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的神韻

《中國音樂的神韻》是200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修訂再版(1998年初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承華。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音樂的神韻中國音樂的神韻
劉承華 男,1953 年2月生, 江蘇濱海人。1982年6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文教研室副主任、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等職。現為該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中國哲學碩士點負責人,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安徽省綠色文化與綠色美學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綠潮》主編,逍遙琴社社長。

學術著述:出版專著《中國音樂的神韻》(1998)、《文化與人格——關於中西文化差異的一次比較》(2001)、《品玩人生》(1993)等;在《文藝研究》、《美學與藝術學研究》、《東方叢刊》、《人民音樂》、《中國音樂學》、《中國音樂》、《黃鐘》等刊物發表美學、音樂、文學、哲學論文70餘篇。主要代表論文有:《從與意、味、氣之關係看中國藝術中的韻》、《中國藝術之韻的時間表現形態》、《中國藝術的最高審美範疇:韻》、《瀟灑與飄逸的極致──對絕句藝術的美學分析》、《趨於意義狀態與趨於生命狀態──中西藝術本體之比較》以及《中西音樂美感特徵的比較》、《中西音樂形式的差異及其文化內涵》、《中西樂器的音色特徵及其文化內涵》、《從文化傳統看中西音樂傳統的不同》、《樂器神韻與歷史氛圍──對中國樂器的演進軌跡及其機制的考察》、《在文化、歷史與生命的律動中闡釋美》、《以文化激活音樂──音樂教育中審美闡釋的新層面》、《化“中西”為“多元”——從音樂發展戰略看音樂的中西關係》等。其中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刊物和其它大型文庫轉載、摘要20餘篇。

中國自古就有詩樂教化的傳統,並以“禮樂之邦”的美名而著稱於世。在源遠流長而又豐富浩瀚的華夏傳統文化寶庫中,音樂藝術無疑是最值得炎黃子孫自豪的寶藏之一。

在跨入21世紀之際,回顧中華民族曾經走過的歷程,學習研究中國音樂的精粹,深入領會中國音樂美的風采和魅力,對於繼承中華文化優秀的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獲取新的創造源泉和靈感,仍然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課題,仍然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音樂的新視野》就是一部以全新視角研究中國音樂的神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某些領域填補學界空白的嚴謹而有創見的力作。

目錄:

序一

序二

在文化、歷史與生命的律動中闡釋美(代前言)

上卷

第一章 中國音樂的美學特徵

一、中國音樂的文化背景

二、中國音樂的功能特徵

三、中國音樂的形式特徵

?摹⒅泄?衾值囊羯?卣?

五、中國音樂的美感特徵

第二章 中國樂器的音色內涵

一、敲擊樂器:節奏的奠定

二、吹管樂器:鏇律的開發

三、彈拔樂器:色彩的鋪飾

四、拉弦樂器:韻律的深化

第三章 中國樂韻的構成形態

一、韻在中國藝術中的地位

二、韻的生成

三、韻的空間形態

四、韻的時間形態

五、韻的意義形態

下卷

第四章 銷魂化魄的自然之韻

一、月下之景

二、山水之音

三、漁樵之樂

第五章 刻骨銘心的抒情之韻

一、思念之情

二、哀怨之情

三、虔誠之情

第六章 擬物寫人的傳神之韻

一、傳花木之精神

二、擬禽鳥之聲態

三、寫人事之氛蘊

餘論:以文化激活音樂

——音樂審美闡釋的新維度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修訂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