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01/02星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凝聚著中巴兩國航天科技人員十幾年的心血,它的成功發射與運行開創了中國與巴西兩國合作研製遙感衛星、套用資源衛星數據的廣闊領域,結束了中巴兩國長期單純依賴國外對地觀測衛星數據的歷史,被譽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範”。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負責資源衛星數據的接收、處理、歸檔、查詢、分發和套用等業務。

概述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1986年國務院批准航天工業部《關於加速發展航天技術報告》確定了研製資源一號衛星的任務。
1988年中國和巴西兩國政府聯合議定書批准,在中國資源一號原方案基礎上,由中、巴兩國共同投資,聯合研製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代號CBERS)。並規定CBERS投入運行後,由兩國共同使用。

相關內容

資源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星上三種遙感相機可晝夜觀察地球,利用高碼速率數傳系統將獲取的數據傳輸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經加工、處理成各種所需的圖片,供各類用戶使用。
由於其多光譜觀察、對地觀察範圍大、數據信息收集快,特別有利於動態和快速觀察地球地面信息。
由於衛星設定多光譜觀察、對地觀察範圍大、數據信息收集快,並巨觀、直觀,因此,特別有利於動態和快速觀察地球地面信息。
該衛星在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用途是;其圖像產品可用來監測國土資源的變化,每年更新全國利用圖;測量耕地面積,估計森林蓄積量,農作物長勢、產量和草場載蓄量及每年變化;監測自然和人為災害;快速查清洪澇、地震、林火和風沙等破壞情況,估計損失,提出對策;對沿海經濟開發、灘涂利用、水產養殖、環境污染提供動態情報;同時勘探地下資源、圈定黃金、石油、煤炭和建材等資源區,監督資源的合理開發。它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資源一號衛星又是我國空間事業對外合作的一個視窗,它進一步推動在航天領域方面我國和國際的交流與合作。
主要技術方案
資源一號衛星是顆三軸穩定,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包括有效載荷服務系統兩部分,共由十五個分系統組成。衛星總質量為1540千克。星體為長方體,採用單翼太陽電池陣,本體外形尺寸為2000×1800×2250mm3。飛行狀態尺寸2000×8440×3215mm3。
星體採用分艙設計。
結構分系統有結構壁板、承力筒、星箭對接艙、大支架、太陽電池陣的基板和展開機構等組成。
服務艙有姿軌控、S波段測控、超短波測控、星上數據管理、電源和熱控等六個分系統。
電源採用太陽電池加鎘鎳蓄電池方案。
衛星姿態控制採用高精度的對地指向三軸穩定和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跟蹤和軌道調整方案。它由測量、控制和執行等三類設備組成。
測控由四個獨立信道(超短波和S波段)組成,具有測速、測距和測角功能,用測距音可單站定軌。
星上數據管理和測控在地面網站的配合下,完成衛星的跟蹤測軌、遙控遙測和其他管理任務。
由於衛星在地球地面站視場較小,數據管理分系統採用星上計算機來管理收發的數據,衛星在故障時能“智慧型化”處理。
熱控以被動式溫控為主,電加熱主動溫控為輔的方案。
有效載荷艙有CCD相機、紅外掃瞄器(也稱紅外相機)、寬視場相機、圖像數據傳輸、空間環境監測和星上數據收集(DCS)等分系統。
CCD相機有蘭、綠、紅、近紅外和全色等五個光譜段,採用推掃式成像技術獲取地球圖像信息。它只在白天工作,並有側視功能(±32°)。
紅外掃瞄器有可見光、短波紅外和熱紅外共四個譜段,採用雙向掃描技術獲取地球圖像信息,它可晝夜成像。
寬視場相機具有紅光和近紅外譜段,由於掃描輻寬達890千米,因而五天內可對地球覆蓋一遍。
三台遙感器的圖像數據傳輸均採用X頻段。CCD相機數據傳輸分二個通道,紅外掃瞄器和寬視場相機共用第三個數據傳輸通道。
圖像數據經編碼、調製、變頻和功放由天線發射出射頻信號,在衛星經過地面站上空時,被地面站接收。
星上數據收集分系統利用地面設定的幾百個數據收集平台(DCP)收集的水文和氣象數據,通過星上轉發器實時地傳送到地面接收站。
衛星將用“長征四號乙”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資源衛星套用中心負責我國地面套用的總體工作。

中國主流衛星

名稱 簡介

東方紅四號

“東方紅四號”大型通信衛星公用平台是十五期間我國重點開展的民用衛星工程。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FY-2)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第一顆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衛星。

天鏈一號

“天鏈一號”是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號

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於2000年10月3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資源一號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CBERS-01)於1999年10月14日,成功發射。

風雲三號

是為了滿足中國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環境監測等迫切需求建設的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

東方紅三號

東方紅三號衛星是中國新一代通信衛星,用於電視傳輸、廣播、通信及數據傳輸等業務。

東方紅二號甲

1988年3月7日發射成功東方紅二號甲實用通信廣播衛星,衛星定點在東經87.5°。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是我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