0 21.2
程控交換機 萬線 1457.7 -22.5
移動通信手持機 萬台 205819.3 13.6
其中:智慧型手機 萬台 153764.1 9.9
微型計算機設備 萬台 29008.5 -7.7
工業機器人 台(套) 72426.0 30.4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64575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8.2%。其中,火電裝機容量105388萬千瓦,增長5.3%;水電裝機容量33211萬千瓦,增長3.9%;核電裝機容量3364萬千瓦,增長23.8%;併網風電裝機容量14864萬千瓦,增長13.2%;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增長81.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8803億元,比上年增長8.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1751億元,比上年增長6.7%;集體企業477億元,下降4.2%,股份制企業47197億元,增長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7352億元,增長12.1%;私營企業24325億元,增長4.8%。分門類看,採礦業實現利潤1825億元,比上年下降27.5%;製造業62398億元,增長1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580億元,下降14.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9522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6745億元,增長4.6%。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879億元,增長6.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6466億元,比上年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96501億元,增長8.1%。分區域看,東部地區投資249665億元,比上年增長9.1%;中部地區投資156762億元,增長12.0%;西部地區投資154054億元,增長12.2%;東北地區投資30642億元,下降23.5%。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88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1%;第二產業投資231826億元,增長3.5%;第三產業投資345837億元,增長10.9%。基礎設施投資118878億元,增長17.4%,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19.9%。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65219億元,增長3.2%,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2%。高技術產業投資37747億元,增長15.8%,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3%。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66376億元,增長3.1%,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11.1%。農林牧漁業、水利、環境保護等短板領域投資快速增長。

42016 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速度
行 業 投資額(億元) 比上年增長(%)
總 計 596501 8.1
農、林、牧、漁業 22774 19.5
採礦業 10320 -20.4
製造業 187836 4.2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29736 11.3
建築業 4577 -6.5
批發和零售業 17939 -4.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53628 9.5
住宿和餐飲業 5947 -8.6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319 14.5
金融業 1310 -4.2
房地產業 135284 6.8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2316 30.5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5568 17.2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68647 23.3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2677 1.8
教育 9324 20.7
衛生和社會工作 6282 21.4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7830 16.4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8188 4.3
52016 年固定資產投資新增主要生產與運營能力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 萬千伏安 24336
新建鐵路投產里程 公里 3281
其中:高速鐵路[] 公里 1903
增、新建鐵路複線投產里程 公里 3612
電氣化鐵路投產里程 公里 5899
新改建公路里程 公里 324898
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 6745
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萬噸 32436
新增民用運輸機場 8
新增光纜線路長度 萬公里 554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2581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住宅投資68704億元,增長6.4%;辦公樓投資6533億元,增長5.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5838億元,增長8.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539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314萬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40257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4991萬平方米。

全年全國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06萬套,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658萬套。全年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58萬戶。

62016 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投資額 億元 102581 6.9
其中:住宅 億元 68704 6.4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億元 24772 0.5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758975 3.2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521310 1.9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166928 8.1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15911 8.7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106128 6.1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77185 4.6
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157349 22.5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37540 22.4
本年到位資金 億元 144214 15.2
其中:國內貸款 億元 21512 6.4
個人按揭貸款 億元 24403 46.5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85814億元,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6503億元,增長10.9%。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96518億元,增長10.4%;餐飲收入額35799億元,增長10.8%。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0%,化妝品類增長8.3%,金銀珠寶類與上年持平,日用品類增長11.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7%,中西藥品類增長12.0%,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1.2%,家具類增長12.7%,通訊器材類增長11.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4.0%,汽車類增長10.1%,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2%。

全年網上零售額5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41944億元,增長25.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6%。在網上商品零售額中,吃類商品增長28.5%,穿類商品增長18.1%,用類商品增長28.8%。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43386億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55億元,下降1.9%;進口104932億元,增長0.6%。貨物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33523億元,比上年減少3308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6251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出口38319億元,增長0.5%;進口24198億元,增長0.4%。

72016 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金額(億元) 比上年增長(%)
貨物進出口總額 243386 -0.9
貨物出口額 138455 -1.9
其中:一般貿易 74601 -1.1
加工貿易 47237 -4.6
其中:機電產品 79820 -1.9
高新技術產品 39876 -2.1
貨物進口額 104932 0.6
其中:一般貿易 59398 3.7
加工貿易 26223 -5.5
其中:機電產品 50985 1.9
高新技術產品 34618 1.8
貨物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 33523
8   2016 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商品名稱 單位 數量 比上年增長 (%) 金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
煤(包括褐煤) 萬噸 879 64.6 46 48.0
鋼材 萬噸 10849 -3.5 3587 -7.8
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 6925 1.9
服裝及衣著附屬檔案 10413 -3.7
鞋類 萬噸 422 -5.6 3113 -6.2
家具及其零件 3151 -3.8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 萬台 159257 -7.1 9068 -4.1
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 萬台 127192 -5.3 7643 -0.9
貨櫃 萬個 199 -26.7 279 -41.2
液晶顯示板 萬個 190569 -16.9 1700 -11.6
汽車 萬輛 79 9.4 709 1.8
9   2016 年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商品名稱 單位 數量 比上年增長(%) 金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穀物及穀物粉 萬噸 2199 -32.8 375 -35.5
大豆 萬噸 8391 2.7 2247 4.1
食用植物油 萬噸 553 -18.3 276 -11.5
鐵礦砂及其精礦 萬噸 102412 7.5 3809 7.0
氧化鋁 萬噸 303 -35.0 58 -43.1
煤(包括褐煤) 萬噸 25551 25.2 938 25.1
原油 萬噸 38101 13.6 7698 -7.5
成品油 萬噸 2784 -6.5 735 -16.6
初級形狀的塑膠 萬噸 2570 -1.5 2731 -2.2
紙漿 萬噸 2106 6.2 808 2.1
鋼材 萬噸 1321 3.4 869 -2.3
未鍛軋銅及銅材 萬噸 495 2.9 1741 -3.3
汽車 萬輛 107 -2.4 2942 6.1
102016 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額及其增長速度
國家和地區 出口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 占我全部出口比重 (%) 進口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 占我全部進口比重 (%)
歐盟 22369 1.3 16.2 13747 5.9 13.1
美國 25415 0.0 18.4 8887 -3.2 8.5
東協 16894 -1.9 12.2 12978 7.4 12.4
中國香港 19009 -7.6 13.7 1107 39.2 1.1
日本 8529 1.3 6.2 9626 8.4 9.2
韓國 6185 -1.7 4.5 10496 -3.2 10.0
中國台灣 2665 -4.3 1.9 9203 3.4 8.8
印度 3850 6.6 2.8 777 -6.4 0.7
俄羅斯 2466 14.2 1.8 2128 3.1 2.0

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34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服務出口18193億元,增長2.3%;服務進口35291億元,增長21.5%。服務進出口逆差17097億元。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7900家,比上年增長5.0%。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8132億元(折1260億美元),增長4.1%。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增長34.1%;對華直接投資金額458億元(折71億美元)。

112016 年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及其增長速度
行 業 企業數 (家) 比上年增長 (%) 實際使用金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
總 計 27900 5.0 8132.2 4.1
其中:農、林、牧、漁業 558 -8.4 123.2 30.0
製造業 4013 -11.0 2303.0 -6.1
電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311 18.0 139.8 0.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425 -5.4 329.2 26.7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1463 11.6 540.4 128.0
批發和零售業 9399 2.7 1011.1 36.0
房地產業 378 -2.3 1264.4 -29.4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4631 3.7 1045.9 67.8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245 13.0 33.0 -25.8

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1299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7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1%。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145億美元。

122016 年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及其增長速度
行 業 對外直接投資金額 (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 (%)
總 計 1701.1 44.1
其中:農、林、牧、漁業 29.7 45.0
採礦業 86.7 -20.1
製造業 310.6 116.7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25.3 -9.2
建築業 53.1 18.0
批發和零售業 275.6 72.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36.2 17.1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03.6 252.2
房地產業 106.4 17.4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422.7 1.4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0589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5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760億美元,增長9.7%,占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比重為47.7%。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萬人,下降6.8%。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40億噸,比上年增長5.7%。貨物運輸周轉量185295億噸公里,增長4.0%。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8.3億噸,比上年增長3.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7.6億噸,增長4.1%。規模以上港口貨櫃吞吐量21798萬標準箱,增長3.6%。

132016 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億 噸 440.4 5.7
鐵路 億 噸 33.3 -0.8
公路 億 噸 336.3 6.8
水運 億 噸 63.6 3.7
民航 萬 噸 666.9 6.0
管道 億 噸 7.0 5.3
貨物運輸周轉量 億噸公里 185294.9 4.0
鐵路 億噸公里 23792.3 0.2
公路 億噸公里 61211.0 5.6
水運 億噸公里 95399.9 4.0
民航 億噸公里 221.1 6.3
管道 億噸公里 4670.6 5.7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92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2%。旅客運輸周轉量31306億人公里,增長4.1%。

142016 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 億人次 192.0 -1.2
鐵路 億人次 28.1 11.0
公路 億人次 156.3 -3.5
水運 億人次 2.7 0.1
民航 億人次 4.9 11.8
旅客運輸周轉量 億人公里 31305.7 4.1
鐵路 億人公里 12579.3 5.2
公路 億人公里 10294.8 -4.2
水運 億人公里 72.0 -1.4
民航 億人公里 8359.5 14.8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19440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88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2.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6559萬輛,增長15.0%。民用轎車保有量10876萬輛,增長14.4%,其中私人轎車10152萬輛,增長15.5%。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3344億元,比上年增長52.7%。其中,郵政行業業務總量7397億元,增長45.7%;電信業務總量35948億元,增長54.2%。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36.2億件,包裹業務0.3億件,快遞業務量312.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3974億元。電信業全年新增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7318萬戶,達到218384萬戶。年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152856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132193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96.2部/百人。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29721萬戶,比上年增加3774萬戶,其中固定網際網路光纖寬頻接入用戶22766萬戶,比上年增加7941萬戶;移動寬頻用戶94075萬戶,增加23464萬戶。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93.6億G,比上年增長123.7%。網際網路上網人數7.31億人,增加4299萬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6.95億人,增加7550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3.2%,其中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33.1%。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體業務收入48511億元,比上年增長14.9%。

全年國內遊客44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1.2%,國內旅遊收入39390億元,增長15.2%。入境遊客13844萬人次,增長3.5%。其中,外國人2813萬人次,增長8.3%;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1031萬人次,增長2.3%。在入境遊客中,過夜遊客5927萬人次,增長4.2%。國際旅遊收入1200億美元,增長5.6%。國內居民出境13513萬人次,增長5.7%。其中因私出境12850萬人次,增長5.6%;赴港澳台出境8395萬人次,下降2.2%。

八、金融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餘額155.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3%;狹義貨幣供應量(M)餘額48.7萬億元,增長21.4%;流通中貨幣(M)餘額6.8萬億元,增長8.1%。

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7.8萬億元,比上年多2.4萬億元。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55.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5.7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50.6萬億元,增加14.9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12.1萬億元,增加12.7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06.6萬億元,增加12.6萬億元。

152016 年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年末數(億元) 比上年末增長(%)
各項存款 1555247 11.3
其中:境內住戶存款 606522 9.9
其中:人民幣 597751 9.5
境內非金融企業存款 530895 16.6
各項貸款 1120552 12.8
其中:境內短期貸款 380020 3.6
境內中長期貸款 635052 17.8

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34219億元,比年初增加13895億元。金融機構境內住戶人民幣消費貸款餘額250472億元,增加60998億元。其中,短期消費貸款餘額49313億元,增加8347億元;中長期消費貸款餘額201159億元,增加52651億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23342億元,比上年增加5088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248隻,籌資1634億元;A股現金再融資(包括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優先股)13387億元,增加4618億元;上市公司通過滬深交易所發行公司債、可轉債籌資8321億元,增加414億元。全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增掛牌公司5034家,籌資1391億元,增長14.4%。

全年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8.2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50萬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0959億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792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725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0513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4603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184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4726億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883元,增長8.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554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149元,增長8.3%。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比上年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長6.6%。

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111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79元,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130元,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恩格爾係數為30.1%,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9.3%,農村為32.2%。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8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0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0847萬人,增加37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4839萬人,增加8257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524萬人,增加63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315萬人,增加762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8089萬人,增加763萬人。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3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1887萬人,增加455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7510萬人,增加21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8443萬人,增加672萬人。年末全國共有1479.9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76.5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6.9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資助5620.6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3099.8萬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77.2萬人。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

十、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6.7萬人,在學研究生198.1萬人,畢業生56.4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748.6萬人,在校生2695.8萬人,畢業生704.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593.3萬人,在校生1599.1萬人,畢業生533.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802.9萬人,在校生2366.6萬人,畢業生792.4萬人。國中招生1487.2萬人,在校生4329.4萬人,畢業生1423.9萬人。普通國小招生1752.5萬人,在校生9913.0萬人,畢業生1507.4萬人。特殊教育招生9.2萬人,在校生49.2萬人,畢業生5.9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413.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7.5%。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5500億元,比上年增長9.4%,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08%,其中基礎研究經費798億元。全年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共安排42個重點專項1163個科技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安排224個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41184個項目。截至年底,累計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488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3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94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276家。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累計設立9支子基金,資金總規模173.5億元。全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346.5萬件,授予專利權175.4萬件。截至年底,有效專利628.5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110.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8.0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契約32.0萬項,技術契約成交金額11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

162016 年專利申請受理、授權和有效專利情況
指 標 專利數(萬件) 比上年增長(%)
專利申請受理數 346.5 23.8
其中:境內專利申請受理 328.1 25.4
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 133.9 21.5
其中:境內發明專利 119.3 24.7
專利申請授權數 175.4 2.1
其中:境內專利授權 161.2 2.1
其中:發明專利授權 40.4 12.5
其中:境內發明專利 29.5 15.0
年末有效專利數 628.5 14.7
其中:境內有效專利 540.6 15.7
其中:有效發明專利 177.2 20.4
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 110.3 26.6

全年完成22次宇航發射。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在軌駐留30天並安全返回;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3顆北斗導航衛星等成功發射。

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34487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681個。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312個,已累計完成對152525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933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7878萬台(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準1763項,其中新制定1255項。

年末全國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46個,博物館3060個。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72個,總流通64781萬人次;文化館3338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2.23億戶,其中有線數位電視實際用戶1.97億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4%,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9%。全年生產電視劇330部14768集,電視卡通片119895分鐘。全年生產故事影片772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72部。出版各類報紙394億份,各類期刊27億冊,圖書86億冊(張),人均圖書擁有量6.27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193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3388萬卷(件)。

全年我國運動員在23個運動大項中獲得107個世界冠軍,共創9項世界紀錄。在里約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26枚金牌,獎牌總數70枚,位列奧運會金牌榜第三位,獎牌榜第二位。全年我國殘疾人運動員在17項國際賽事中獲得237個世界冠軍。在里約殘奧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107枚金牌,蟬聯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位。

十一、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9.3萬個,其中醫院2.9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3萬個,民營醫院1.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3.1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7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1.7萬個,村衛生室64.2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9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84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38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84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17萬人,註冊護士350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47萬張,其中醫院575萬張,鄉鎮衛生院123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78.0億人次,出院人數2.2億人。

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1萬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2.8萬個,兒童服務機構713個。社會服務床位716.6萬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680.0萬張,兒童服務床位10.0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中心2.4萬個,社區服務站13.0萬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52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9%。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2萬公頃,下降3.2%;房地產用地11萬公頃,下降10.3%;基礎設施等用地29萬公頃,增長0.2%。

全年水資源總量30150億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年末全國監測的614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3409億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略有減少。全年總用水量615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8%。其中,生活用水增長2.7%,工業用水減少0.4%,農業用水增長0.7%,生態補水增長1.9%。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8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53立方米,下降6.0%。人均用水量446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2%。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79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81萬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56.1%。森林撫育面積837萬公頃。截至年底,自然保護區達到2750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46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1.6萬平方公里。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3.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4%。煤炭消費量下降4.7%,原油消費量增長5.5%,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0%,電力消費量增長5.0%。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2.0%,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9.7%,上升1.7個百分點。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0%。工業企業噸粗銅綜合能耗下降9.45%,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08%,單位燒鹼綜合能耗下降2.08%,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1.81%,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97%。

近岸海域417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占73.4%,三類海水占10.3%,四類、劣四類海水占16.3%。

在監測的338個城市中,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占24.9%,未達標的城市占75.1%。細顆粒物(PM)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平均濃度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

在監測的322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占5.0%,較好的占68.3%,一般的占26.1%,較差的占0.6%。

全年平均氣溫為10.49℃,比上年下降0.13℃。共有8個颱風登入。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4823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5.6%;城市污水處理率為92.4%,提高0.5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5.0%,提高0.9個百分點。城市集中供熱面積70.7億平方米,增長5.2%。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197.1萬公頃,增長3.3%;建成區綠地率為36.44%,提高0.08個百分點;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45平方米,增加0.10平方米。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2622萬公頃,其中絕收290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134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18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8次,成災16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7億元。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2034起,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0.6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43062人。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58人,按可比口徑比上年下降10.8%;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702人,按可比口徑下降2.3%;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2.1人,與上年持平;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156人,下降3.7%。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國民總收入,原稱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總額。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淨要素收入。

[4]人戶分離的人口是指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5]流動人口是指人戶分離人口中扣除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是指一個直轄市或地級市所轄區內和區與區之間,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鄉鎮街道的人口。

[6]2016年年末,0-14歲(含不滿15周歲)人口為23008萬人,15-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為92177萬人。

[7]年度農民工數量包括年內在本鄉鎮以外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和在本鄉鎮內從事非農產業6個月及以上的本地農民工兩部分。

[8]全員勞動生產率為國內生產總值(以2015年價格計算)與全部就業人員的比率。

[9]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是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

[10]居住類價格包括租賃房房租、住房保養維修及管理、水電燃料等價格。

[11]為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2016年起將政府住房基金等5個項目從政府性基金預算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將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資金由直接列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調整列為財政調入資金。因此,上年基數中考慮了上述因素影響,並以此為基礎計算同口徑增減額和增減幅。

[12]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設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

[13]高技術製造業包括醫藥製造業,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化學品製造業。

[14]裝備製造業包括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

[15]六大高耗能行業包括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16]火電包括燃煤發電量,燃油發電量,燃氣發電量,餘熱、余壓、餘氣發電量,垃圾焚燒發電量,生物質發電量。

[17]鋼材產量數據中含企業之間重複加工鋼材約35443萬噸。

[18]少量發電裝機容量(如地熱等)公報中未列出。

[19]固定資產投資按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計算的合計數據小於全國數據,是因為有部分跨地區的投資未計算在地區數據中。其中,東部地區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區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區是指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12省(區、市);東北地區是指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

[20]基礎設施投資是指建造或購置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基礎性、大眾性服務的工程和設施的支出。公報中的基礎設施投資包括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2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

[22]高技術產業投資包括醫藥製造、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等六大類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九大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

[23]房地產業投資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括建設單位自建房屋以及物業管理、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投資。

[24]高速鐵路是指最高營運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及以上的鐵路。

[25]數據來源為各省(區、市)匯總上報截至2016年12月底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實際開工數。

[26]網上零售額是指通過公共網路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台)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其中,網上零售額包括的服務,以及少部分用於生產經營用或被轉賣的商品不統計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

[27]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吸收外資採用人民幣計價。對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由於技術原因仍主要沿用美元計價。

[28]“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9]服務進出口按照《國際收支手冊(第六版)》標準統計,不含政府服務,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30]郵電業務總量按2010年價格計算。

[31]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是指行動電話交換機根據一定話務模型和交換機處理能力計算出來的最大同時服務用戶的數量。

[32]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電信企業登記註冊,通過xDSL、FTTx+LAN、FTTH/0以及其他寬頻接入方式和普通專線接入公眾網際網路的用戶。

[33]固定網際網路光纖寬頻接入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電信企業登記註冊,通過FTTH或FTTO方式接入公眾網際網路的用戶。

[34]移動寬頻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計費系統擁有使用信息,占用3G或4G網路資源的在網用戶。

[35]手機上網人數是指過去半年通過手機接入並使用網際網路的6周歲及以上中國居民數量。

[36]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包括軟體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積體電路設計服務和其他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

[37]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

[38]定向增發不含資產認購部分。

[39]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又稱“新三板”,是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

[40]公司信用類債券包括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券以及公司債、可轉債等。

[41]原保險保費收入是指保險企業確認的原保險契約保費收入。

[42]全國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分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的原因是:在城鎮化過程中,一部分在農村收入較高的人口進入城鎮地區,但在城鎮屬於較低收入人群,他們的遷移對城鄉居民收入均有拉低作用。但無論在城鎮還是農村,其收入增長效應都會體現在全體居民收入增長中。

[43]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44]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平均分為五個等份,處於最高20%的收入群體為高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為中等偏上收入組、中等收入組、中等偏下收入組、低收入組。

[45]貧困地區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片區外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共832個縣,其中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總計592個。

[46]農村特困人員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農村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47]減貧人口等於當年貧困人口減去上年貧困人口,也相當於當年脫貧人口減去當年返貧人口。

[48]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

[49]總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內到圖書館場館接受圖書館服務的總人次,包括借閱書刊、諮詢問題以及參加各類讀者活動等。

[50]特種影片是指那些採用與常規影院放映在技術、設備、節目方面不同的電影展示方式,如巨幕電影、立體電影、立體特效(4D)電影、動感電影、球幕電影等。

[51]人均圖書擁有量是指在一年內全國平均每人能擁有的當年出版圖書冊數。

[52]總診療人次指所有診療工作的總人次數,包括門診、急診、出診、預約診療、單項健康檢查、健康諮詢指導(不含健康講座)人次。

[53]出院人數指報告期內所有住院後出院的人數,包括醫囑離院、醫囑轉其他醫療機構、非醫囑離院、死亡及其他人數,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數。

[54]社會服務床位數除收養性機構外,還包括救助類機構、社區類機構以及軍休所、軍供站等機構的床位。

[55]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是指報告期內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年度土地供應計畫依法以出讓、劃撥、租賃等方式將土地使用權提供給單位或個人使用的國有建設用地總量。

[56]房地產用地是指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總和。

[5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按2015年價格計算。

[58]2016年起,安全監管總局對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制度進行改革,由於排除了非生產經營領域的事故,事故統計口徑發生變化,數據同比按照可比口徑計算。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民用汽車、交通事故數據來自公安部;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技工學校數據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數據來自財政部;外匯儲備、匯率、貨幣金融、公司信用類債券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水產品產量數據來自農業部;木材產量、林業、森林火災數據來自林業局;灌溉面積、水資源數據來自水利部;發電裝機容量、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數據來自中電聯;新建鐵路投產里程、增新建鐵路複線投產里程、電氣化鐵路投產里程、鐵路運輸數據來自鐵路總公司;新改建公路里程、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交通運輸部;新增民用運輸機場、民航數據來自民航局;新增光纜線路長度、電話交換機容量、電話用戶、寬頻用戶、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上網人數、網際網路普及率、軟體業務收入等數據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數據來自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棚戶區住房改造、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城市集中供熱面積、建成區綠地數據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總署;服務進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商務部;管道數據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郵政業務數據來自郵政局;旅遊數據來自旅遊局、公安部;上市公司數據來自證監會;保險業數據來自保監會;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社會服務、農作物受災面積、洪澇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來自民政部;教育數據來自教育部;重點研發計畫、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技術契約等數據來自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據來自自然基金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數據來自發展改革委;專利數據來自知識產權局;宇航發射數據來自國防科工局;質量檢驗、國家標準制定修訂等數據來自質檢總局;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數據來自文化部;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檔案數據來自檔案局;體育數據來自體育總局;殘疾人運動員數據來自中國殘聯;衛生數據來自衛生計生委;國有建設用地供應數據來自國土資源部;自然保護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環境保護部;平均氣溫、登入颱風數據來自氣象局;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據來自海洋局;地震次數、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數據來自地震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安全監管總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