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德》是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國傑。本書簡要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革命道德,分析其歷史地位、重大作用,及其在當代的新發展。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羅國傑,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開拓者,中國著名倫理學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倫理學會第一屆副會長、第二屆會長,北京市倫理學會第一、二屆會長。

內容簡介

革命道德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發展是倫理道德領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標誌著封建主義倫理道德體系的終結,開創了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嶄新階段,具有不可磨滅的劃時代意義。深刻認識和正確評價革命道德,對於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推進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目錄

第一章 革命道德的本質

●導語

●第一節 革命道德是革命階級利益的體現

1道德是社會關係的產物

2革命道德是革命階級利益的表現

3革命道德是高尚的道德形態

●第二節 革命道德在革命實踐中形成

1革命道德來源於革命實踐

2革命者要培養實踐新道德的自覺性

3在實踐革命道德中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骯髒的東西

●第三節 革命道德對傳統美德的批判繼承和發展

1革命者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

2正確對待中國古代的道德遺產

3大膽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的道德文明成果

4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革命道德

第二章 革命道德的作用

●導語

●第一節 道德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的關係

1高尚的革命道德精神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2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3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

●第二節 革命道德在革命與建設時期的作用

1革命道德是克敵制勝的雄偉力量

2抵禦一切落後腐朽道德影響

3振興中華需要有高尚的道德精神

●第三節 造就千百萬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1接班人關係到革命的長遠利益

2接班人必須德才兼備

3接班人要在實踐中培養和選拔

第三章 革命道德的目標:共產主義道德理想與實踐

●導語

●第一節 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

1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和發展中國

2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第二節 正確看待革命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1做革命的現實主義者

2空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就不是一個自覺和忠誠的共產主義者

3實現偉大理想需要腳踏實地的精神

●第三節 熱愛科學實事求是堅持真理

1堅持科學精神,反對迷信盲從

2一切從實際出發

3獻身真理,無私無畏

第四章 革命道德的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導語

●第一節 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根本宗旨

2做人民的勤務員

3共產黨和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私利

●第二節 熱愛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1人民民眾創造歷史

2人民民眾是力量的源泉和勝利之本

第五章 革命道德的原則:團隊精神

●導語

●第一節 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1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根本統一

2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3為集體利益作出必要的犧牲

4反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

●第二節 保障個人正當利益尊重健康個性發展

1革命的功利主義

2時刻關心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

3尊重個性,照顧多數

●第三節 團隊精神與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是團隊精神的體現

2自覺遵守革命紀律

第六章 高舉愛國主義旗幟

●導語

●第一節 爭取和維護祖國的尊嚴、獨立與統一

1牢固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鬥爭

3堅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

●第二節 熱愛祖國與熱愛社會主義的統一

1熱愛祖國與熱愛社會主義的一致性

2熱愛祖國就要使祖國富強、民主、文明

3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

第七章 發揚艱苦奮鬥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導語

●第一節 勞動光榮

1熱愛勞動

2熱愛勞動人民

●第二節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1把方針放在自力更生的基點上

2艱苦奮鬥是革命者的本色

●第三節 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1勤儉辦一切事業

2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第四節 革命英雄主義

1革命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2保持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熱情和拚命精神

第八章 實行革命人道主義

●導語 /

●第一節 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

1沒有抽象的人性,只有具體的人性

2沒有抽象的愛與恨,只有具體的愛與恨

●第二節 對敵狠對己和

1對敵人仁慈,就是對人民殘忍

2甘當人民的“孺子牛”

●第三節 革命人道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

1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人道主義

2革命隊伍中的人際關係最具有人道性

3改造罪犯體現了偉大的人道主義原則

第九章 建立新型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

●導語

●第一節 履行職業道德

1愛崗敬業

2鑽研業務,精益求精

3忠於職守,造福人民

●第二節 遵守社會公德

1移風易俗

2遵紀守法

3互助互愛

●第三節 樹立革命家風

1志同道合,忠貞不渝

2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3互敬互愛,家庭和睦

4尊老愛幼,嚴格家教

第十章 確立革命人生觀

●導語

●第一節 革命者的生死觀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2追求高尚進取的生活方式

3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4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第二節 革命者的榮辱觀

1以維護革命利益為最大光榮,以損害革命利益為最大恥辱

2有功不自居,有過不推諉

●第三節 革命者的順逆觀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勝不驕,敗不餒

3順應環境,改造環境

●第四節 革命者的得失觀

1爭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而不能爭個人私利

2辯證看待得與失 /

●第五節 革命者的苦樂觀

1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2以實現理想為樂,以不能實現理想為苦

●第六節 革命者的貧富觀

1清貧是革命者的精神動力

2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

3反對平均主義

第十一章 堅持革命道德評價與選擇

●導語

●第一節 道德評價中的善與惡

1善與惡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

2以人民的利益作為判斷善惡的標準

●第二節 把享受權利與克盡義務統一起來

1要享某種權利,先要負得起某種責任

2為革命為人民無私地盡義務

●第三節 道德行為的手段與目的

1原則問題不能調和妥協

2把自己鍛鍊成為懂得馬克思主義策略的戰士

●第四節 道德自由是對道德必然的認識與實踐

1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世界的改造

2道德選擇要遵循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第五節 道德實踐活動中的動機與效果

1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

2效果是檢驗動機善惡的標準

第十二章 進行革命道德教育和修養

●導語

●第一節 學習革命理論與加強道德修養的統一

1學習是加強修養的基本方法

2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第二節 創造良好的道德教育修養環境

1個人修養必須融入群體的修養之中

2一定的制度環境促進和制約新道德的教育與修養

3發揚整風精神,以黨風帶動社會風氣

4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道德教育

●第三節 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

1批評和自我批評

2正己教人,改造世界觀

●第四節 謙虛謹慎陶冶情操

1在各種考驗中磨礪意志品質

2時時反省,嚴於解剖自己

3謙虛謹慎,陶冶情操

附錄本書所據主要書籍版本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