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0月1日)
平裝: 37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2327615
條形碼: 9787562327615
尺寸: 24 x 17.4 x 3 cm
重量: 599 g
內容簡介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11屆年會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實與前景》既是此次大會的成果總結。2006年12月22日,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四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與“學會獎”以及首屆中國影視“學院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南校區音樂廳開幕。本次年會暨高層論壇以“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實與前景”為主題,內容充實,成果豐富,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高校影視學界前沿探索的新景觀。
目錄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兩會兩獎”綜述
文化:中國與世界
“入世”五年,中美電影業競合備忘錄
後wto時代的中國電影發展之路——兼論好萊塢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試論後現代文化語境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認識文化多樣化的瀕危處境
戰後歐美文化視聽貿易述評
世紀之交多樣性世界文化里的中國影視——民族性與國際性背景下的女性敘事話語
中俄喜劇電影的比較
韻味與中韓影視
超越初級與強手匹敵——漫談中國電影進入美國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電影:文本與意義
鏡像與詩學:中國新生代電影的探索之旅
早期中國類型電影與商業電影傳統
新時期中國電影民俗意象描寫的啟示
一意孤行還是理性定位?——中國武俠大片如何真正走向世界
華語電影導演與中國西部影像
挑戰好萊塢:對中國文化的不同想像及其縫合——關於第五、第六代導演之比較研究
回歸電影本性——論“第六代”的創作轉型
論中國第六代導演電影的敘事策略
“戲仿”的喜劇性動因與創造性建構——以中國當代影視喜劇為例
論當下華語大片的文化消費及其意義
論台灣後新電影和新生代導演電影藝術
電視:熱點與潮流
各具特色異彩紛呈——論《亮劍》等抗戰題材影視劇的多樣性藝術品格
中國電視內容生產的潮流與趨勢
當代電視新聞人的本質選擇:真實再真實
論電視文化作為一種消費文化一
近十年來我國電視研究熱點透視——以《南方電視學刊》和“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為例
我國社會節目製作公司發展現狀研究
多元視角的紀錄價值——評紀錄片《再說長江》
論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的辯證關係——以電視旅遊節目為例分析
電視頻道的互動關係結構
探索訪談類節目的改革之路——由《藝術人生》欄目引出的思考
試論新消費社會下的電視傳播行為轉變——兼說電視選秀類節目的紅火之道
新媒體:變革與融合
媒介融合:粘聚並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會——兼論電影電視在媒介化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革命:從虛擬身體到“電子情人”
世界影視文化傳播場:中國數位電視電影的發展策略
網路空間中的電影文化傳播
理性匱乏與部落格文化建設——論公共領域視野下部落格社區的現實建構
與會演講、論文摘要
國際電影電視新技術
多樣性與學科“危機”:轉型中的電影研究
試論構建中國影視文化多樣化發展框架的可行性途徑
中國影視文化安全問題芻議
海外電視節目交易中的“文化折扣”現象研究——以紀錄片為例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張力——後殖民視野中的方言電視劇
“非制度化生存”:制度分析視閾下的中國電視
底層記憶與文化想像——新中國電影中的流動農民形象嬗變及其文化闡釋
當代中國電影的類型觀念
“上海小資”與“小資電影”
中國早期電影中大團圓現象文化價值定位及透視
中國電影需要具有“和”的美學精神
家的重建:中國電影的一種敘事策略研究
論中國影視藝術的“家一國一體化”敘事
“惑”:以女性主義視角審視近年中國女性電影
凝視女像——近年來中國內地女性題材影片研究
隱匿的愛情與斷代的輝煌——對1956年前後中國電影創作的思考
電光碎影的鄉愁——論香港電影的懷舊意蘊
台灣高山族影像紀錄和民族志電影
論韓劇在中國的傳播——以《大長今》等劇為例
重談農村題材電影作品創作
互動?創新?多元——2006年中國電視文藝創作報告
電視藝術的審美生成
淺談電視文化的發展趨勢
地方電視開掘地域文化的意義拷問
電視喜劇審美中的悲劇意識
講壇類電視欄目的困惑與出路
從比較中看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
我國動畫的傳統精神及其現代闡釋
真人秀?全球文化?身份認同
論當代中國文化形態嬗變下電視紀錄片的欄目化生存
論電視歷史劇的藝術真實性系統
全景式觀察中國電視紀錄片節目
透視美國電影續集現象
電視音樂傳播的盛典——2006《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的文化解讀
中國綜藝節目的類型演變及其文化語境
鑄“劍”有方用“劍”有度
全球化與“地方性知識”的復興及傳播——電視戲曲欄目《梨園春》的成功原因之探
神話俯身武俠失魂——張藝謀電影創作論
附錄: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四屆“學會獎”獲獎名單
首屆中國影視“學院獎”獲獎名單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