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史

中國金融史

《中國金融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也是高等學校金融學專業主幹課程教材,被列為北京市精品教材重點建設項目。《中國金融史》是為了滿足21世紀中國高校金融史教學、研究發展對新的金融通史類教材的要求而編寫。《中國金融史》注意吸納國內外研究中國金融史的新材料、新觀點,不僅以翔實的史料記述了先秦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數千年貨幣、信用、金融及其制度變遷的歷史,而且介紹了源遠流長的、不斷發展的中國貨幣金融思想史。該教材的古代部分除了詳細地介紹漢民族聚居的中原地區的貨幣金融發展史以外,還儘可能地記述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貨幣金融發展概貌;近現代部分不僅介紹了中國大陸地區貨幣金融事業的發展歷史,而且介紹了港澳台地區貨幣金融業發展的歷史軌跡。《中國金融史》的內容涵蓋面廣,時間跨度長,材料充實,寫作方法和結構安排有特色,可讀性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是一部適合普通高校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研究使用的高質量的金融史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也是高等學校金融學專業主幹課程教材,被列為北京市精品教材重點建設項目。

本書是為了滿足21世紀中國高校金融史教學、研究發展對新的金融通史類教材的要求而編寫。本書注意吸納國內外研究中國金融史的新材料、新觀點,不僅以翔實的史料記述了先秦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數千年貨幣、信用、金融及其制度變遷的歷史,而且介紹了源遠流長的、不斷發展的中國貨幣金融思想史。該教材的古代部分除了詳細地介紹漢民族聚居的中原地區的貨幣金融發展史以外,還儘可能地記述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貨幣金融發展概貌;近現代部分不僅介紹了中國大陸地區貨幣金融事業的發展歷史,而且介紹了港澳台地區貨幣金融業發展的歷史軌跡。

本書的內容涵蓋面廣時間跨度長,材料充實,寫作方法和結構安排有特色,可讀性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是一部適合普通高校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研究使用的高質量的金融史教材。

目錄

緒論

一、中國金融史的任務

二、中國金融的悠久發展歷程

三、金融制度的古今之別

四、中國古代金融的特點

五、中國古代金融思想特點

六、中國金融的近現代之路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貨幣

一、商、西周時期的貨幣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

第二節 先秦時期的信用

一、先秦時期信用的種類和形式

二、春秋戰國時期高利貸的盛行

第三節 先秦時期的金融理論

一、先秦時期的貨幣理論

二、先秦時期的信用理論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秦漢時期的貨幣

一、秦始皇統一幣制

二、西漢的幣制

三、王莽的貨幣改制

四、東漢的貨幣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信用

一、秦代的信用

二、西漢的信用

三、東漢的信用

第三節 秦漢時期的金融理論

一、西漢時期的貨幣信用理論

二、東漢的反對高利貸理論

第三章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三國魏晉與南北朝的貨幣

一、金屬鑄幣的流通

二、實物貨幣的盛行

三、貴金屬金銀漸趨消失

第二節 三國魏晉南北朝的信用

一、官府賑貸與官負民債

二、寺院經濟與質庫

三、寺院外的高利貸

第三節 三國魏晉南北朝的金融理論

一、錢神論

二、廢錢用谷帛之爭

三、南朝圍繞貨幣不足展開的爭論

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隋唐五代時期的貨幣

一、隋朝貨幣的統一和流通

二、唐代的貨幣

三、五代十國的貨幣

第二節 隋唐五代時期的信用

一、隋朝的公廨錢

二、唐代的信用

三、唐代的飛錢、便換

第三節 隋唐五代時期的金融理論

一、禁貯錢理論

二、官營匯兌理論

三、其他金融理論

第五章 兩宋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兩宋時期的貨幣

一、宋代的金屬貨幣流通

二、宋代的紙幣

第二節 兩宋時期的信用

一、高利貸資本的活躍及其作用

二、存款、兌換與匯兌業務

三、商業信用

第三節 兩宋時期的金融理論

一、貨幣的本質、職能與鑄幣理論

二、紙幣理論

三、圍繞官營借貸的爭論

第六章 遼夏金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遼代的貨幣與信用

一、遼代的貨幣

二、遼代的信用

第二節 西夏的貨幣與信用

一、西夏的貨幣

二、西夏的信用

第三節 金代的貨幣與信用

一、金代的貨幣

二、金代的信用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

第一節 元代的貨幣

一、元代的紙幣

二、元代紙幣的管理

_一、元代的通貨膨脹

四、元代的金屬貨幣及貝、鹽幣

五、元代鈔幣的流出

第二節 元代的信用

一、元代的信用機構

二、元代的高利貸

第三節 元代的金融思想

一、紙幣的發行與流通思想

二、治理紙幣貶值的思想

三、貨幣基本理論認識

第八章 明代的金融

第一節 明代的貨幣

一、明代的紙幣

二、明代的銅錢

三、明代的白銀

第二節 明代的信用

一、明代信用的一般形式

二、錢鋪的興起

三、匯兌的重現

第三節 明代的金融思想

一、貨幣基礎理論

二、貨幣流通思想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金融

第一節 白銀主要通貨地位的確立

一、清前期的銀兩制度

二、白銀的供需

第二節 清前期制錢的鑄造與流通

一、制錢的鑄造

二、清前期銅錢的流通

三、清前期的銀錢比價

第三節 清代前期的信用

一、信用一般之形式

二、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

第四節 清代前期的金融理論

一、清前期關於銀荒的爭論

二、對紙幣發行的爭論

第十章 清代後期的金融

第一節 清代後期的貨幣

一、兩元並用

二、制錢銅元

三、各種紙幣

第二節 清代後期的信用

一、外國金融勢力的入侵

二、我國新式金融機構的興起

三、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變化

第三節 清末的金融風潮

一、1883年的上海金融風潮

二、貼票風潮

三、橡皮股票風潮

第四節 清代後期的金融思想

一、洋務運動時期的金融思想

二、甲午戰爭至辛亥革命期間的金融思想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貨幣流通情況

一、持續的兩元並用

二、濫鑄銅元

三、繁雜的紙幣

第二節 外國在華金融勢力的擴張

一、外國在華銀行勢力的漲消及其掠奪活動

二、中外合資銀行

三、銀行團的“善後大借款”

第三節 我國金融業的發展

一、國家銀行

二、民族資本銀行

三、地方銀行

四、傳統的金融機構

第四節 金融市場的拓展

一、拆借市場

二、證券市場

三、貼現市場

四、黃金、白銀市場

五、保險市場

第五節 北洋政府時期的金融思想

一、孫中山的金融思想

二、朱執信的紙幣兌換品論

三、廖仲愷的貨物本位論

四、章太炎的貨幣金融學說

第十二章 南京政府前十年的金融

第一節 南京政府金融體系的建立

一、四行二局金融體系的形成

二、兼併與控制國內銀行機構

第二節 民族資本金融業的發展

一、民族資本銀行業繼續發展

二、傳統金融業的衰落

三、全國金融中心的形成

第三節 廢兩改元與幣制改革

一、廢兩改元的實現

二、法幣政策的推行

第四節 國際金融資本吞噬中國的新步驟

一、東北金融的殖民化發展

二、爭奪中國貨幣支配權

第五節 革命根據地的金融

一、革命根據地的金融機構

二、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

三、革命根據地的貨幣

第十三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國統區的金融

一、抗戰初期的金融管制

二、“四聯總處”的設定

三、整頓金融業

四、戰時金融業的變化

第二節 法幣的膨脹

一、法幣膨脹

二、物價上漲及其對策

第三節 淪陷區的金融

一、偽滿時期的東北殖民化金融

二、日偽對華北、華中地區的金融掠奪

第四節 抗日根據地金融的發展

一、根據地金融機構的建立

二、根據地貨幣和貨幣鬥爭

第十四章 南京政府終結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南京政府金融體系

從高度壟斷到瓦解

一、接收敵偽金融資產

二、官僚資本的金融壟斷

第二節 民族資本金融業的衰退

一、管制法令的出台

二、民族資本銀行業務的萎縮

三、金融投機猖獗、資本轉移外逃

第三節 外國在華資本的撤退

一、外國在華銀行的變化

二、外國銀行和資本從中國大陸撤退

第四節 國民黨政府貨幣制度的崩潰

一、金圓券取代法幣

二、幣制的最後崩潰

第五節 新民主主義金融的勝利

一、中國人民銀行的創立和貨幣的統一

二、貨幣鬥爭的勝利

三、城市金融管理的起步

四、新金融體系的建立

第六節 金融思想

一、國民黨政權經濟官僚的金融主張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金融理論

第十五章 新中國建立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 新中國金融體系的建立

一、獨具特色的建設之路

二、中國人民銀行的建立和發展

三、接收官僚資本金融機構,取消外國在華銀行特權

四、整頓和改造民族資本的金融機構

第二節 人民幣制度的建立

一、建立獨立、統一的幣制

二、肅清國民政府、地方政府的貨幣

三、收回各解放區的貨幣

四、禁止金銀、外幣流通

第三節 為恢復國民經濟而努力

一、穩定金融物價,制止通貨膨脹

二、為恢復和發展經濟提供信用與保險的支持

三、建立新中國的外匯管理制度

第十六章 “一五”計畫建設時期的金融

第十七章 “大躍進”及調整時期的金融

第十八章 “文革”時期的金融

第十九章 撥亂反正時期的金融

第二十章 迎接金融業的持續發展

第二十一章 新中國個時期的金融政策思想

第二十二章 新中國以來的港澳台金融

中國金融史大事年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