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科學與科學體制化

中國近代科學與科學體制化

《中國近代科學與科學體制化》是由張劍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叢書名: 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
平裝: 57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20074806
條形碼: 978722007480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6 x 14.4 x 3 cm ; 640 g
ASIN: B0017XIBYQ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科學與科學體制化》為“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的第九卷,探討了文化中比較具體而又比較重要的兩個領域的轉型過程。全書內容包括傳統科學的式微與西方科學的輸入、從“政治救國”到“科學救國”、科學名詞統一與科學交流傳播術語基礎的奠定、科學社團的發展及其功能演化、科學家社會角色的形成及其變異等。

作者簡介

張劍,1969年5月生,四川宣漢人。先後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獲工學學士、史學碩士和史學博士學位。農民的兒子,曾當過地質隊員,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中國學術的近代化角度,探討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與社會變遷的互動關係,展現學術與經濟、學術與政治、學術與社會乃至學術與思想文化的多重複雜性,對上海史、中國近代農業發展、中西文化交流等也有所涉獵。出版專著《科學社團在近代中國的命運——以中國科學社為中心》,發表相關論文四十餘篇。目前正從事“中國科學家社會角色的形成與變異”、“中國學術評議與獎勵”等方面的研究。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傳統科學的式微與西方科學的輸入
一、傳統科學的絕唱與近代科學輸人大幕的拉開
二、西方科學的輸入
三、中日比較:科學體制化的全面落後
第二章 從“政治救國”到“科學救國”
一、“政治救國”浪潮中的科學輸入與傳播
二、“科學救國”思潮的興起與發展
三、從“格致”到“科學”——國人科學觀念的演進
第三章 科學教育體系的創立與發展
一、新學制的頒布與科學教育體系的初創
二、民國學制的演進與科學教育體系的形成
三、科學教育體系的發展
第四章 科學名詞統一與科學交流傳播術語基礎的奠定
一、晚清西人與國人個體的努力
二、北京政府時期民間組織的成功與失敗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政府與專門科學社團的合作
第五章 科研機構體系的形成及其特徵
一、科研機構的創建
二、政府科研機構
三、大學、民間與工業企業科研機構
四、外人科研機構
五、科研機構體系特徵與科研實力總體估量
第六章 科學社團的發展及其功能演化
一、傳統社團及其近代變異
二、近代科學社團的發展演化
三、綜合社團、專門社團及其合作與衝突
四、科學社團目標與功能演化
第七章 科學評議與獎勵系統的形成
一、民初學術評定委員會
二、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與院士選舉
三、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
第八章 科學家社會角色的形成及其變異
一、傳統與近代之間:翻譯西方科技書籍的傳統科學家群體
二、以匠為特色:洋務運動時期的工程技術專家
三、以宣傳與教育為主、科研為輔:清末民初的科學家角色
四、以科研為特色:科學家角色的形成
五、科學家角色意識的形成與角色變異
結束語各門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表格目錄
人名索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