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民族危機下的現代性選擇與建構

中國近代民族危機下的現代性選擇與建構

《中國近代民族危機下的現代性選擇與建構》是2011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繼承。

內容介紹

現代性雖然發軔於西方,卻代表了“文藝復興”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趨向。在“世界歷史”的格局中,一個民族如何回應現代性的衝擊,接受現代性的挑戰,如何在多層次、多角度的現代性緯度中,做出適合本民族的選擇和創造,決定著該民族的存亡與興衰。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就被捲入了世界現代性的潮流之中,李大釗是這一時代大潮階段性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李大釗的思想直面現代性的衝擊與挑戰,努力探求現代性中國的歷史課題,折射了中國民族性與現代性的互動邏輯,是我們認識中華民族回應、選擇、創造現代性的“里程碑”式的案例。《中國近代民族危機下的現代性選擇與建構——李大釗思想新解》對李大釗思想的研究,就是將其置於“世界歷史”的大格局下,置於中國回應和追求現代性的大背景中,置於中國民族性與現代性互動的歷史脈絡之中,以民族性與現代性互動的歷史邏輯作為考察李大釗的思想的主線,一方面解讀李大釗的思想“何以如此”,梳理李大釗關於現代性中國的論證與思考,重塑李大釗的思想在中國民族性與現代性互動的歷史進程中所具有的典型意義,肯定李大釗的思想所給予的民族性與現代性融合問題的種種啟示;另一方面。以李大釗的思想為切入點,總結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並在中國近代以來民族性與現代性融合的巨觀架構中,整體檢視李大釗做出的種種思考。

本書的第一章,目的在於以現代性的視野重構中國近代社會內在邏輯與思想歷史,梳理李大釗思想的時代背景與思想背景,闡釋時代背景給予李大釗思想的深刻影響,解讀李大釗思想的內在張力與整體架構,這是我們理解李大釗思想的巨觀基礎與邏輯起點。第二章從現代性衝擊、升華、洗禮、改造、淬礪民族性的角度,分析主體性思想對於李大釗思想的滲透,解讀李大釗關於現代性中國思想的哲學根基,及其對現代性中國的種種思考與建構。第三章從中國民族性回應現代性挑戰的獨特性方式的角度,論證李大釗轉向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第四章將李大釗置於追求現代性中國的歷史進程之中,站在民族性與現代性互動、融合的角度,整體審視、評價、總結李大釗思想的現代價值,同時以李大釗的思想為透視點,總結其對於現代性與民族性融合“何以可能”的啟示。

通過《中國近代民族危機下的現代性選擇與建構——李大釗思想新解》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李大釗的思想,既體現了現代性生成的內在要求,又具有民族性視野,折射了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方向,代表了近代中國對現代文明的理解所能達到的高度。從現代性的視野來看,李大釗一生致力於現代性中國的思考與建構,呼喚尊重人權,鼓呼解放,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現代精神,堪稱一位堅定的民主主義者;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後,李大釗能夠做到在現代性的視野中理解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肯定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的內在聯繫,認為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民主主義的揚棄與超越,這吻合思想史的本來邏輯,對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有重要價值。從民族性的視野來看,早期李大釗闡發“民彝”理論,基於中國的歷史文化資源探究中國現代性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問題;後期的李大釗,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命題,邁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積極探索的步伐;在融合中國文化、民主主義精髓、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論證和建構平民主義。李大釗的所有這些努力,推進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與思想探索,無論是對於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是對於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都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研究。本書由郭繼承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