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領導峰會](/img/1/5d6/nBnauM3XyATNyUDM4ATO2MDOxQTMwUTM2EzM5AzMwAzMxAzLwk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2009年10月舉行的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國領導人就儘快啟動三國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達成共識。同年10月,三國在泰國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提出三國將於2010年上半年啟動中日韓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
2010年5月29日,第三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韓國濟州島舉行,會議當天發布了《2020中日韓合作展望》檔案,三國就提升夥伴關係、實現共同繁榮達成多項共識,決定於2011年在韓國設立三國合作秘書處,爭取2012年前完成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儘快完成三國投資協定談判。
2011年11月,中日韓領導人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東亞領導人會議上確認三國2012年開始談判中日韓自貿區的基本方針。
2012年5月11日,三國在北京簽訂了中日韓投資協定,中國倡議在中國山東建設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先行區和示範區,這是中日韓第一個促進和保護三國間投資行為的法律檔案和制度安排,為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
2012年11月20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朴泰鎬,在高棉金邊第21屆東協及其系列峰會期間宣布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並決定在2013年年初舉行三國自貿區第一輪談判。
背景
中日韓三國均為全球重要經濟體,其經濟總量占亞洲的約七成,互為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中國商務部網站信息顯示,2011年,中日韓三國經濟總量達14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根據中國外交部發表的《中日韓合作(1999-2012)》白皮書,三國間貿易額已從1999年的1300多億美元躍升至2011年的6900多億美元。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日本、韓國最大貿易夥伴。
三國間建立自貿區既可以加強三國經貿聯繫和促進東亞地區經濟融合,又可以抗衡美國通過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TPP)平檯布局亞太的挑戰。自貿區包含投資、貿易、服務等多領域的一體化安排,通過更加優惠的貿易和投資條件,將成員的經濟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經濟利益的融合又加強了成員之間的政治、外交關係,形成各種利益共同體。
結構
中日韓三國在經濟結構上存在著非常好的分工體系。特別是70年代末以來,中國與日、韓的投資關係、貿易關係逐漸活躍起來,中國承接日本、韓國轉移的生產能力,成為全球的加工貿易中心和製造中心,日韓則在高端零部件生產領域形成了獨特優勢。
在2012年之前的10年間,中日貿易和中韓貿易的結構逐漸趨同。在中日貿易方面,中國對日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比重明顯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貿易方式,大部分為日本在華企業產品出口,屬產業內和公司內貿易。而韓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也逐步從初級產品轉變為工業半成品或製成品,產業內貿易也日益普遍。
三國產業優勢的不同帶來自貿區成立的基礎。相對發達的日本和韓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競爭優勢明顯,而中國的競爭優勢仍主要集中於資源或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上。
影響
![中日韓自貿區區域圖](/img/2/6b9/nBnauM3X0EzN1EDM4UzNxQTOxQTMwUTM2EzM5AzMwAzMxAzL1c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貿易創造的效益顯著。FTA最大的優勢在於降低簽署國間的貿易成本,實現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因此,它的最大效果反映在貿易的創造性上,它會產生更多的貿易機會。如果中日韓FTA成功簽署,中國的出口增長速度可能就會提升4.43%,進口的增長速度將達到6.32%。
3、地緣政治影響重大。2012年中國GDP按照2011年計算已經達到了7.5萬億美元,日本是6萬億美元左右,韓國是1萬億美元,三國加起來基本上能夠和美國、歐盟的經濟相匹敵,它會成為繼美國、歐盟後,整個全球經濟又一重要板塊。
4、自貿區建立後進口產品的價格會隨著關稅水平的下降而降低,消費者福利增加.
5、基於比較優勢的分工將會擴展到整個貿易區,產業的空間布局將更加合理,要素配置效率會進一步提高;
6、統一市場的形成有利於優勢企業發揮規模效益,提高生產效率。
7、開放市場和削減/消除關稅可能會降低進口國的商品價格,進而減少進口國生產企業的利潤。
進程
2007年3月,中日韓三國成立聯合研究委員會,負責探討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並開始進行三邊投資協定談判。
2009年10月,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舉行,中日韓領導人達成儘快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的共識。同年10月,中日韓在泰國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商務部部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提出中日韓將於2010年上半年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
2010年5月30日,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第一輪會議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中日韓領導人表示將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
2011年1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韓國總統李明博就中日韓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三國領導人在會談中取得共識,要在2011年12月底完成各國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研究,從而儘快啟動對此協定的正式談判。溫家寶提出,三方要共同努力,確保2011年內完成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2012年啟動相關談判,儘早完成中日韓投資協定談判。[野田佳彥指出,中日韓經過四年的協商,很快就要開花結果,現在是時候落成這個投資協定了。日本外交部一名官員對記者說:“放寬投資規則是自由貿易協定擴大內容後的主要元素之一。首相(野田佳彥)強調,我們必須擬定全面的投資協定,才能夠推動中日韓三邊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媒體報導稱,中日韓三方重申將推進日中韓自由貿易區建設,並一致同意在年內結束產官學聯合研究,為啟動談判做好準備,並於年內就簽署三方投資協定達成實質性協定。日本《讀賣新聞》評論稱,日本如果能在與中國和東協的自由貿易達成協定,對日本經濟的好處要遠遠大於TPP,評論指出,如果與中國在內的東協+6框架內實現自由貿易,日本GDP將因此增加1.1%,而如果是TPP框架內的自由貿易,日本人的獲益只有GDP的0.54%。
2012年8月21日,為落實5月份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關於今年年內啟動三國自貿區談判的共識,中日韓三國代表團在青島舉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第二次磋商會議,做好啟動談判的準備工作。
根據2012年5月13日三國領導人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宣言中的共識,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朴泰鎬,於2012年11月20日在高棉金邊第21屆東協及其系列峰會期間會晤,宣布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2013年3月中日韓自貿區第一輪談判在韓國首爾舉行。2013年7月在中國上海舉行第二輪談判會議。
展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國和韓國的領導人,於2010年5月29日在韓國濟州市舉行了第三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我們對於十年來中日韓在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員交流方面所取得的務實合作成果表示滿意。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全面落實《中日韓推進三國合作聯合宣言》、《中日韓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和《中日韓合作十周年聯合聲明》中的各項共識。
我們確認,在促進人員、貨物、服務和資金往來,以及應對經濟全球化潮流為首的地區和國際問題方面,中日韓合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將繼續秉承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堅持不懈地推動中日韓關係向著睦鄰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
我們一致認為,提出到2020年,即下一個十年結束時應該實現的具體目標和遠景後,中日韓需要集中力量,推動中日韓合作達到新的高度,使得中日韓面向未來和全方位合作的夥伴關係更加鞏固,各領域互利合作更具成果,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更加深厚,中日韓合作將促進中日韓的共同利益,為東亞國家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
念及上述,我們決定:
一、機制化與提升中日韓夥伴關係
(一)我們將加強中日韓高層交往,增進中日韓人民友誼與和睦,並以領導人會議、外交部部長會議、其他部長級會議、外交高官磋商等政府間合作機制來深化和擴大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從而進一步構築穩定的戰略互信。
(二)我們將於2011年在韓國建立中日韓合作秘書處,以促進和加強中日韓合作。中日韓合作秘書處將支持領導人會議、外交部部長會議、其他部長級會議和外交高官磋商等中日韓磋商機制的運行和管理,協助探討落實合作項目。
(三)我們將充分利用中日韓災害管理部門負責人會議等現有機制和機構,分享與災害有關的信息、政策和技術,以共同有效應對自然災害,減少東亞災害風險。
(四)我們將探討建立“中日韓國防對話”機制的可能性,以加強國家安全對話,促進中日韓國防或軍事人員的交流合作。
(五)我們將在中日韓警察部門間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以共同應對國際犯罪,提升中日韓警察合作。
(六)我們將推進中日韓地方政府交流,通過拓展中日韓友好城市關係來加強行政、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
二、發展可持續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繁榮
(一)我們將努力在2012年之前,完成於2010年5月啟動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通過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我們將尋求中日韓對有關問題的共識,為將來談判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提供務實參考。另外,我們將繼續努力,促進中日韓經濟在遠期實現一體化,包括在本地區建立共同市場。
(二)我們致力於在2020年前擴大中日韓貿易量,這對於促進東亞國家經濟成長和一體化至關重要。我們將加大貿易便利化力度,不斷改善中日韓貿易環境。
(三)我們認為,中日韓建立協調、高效的運輸和物流系統,有助於降低中日韓產品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主張繼續充分利用“中日韓運輸及物流部部長會議”機制和雙邊政策對話,推動東亞國家運輸物流網路建設,實現無縫物流體系。
(四)我們重申海關合作的重要性,這有助於實現中日韓乃至東亞國家貿易便利化和供應鏈安全。為此,我們將通過中日韓海關領導人會議來落實“中日韓海關合作行動計畫”,進一步提升海關合作。
(五)我們將努力完成《中日韓投資協定》談判,以積極促進域內企業在中日韓投資,在法律、機制和程式方面提供有利的投資環境,使域內投資者能夠成功經營。此外,我們將努力為促進本地區投資資本自由流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
(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金融主管部門的協調,努力通過鼓勵中日韓金融機構互相進入對方市場來加強金融合作,以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我們歡迎泰國清邁倡議多邊化成功實施和亞洲債券市場發展倡議取得的實質性進展。我們將進一步努力提升亞洲財政金融合作,包括增強泰國清邁倡議多邊化的有效性。我們將積極參加由二十國集團引領的加強國際金融體系的討論,包括改進全球金融安全網的工作。
(七)我們認為,一個開放、公平和自由化的多邊貿易體系不僅對中日韓,而且對於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為維護和鞏固這一體系,我們必須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為此,我們決心促進多哈發展回合依據其授權,在包括模式等已有進展基礎上,取得迅速、豐碩、平衡的結果,加強中日韓合作,推動多哈回合後多邊貿易體系不斷取得進展。
(八)我們同意通過加強科技與創新合作,提升我們的研究能力,增強中日韓工業技術的競爭力並應對共同的地區和國際問題,探討有利於實現建設東亞共同體長遠目標的途徑。為此,我們將繼續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計畫和前瞻計畫提供經費支持,並根據實際情況探索進一步擴大投入的可能性。此外,我們將探索建立新的合作基金的可能性,以支持在中日韓共同感興趣的領域,以中日韓商定的方式開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政府·企業·學界聯合研究。
(九)我們將繼續探討加強工業、能源、能效、資源、信息通信、高科技、文化產業、交通、衛生、農業、漁業、旅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領域的政策合作與磋商。
(十)我們確認標準化合作能夠消除不必要的技術壁壘,為促進貿易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將利用東亞標準合作論壇,通過研究協調標準和提出協調一致的國際標準,進一步提升標準化領域的合作。
(十一)我們認識到,中日韓更加協調的經濟合作對於推動東亞國家經濟活動至關重要。我們承諾通過以上所列措施,進一步加強合作。而且,我們認識到中日韓在東亞國家和全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在多邊論壇特別是二十國集團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內共同行動,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全球發展。為此,我們將積極參與發起一個合作與磋商、旨在相互評估政策框架的進程。
三、環保合作
(一)我們歡迎哥本哈根會議(COP15/CMP5)的成果,支持《哥本哈根協定》。基於哥本哈根會議的積極成果,我們將加強合作,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原則,特別是共同但是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推動墨西哥會議(COP16/CMP6)取得成果,包括建立2012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國際合作框架。
(二)我們認為有必要加強環境保護合作,為此,我們支持中日韓環境保護部部長採取切實行動,必要時與適當的地區或國家框架合作,落實2010年5月第12次中日韓環境保護部部長會議通過的《中日韓環境合作聯合行動計畫》的十大優先合作領域,包括:1、環境教育,環境意識和公眾參與;2、氣候變化;3、生物多樣性保護;4、沙塵暴;5、污染控制;6、環境友好型社會/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資源循環型社會;7、電子廢物越境轉移;8、化學品無害管理;9、東北亞環境管理;10、環境保護產業和環境保護技術。
(三)我們將緊密合作,推動將於2010年10月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舉行的第10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取得成功,支持自然保護國際聯盟將於2012年在韓國濟州市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
(四)我們將合作加強地區海洋環境保護,努力提升公眾減少海洋垃圾的意識,重申落實西北太平洋行動計畫框架性防止海洋垃圾的“區域海洋垃圾行動計畫”的重要性。
(五)我們注意到沙塵暴的頻率和強度。我們將加強在沙塵暴檢測方法、預防技術和能力建設方面的合作。
(六)我們將提升危險廢物特別是電子廢物方面的合作。我們認為三國應該提升電子廢物管理方面的合作,交流信息,共同打擊非法跨國轉移,加強立法執法方面的能力建設。
(七)我們重申關於探討建立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基地的承諾。
四、擴大人員和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友好關係
(一)我們將通過擴大和發展中日韓活躍的人員交流,促進中日韓友誼與和睦。
(二)我們深信文化作為精神橋樑,對促進中日韓人民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有重要作用。為此,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中日韓文化部部長會議框架內的合作,以進一步推動中日韓文化交流,辦好一年一度的中日韓文化產業論壇,鼓勵開展文化產業合作,促進文化產業結構最佳化與升級,進一步提升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框架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各領域合作。
(三)我們將顯著擴大中日韓人員交流規模,以增進友好關係和相互理解,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四)我們將通過學分互認、聯合學位等交流項目推動增強大學的競爭力,培育合格人才。為此,我們確認中日韓推動大學交流合作委員會會議將持續舉行。我們還將推動中日韓教育質量保障機構合作,共同起草一份指導檔案,以提升大學之間的交流。另外,我們將考慮切實促進優異學生交流的一攬子政策。同時,為進一步推動中日韓教育合作,我們將充分利用各種會議,推動建立中日韓教育部部長會議機制。而且,我們將推動中日韓教師交流。
(五)我們將擴大中日韓政府主辦的青年交流活動規模,以在中日韓未來領導者中間積極開展交流。
(六)我們將加強中日韓體育合作,為實現《2020展望》目標作出貢獻。為此,我們將鼓勵中日韓體育組織、機構和運動員開展交流,積極參與在中日韓舉行的各類體育活動。
(七)在推動中日韓開展社會、文化領域各類合作項目的過程中,我們承諾關注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我們將加強中日韓有關交流與合作,以全面增進並實現這些群體的權利。
五、共同促進地區和國際的和平穩定
(一)我們認為,朝鮮半島無核化非常有利於東亞的持久和平、安全和經濟繁榮。為此,我們將繼續共同努力,通過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實現2005年《9.19共同聲明》的目標。
(二)我們認識到恐怖主義對國際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將繼續緊密合作,消除恐怖主義。為此,我們將召開一次中日韓在該領域的專家會議。
(三)我們認識到在地區層面有效應對包括涉毒犯罪在內的毒品問題的必要性,將加強在該領域的中日韓合作。
(四)我們將通過交流各自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等信息,及時通報主管部門檢測到的問題以及防止其再次發生的措施,努力提高食品安全。
(五)我們將通過擴大中日韓合作範圍,納入可能的新領域,來進一步增強中日韓防治傳染病的地區合作。
(六)我們將繼續分享相關信息,包括疾病發生形勢和各國採取的預防措施,以有效應對直至最終消除禽流感和口蹄疫等惡性動物疾病。
(七)我們高度關注全球貧困和飢餓問題的加劇,將為實現可持續的全球糧食安全,繼續在聯合國等國際框架下開展中日韓合作。
(八)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在中日韓-東協合作、東亞峰會、東協地區論壇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等各種地區框架內的合作,以促進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我們支持東協作為東亞合作的主導力量。我們重申致力於建設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
(九)我們認為,為有效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應進一步加強聯合國的作用,應當按照2005年聯合國峰會成果檔案等所述,加強改革聯合國的努力,以增強其權威性、效率和有效性。
(十)我們將輪流主辦中日韓非洲政策對話會,以分享有關經驗,尋求有效措施,支持非洲的和平與發展。
山東半島試水
2010年5月,在第三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加快推進“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決定於2011年在韓國設立三國合作秘書處,爭取2012年前完成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儘快完成三國投資協定談判。但由於日本態度搖擺不定,與中日韓自貿區相比,中韓自貿區的建設顯得更為實際,坐擁區位、人才和基礎設施三大優勢的山東半島,成為中韓自貿區先行試驗區的熱門“人選”。
分析
從地圖上看,山東和韓國基本處於同一緯度上,兩地相距最近處只有90海里。
由於地緣和歷史等原因,韓國國內許多華僑都來自山東,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後,這些人紛紛回到家鄉投資,山東省也十分重視發展與韓國的經貿關係。
自2004年開始,山東省就一直與號稱“韓國第一強道”(道相當於中國的省)的京畿道舉辦“中國山東與韓國京畿道發展論壇”,曾經轟動一時的“中韓海底隧道”提議,最早就是出現在這個論壇上。
據了解,中國現已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韓國則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在增長速度上,從1992年建交到2009年18年間,中韓貿易額增長速度年均30%,在世界貿易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范振洪6月2日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中國也是韓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國,韓國產業界大部分人士非常希望能成立中韓自由貿易區。
早在2008年青島建設保稅港區時,外界輿論普遍認為,此舉將是其作為中韓自貿區先行試驗區的第一步。與此同時,天津及大連也都被寄予厚望。一年之後,煙臺保稅港區獲批建設,這使山東省成為繼廣東之後,國內第二個同時擁有兩個保稅港的省份,山東對外開放程度一躍而至全國前列。
與煙臺相鄰的威海,曾高調打出“借韓興威”的口號,吸引大量韓國企業前來投資,以韓資企業為核心的電腦周邊設備產業集群,在當地也頗具規模。
據粗略統計,中韓建交至今,韓國企業在中國的實際投資中,近50%落戶山東。2009年,山東與韓國的進出口額占中韓兩國進出口總額的15%,山東不僅是中韓經貿的前沿陣地,也儼然逐漸成為主角。
轉型
與18年前中韓建交時相比,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1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山東省在中國內地的經濟總量排名也躍升至各省第二位。
但總的來說,韓國對中國出口工業製成品,中國向韓國出口初級加工品、農產品的格局未變。
“建立中韓自貿區,這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改觀。”范振洪說。他認為,目前韓國企業到山東投資多集中於製造業領域,說明山東已具備承接韓、日等已開發國家產業轉移的基礎。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韓國企業非正常撤離青島等地,預示著一些改變正在發生,但似乎並沒有影響中韓經貿來往的大局。
2010年4月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綱要》上報國務院,如獲批覆上升為國家戰略,則青島、煙臺、濰坊、威海等勢必進一步增大發展優勢,成為山東半島對日韓開放的急先鋒。
范振洪認為,目前山東與韓國之間的經貿交流已經升級,由原來的投資合作、貿易合作轉向產業合作、高新技術合作及物流的合作。
定點城市
2011年6月,中日韓三國在日本會晤,日本地震讓自貿區的進程加快,但是依然艱難。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按照抵近運輸的原則,或者在青島及山東煙臺、威海、日照、濰坊等地,或者在天津,從現在的形式來看,可能是一個也可以是幾個示範區。在2012年5月舉行的中日韓領導人峰會上,中國政府倡議在中國山東建設三國經濟合作先行區和示範區,因此綜合來看,如果只是一個定點城市,青島市無疑最具優勢。青島是山東的門戶,經濟發達的副省級城市、計畫單列市,和韓國隔海相望。青島是中國距離韓國最近的特大城市,也是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調研基地,與日本、韓國經濟往來密切。青島港有深水岸線碼頭,比天津更具優勢。且青島經濟實力雄厚,主要經濟指標和人均GDP、人均收入等遠遠領先於天津,可以承擔國際航運中心的職能。
天津是首都的門戶,是中國重要的通商口岸,天津成為青島最大的挑戰,天津濱海新區和青島西海岸一樣,成為中國經濟試驗田。天津也有劣勢,天津距離日本較遠,不如青島的優勢。
同意啟動
![中日韓自貿區峰會](/img/4/8c5/nBnauM3X2EDNyITM0kzNxQTOxQTMwUTM2EzM5AzMwAzMxAzL5c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三方就中日韓投資協定、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三國在全球及地區框架下的經貿合作以及泛黃海中日韓經濟技術交流會議、三國參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智慧財產權合作、麗水世博會等各自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三方一致同意將於5月13日三國領導人會議後正式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並向領導人會議建議年內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三方共同確認在二十國集團、世貿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和區域框架下的合作,共同攜手加快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在會後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陳德銘表示,三國部長就推動三國在全球及地區合作等議題達成了很多共識,將向三國領導人會議提出正式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並於年內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建議,這在三國經貿合作和東亞一體化進程中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中日韓三國GDP總額達14萬億美元,外貿總額6.4萬億美元,建立自貿區將使三國在一個全面的制度性框架下開展內容更廣泛的三邊合作,實現三方共贏,並將進一步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乃至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陳德銘指出,2012年是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韓建交20周年,對三國關係發展重要,我們將共同努力,使三方的經貿合作邁上新的台階。
朴泰鎬表示,韓方希望儘早實施韓中日投資協定,三方應儘快開展韓中日自貿協定啟動的相關準備工作,同時加強在世貿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場合的合作,積極發揮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的作用。歡迎中國、日本的朋友參觀剛剛開幕的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對中日兩國政府給予麗水世博會的支持表示感謝。
枝野幸男表示,日中韓投資協定將是三國在經濟領域的第一份法律檔案,具有重要意義。日中韓建設自貿區將不僅有利於促進三方經貿合作,也有利於三方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聯繫。三國部長在此次會上就今後總體合作方向達成一致,將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工程圓桌會議、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
5月1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四屆中日韓工商峰會上致辭稱,中方倡議利用中國山東毗鄰日韓的區位優勢,建設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並積極考慮在日韓選擇合作的區域,建立三國產業合作基地。
溫家寶說,三國同意年內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這是一個重大戰略決定。“我們要為早日建成三國自貿區共同努力。”他說。
5月13日上午,三國正式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溫家寶說,“這是三國合作在經濟領域制定的第一個重要法律檔案。我們承諾將認真履行協定,為三國擴大相互投資創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環境,進一步深化中日韓經濟融合。”
最後務實談判
三國在第三次務實談判上將完成2012年11月三國領導宣布啟動FTA談判所需的有關行政程式的事先協商。
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孫元江、外交外交通商部東亞FTA推進企劃團長金榮武、日本外務省經濟局審議官五嶋賢二將出席談判作為各國首席代表。
第二輪談判
2013年7月30日至8月2日,中日韓自貿區第二輪談判在上海啟動,本輪談判將圍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原產地規則、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等議題進行磋商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