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鉉村

中方鉉村

因村落所處的山包夾在前後兩大片田壟中間,所以村子的南北面就都是耕地了。 近年來利用水庫的優質水源,附近的村莊都通上了自來水。 除此之外,在政府的幫扶下,村前泥濘的土路也鋪上了水泥。

中方鉉村為湖北省陽新縣陶港鎮方氏姓氏的一個自然村落,自方姓落戶此地以來,已傳世至第24代,居住歷史已有400多年。中方鉉為當地方氏宗族的四個自然村之一,因其位居於四個自然村中間故而得其名。其他三個相鄰方姓自然村分別為上方鉉、下方鉉、新屋方。上世紀70年代,安徽一劉姓男子到此以打鐵為生,後與村中女子相愛、婚配,並定居於此地,自此村落中便增添了劉姓。
全村有40餘戶,總人口達200來人,村落地勢東低西高,整個村落依附於一個小小的山包上,屬於典型的丘陵地貌,村落里還留有多棵擁有數十年樹齡的大香樟樹,村中石板路、少數舊時民居依然保持古樸風格。村前(村落東面)有個稻場,從稻場延伸出去的是一條橫貫田壟的馬路,稻場的旁邊有口水塘;從村後(村落的西面)走下小山包,又是一大片田壟,因為地勢低,淤泥深,地底易滲出冷冰凍的地下水,而水稻喜熱,所以這片稻田只能種植一季中稻。而村前的田壟恰恰相反,因地勢較高,泥土溫潤,可種植一季早稻與晚稻。因村落所處的山包夾在前後兩大片田壟中間,所以村子的南北面就都是耕地了。在村子北面兩公里左右,是東西橫貫綿延的群山,海拔高度都在500-600米左右,山裡的植被是附近多個村落增添柴火與常用木材的主要來源,山林專屬區域按不同的村落都是嚴格劃分的。在山坳里有一座上世紀50年代開始修建直到70年代末才修建成功的大壩——朱應水庫,那是附近方圓數十公里農田應急灌溉的保障。近年來利用水庫的優質水源,附近的村莊都通上了自來水。
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小小的自然村落,中方鉉村見證了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的變遷,品嘗了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展望小康的心酸與快樂。雖然村子裡擁有不小農田與耕地面積,而如今大部分田地已沒有耕種勞力,只有少部分耕地被個別村民承包起來種植經濟作物,部分農田也被掘為魚塘養魚,山裡的木材也被大肆砍伐出售,大面積的山頭早已只剩光禿禿的模樣。打工經濟帶去了村裡的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留下孤獨的老人與留守的兒童。外出務工的青壯年雖然帶回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卻荒蕪了本該盛產的肥沃土地,也荒蕪了本該枝繁葉茂的山林,更荒涼了本該充滿歡歌笑語的村落。沒有特色農業,無法引進產業的農村村寨出路在哪呢?2012年縣裡招商引資,對村子北面的群山進行旅遊項目開發,目前進山的大路已經打通,山坳的水庫大壩也得到重新修復,各項建設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當中。對此,附近的村民充滿期待。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打工經濟逐漸充實了村民的錢包,一排排新建的民居如雨後春筍般在村落里拔地而起,特別是全村的標誌性建築——宗堂屋也得到重新修繕。宗堂屋在村民心目中是極其重要的場所,它是一個多功能的場地,既是村子裡開會的集散地,也是村民們日常生活的文娛中心;還是村里舉辦紅白喜事的必備場地;更是村民們敬仰、膜拜神靈的殿堂,因為在宗堂屋的最裡屋供奉著村落的祖先。除此之外,在政府的幫扶下,村前泥濘的土路也鋪上了水泥。村容村貌得到大大改觀,村民出入村莊也更加方便快捷了。
同為周大夫方叔之後,近年來全國各地方氏宗族尋根究源、統一修繕族譜,雖方氏家族遍布全國各地,但依然建立起了牢固的宗親聯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