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風景區]
中流砥柱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中流砥柱
- 外文名:Scenic mainstay
- 別稱:中流砥柱風景區、朝我來
- 所在地:川藏路上的林芝地區尼洋河中游
- 景區相關名人:李世民
景區介紹
中流砥柱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這裡,寫下了“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的詩句,命大臥魏徵勒於砥柱之陰。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為它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傳說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又說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裏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導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游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從此以後,中流砥柱就成了峽谷中的航標,船隻駛過三門以後,就要朝砥柱直衝過去。眼看船就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避開了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谷。兩江匯流處,有一巨石突起在江心,高有百尺左右。能夠起中流砥柱之作用,挽狂瀾於將倒之時,唯有這塊巨石可以當之無愧。明朝的參議蔡潮在這塊巨石上建了一個亭子,取名為“跨鰲”亭,並在上面題了“砥柱中流”四個字。 銅岩跨鰲亭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康熙四十九年,郡伯蘇稷新建上下兩亭,易名小金山,並在崖間題有“雙亭盪雲海,一柱砥風濤”之句。 文化記載
“銅江大小水爭流,一石中央靜若浮。”在貴州省銅仁市城南江宗門外,發源於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南麓的大江和發源於梵淨山東麓的小江,穿山越谷數百里,終於殊途同歸,在此合流。碧波蕩漾的雙江匯流處,有一巨石突起江心,高出水面十多米,總體面積486平方米,“孤嶼嶙峋,當兩江湍流中”,“作中流之砥柱,挽狂瀾於既倒”,這便是與“銅仁”有著極深淵源的銅岩。 “郡控烏羅障玉屏,銅人出水鑄三星。”舊時相傳:元朝時有漁人潛入銅岩底,“見岩足如鼎,中有銅範三教像”,“挽而出之”,“銅岩以此得名”,在此合二為一的河流也因此叫著銅江。元朝初期,朝廷“以司治有古銅人三”,而當地又是少數民族雜居之地,因而設定了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據《元史·本紀·世祖九》記載:至元二十年(1283年)六月,“四川行省參政曲立吉思討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長赴厥,定其地立州、縣”,故清代的一些學者認為:“銅仁(人)之置,大約系(至元)二十年事”。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改元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為“銅仁長官司”,從此,“銅仁”便由此定名,或設府、或置縣、或建市,一直沿用至今。 “天造中流一柱觀,地標何代三銅人?”三尊銅人為儒、道、釋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但這三尊銅像究竟始於何時,為何人所鑄,歷史上一直沒有明確的解釋。近年從日本影印回來的明萬曆《銅仁府志》記載:“元時,思南府德江上游五十里,播州、石阡二水合流處,名銅佛嘴。相傳寺有銅佛七尊,各重千斤。三尊忽流至銅仁,因以名司,至今名府。”仔細推敲,疑竇頗多,這段文字也不可信。 “巍然一石屹中流,誰立銅人最上頭?”三尊銅人,最先曾一度安置在銅岩之上。明朝洪武五年,改“銅人”為“銅仁”時,銅仁長官司長官李淵在府治右建銅佛寺,以安置銅像。後來,“施溪人有疑銅人為金者,乃舟載夫子像以逃,適天將曙,沉於江,求之弗得”。明正統末年,銅仁長官司長官李儀再塑夫子像。明天順七年(1643年)銅仁長官司長官李溫“乃易以銅”,重新湊齊三銅人之數。 “不識宣尼真面目,卻疑老佛是朋儔,”孔子(漢平帝追謚為“褒成宣尼公”)是不信神的(當時佛教還未流行中國)。《論語·述而》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即使是不能迴避到神的事,也是摸稜兩可地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故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九月,貴州按察使司副使陰子淑再次巡視銅仁,見三尊銅像仍並立在明成化初年銅仁長官司長官李椿重建的銅佛寺中,立即命令李椿“鳩工庀材,於大成殿後建燕居所,廿二日(1502年10月22日)遷夫子像於其中”。後來,也許是中國人傳統的中庸之道的緣故吧,三尊銅像又一起供奉在東門內的正覺寺。清朝康熙初年,銅仁協副將賀國賢在城東半里建觀音閣。正覺寺毀後三尊銅人又移供在觀音閣內。1954年,三尊銅人被人偷鑿成碎銅出售。從此,出水於銅岩之下,與銅仁有著密切淵源的三尊銅人,伴隨著銅仁人民一起度過了近七百個春秋後,終於消失於世。“颯颯風來紅樹里,跨鰲亭高江心峙。”銅岩旁迎小江處有沙洲隱於水中,相傳,每逢鄉試前,如洲現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掛榜洲”。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分守新鎮道的右參議蔡潮首先在銅岩上建“跨鰲亭”。每逢鄉試前七日,銅仁的地方官按古制舉行賓興大典,在跨鰲亭上設宴招待應舉之士,“酌旨酒以盈卮,於斯亭以寵餞”,以求個“獨占鰲頭”的吉兆。在這個時候,銅仁的各族人民“環城聚觀”,家長們眉飛色舞,隔江指指點點,一時熱鬧非凡。清朝康熙後期,賓興之宴雖不再設在跨鰲亭上,但學子們公庭宴畢,仍令渡江登亭,以求“占鰲”之兆。萬曆十九年(1591年),參議史旌賢重修跨鰲亭。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亭被大水沖毀。兩年後,周興祚任銅仁知府,在銅岩上建“枕濤亭”。清康熙八年(1669年),銅仁縣知縣趙景福重建跨鰲亭,“以維文風,踵行賓興大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蘇稷在銅岩上新建上、下二亭,易“銅岩”名為“小金山”。徐澹園曾應召撰聯:“雙亭盪雲海一柱砥風濤”。雙亭屹立銅岩,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莊有儀任銅仁知府時,見亭子欹斜零落,又重新鼎新。“至嘉慶十三年(1808年),亭復圮”。時新任知府徐正青應郡人之請,重建跨鰲亭。民國初年,駐銅黔軍旅長盧燾見亭有廢圮,改用磚木結構重建。民國22年(1933年)6月13日,一夜傾盆大雨,及至拂曉,兩江洪水驟至。據當時目擊的老人回憶,當水漫銅岩時,還能聽到夜宿於銅岩無法撤回的三個尼姑的念經求佛聲和擊打木魚聲,一陣洪峰卷過,剎那間人聲全無,水退之後,銅岩上的建築及昔日蔥鬱的樹木全部蕩然無存。 “桑田滄海幾變遷,石也依然青崔嵬。”轉眼又是一甲子過去,人世滄桑,江山依舊。1993年,銅仁市集資20萬元,重修跨鰲亭。六角攢尖的三層新亭底面積為24.5平方米。高17.7米。紅漆的鋼混凝土圓柱,覆以黃色的琉璃瓦,光禿禿的銅岩在經歷了六十年的風風雨雨後,不僅重展新顏,其規模和氣勢更是勝過歷朝歷代。特別是在亭上隨著亭的輪廓安裝上彩燈後,每當夜幕降臨,水波蕩漾,彩燈閃爍,水上水面各一座燈亭,一靜一動,為風光旖旎的銅仁又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瞿塘灩預石,彭澤小弧山”,人們見到銅岩,都會想到這兩處名勝,感到“兩地別己久,突兀來眼前。”但徐澹園認為如果使銅岩“生於通都大邑,為王公貴人之登覽,騷人逸士之憑眺,詠歌品題以志其盛,其知名於世,豈出大、小孤山下哉”!銅岩,水光瀲灩,睛雪鹹宜;山色空濛,風雨皆妙,騷人逸墨客譽之為“中流砥柱”,遠在明、清時就分別列為銅江十景和銅江十二景之一。每當風晨雨夕,煙樹迷離,樓閣隱現,恍如蓬萊仙境。 “萬頃風濤飛石涌,兩江風雨送帆來。”昔日銅仁,水運發達,商賈帆檣,四時絡繹不絕。“往來是邦者,名流、薄宦、遊客、詞人,多泊舟於亭下。”登斯樓,瞰江流、眺遠山,二水瀠洄,左懷右抱;睛嶺環青,暮峰疊紫。“綠漲雙流新水話,紅堆夾岸野花飛。”於煙靄際看半廓人家,在夕陽中聽數聲漁笛,又將別是一番風味。待到晚上,皓月當空,碧波粼粼,浮光曜金,清風徐起,江水拍岩,鏘然作聲,漁歌時起,客舟忽隱,可謂佳境。五月端陽,千門垂艾,萬人空巷,“一棹滄江上,銅岩日夜浮。亭台疑蜃氣,金鼓下龍舟。畫槳分雙翼,朱旗據上游……”銅岩是觀看龍舟竟渡的極好處所。九月重陽,人們佩朱萸,攜菊花酒,渡江登亭,臨水看山,吟詩作賦,把酒高歌,銅岩更是騷人墨客年年登高飛觴的地方。以致前代詩人有“云何不改江心石,留待年年落帽歸”的感慨。“水天渺渺共一色,齊飛霞鶩影雙流。”“雪落曉天眠白象,浪翻春馮走青牛。”無論古往今來,春夏秋冬,銅岩都是人們喜愛登臨遊覽的地方。銅仁的各族人民對它更是情有獨鍾,倍加呵護。1981年,銅岩被列入縣級自然風景保護單位。 成語資料
【成語】中流砥柱 【拼音】zhōngliúdǐzhù【解釋】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用法】作定語、賓語;指中心人物【結構】偏正式【近義詞】砥柱中流、擎天柱石中流砥柱景區(13張)【反義詞】隨波逐流【同韻詞】燕巢於幕、眾心歸附、風餐露宿、怨聲載路、一表人物、半瓶醋、推誠接物、生財之路、解黏去縛、蘭熏桂馥成語出處
【出處】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朱熹《與陳侍郎書》成語舉例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成語造句
他的學說在當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見到他的人,無不肅然起敬。成語故事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這裡,寫下了“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的詩句,命大臣魏徵勒於砥柱之陰。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為它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又說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裏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導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游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從此以後,中流砥柱就成了峽谷中的航標,船隻駛過三門以後,就要朝砥柱直衝過去。眼看船就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避開了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谷中流砥柱,推拿手法名。見《中醫正骨經驗概述》。中流砥柱位於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溝深,河流湍急,為尼洋河第一大峽谷,江中一巨石兀然立於江中,背靠神佛山,相傳這塊巨石是工布地區的守護神——工尊德姆修煉時的座椅。兩江匯流處,有一巨石突起在江心,高有百尺左右。能夠起中流砥柱之作用,挽狂瀾於將倒之時,唯有這塊巨石可以當之無愧。明朝的參議蔡潮在這塊巨石上建了一個亭子,取名為“跨鰲”亭,並在上面題了“砥柱中流”四個字。銅岩跨鰲亭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康熙四十九年,郡伯蘇稷新建上下兩亭,易名小金山,並在崖間題有“雙亭盪雲海,一柱砥風濤”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