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化導報

基本信息

報刊名稱:中國農機化導報
報刊代號:1-329
刊期種類:周一報
出版日期:每月1日
發報刊局:北京市發報刊局
報刊統一代號:CN11-0060
級別:中央
收刊種類:破月

社論:2010年農機化形勢分析會側記

在11月23日召開的2010年全國農機化形勢分析會上,來自部分省(區)農機化主管部門、部屬農機事業單位、農機相關協會、科研院所和部分生產企業的負責同志共40餘人交流了“十一五”和今年我國農機科研、生產、銷售和使用等方面的情況,深入分析當前農機化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展望了明年及今後一個時期發展趨勢。同時,還對2010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最佳化農機裝備結構布局等重點工作的開展情況提出了改進措施和政策建議。
擴大補貼資金規模成為共同的呼籲
無論是來自農機化主管部門還是企業的代表,都對農機化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作為“十二五”規劃的起步之年,農機化發展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農機化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形勢。而擴大補貼資金規模無一例外成為所有代表的共識,黑龍江省農機局副局長張侃表示,從2004年國家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對黑龍江省的補貼資金額雖然逐年加大,但絕對量還很不足,黑龍江省每年購機補貼資金需求都在16億元左右。山東省農機辦主任林建華介紹,根據山東省農機辦的調查統計,近幾年來農民對農機裝備的需求熱度持續高漲,僅今年農民申請補貼的資金就達20多億元。山西省農機局局長王立偉、江蘇省農機局副局長范伯仁、河南省農機局副局長李明枝等,都從糧食安全的角度,從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角度,從促進糧食穩產高產的角度,提出國家應該進一步擴大購機補貼資金規模。而作為企業代表,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王玉榮表示,農機購置補貼促進了農機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同時也帶動了農機企業的快速發展,但幾年的實踐證明,補貼資金缺口仍然較大,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購機需求,希望國家能繼續加大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在滿足農民需求的同時,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山東五徵集團農業裝備公司總經理苑忠亮表示,農業的現代化需要農業的機械化來實現,要提高農業產量,提高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必須推動農機化的發展,2010年國家對“三農”的投入高達8000多億元,但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僅為155億元,全國人均只有10元錢。而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衛江則從農業裝備製造業是一個服務“三農”,具有公益服務性的不可或缺的行業角度,建議國家設立專項發展資金,用於農業裝備製造業重大項目的前期建設和重點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貸款貼息以及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資金的補助。
補貼實施更加規範透明
為了使今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更加規範科學,農業部出台了一系列規定,包括對同一種類、同一檔的產品實行統一的定額補貼標準,取消補貼產品最高銷售限價以及允許農民可在省域內跨縣自主選擇農機經銷商等,這些措施的實施為今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帶來了哪些變化?作為企業應該最有發言權。在本次農機化形勢分析會上,各企業代表從不同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的工作。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王玉榮表示,定額補貼標準的制定規範科學,提高了用戶的選擇權,避免了以往同一平台產品補貼額度差異帶來的不良市場反應;補貼額度的梯度性變化及對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大型收穫機械補貼標準的提高,體現了農機化發展需求,對市場銷售起到更大的調控引導作用。2010年全國27個省區實施的農機管理購置補貼網絡作業系統,從用戶報名到補貼資金結算全部實施網路操作,為用戶、企業和農機管理部門提供了統一的操作平台,補貼實施過程更加透明,監管更加到位,進一步規避了發生違規操作補貼行為的風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今年取消了補貼產品最高銷售限價以及允許農民在省域內跨縣自主選擇農機經銷商,使得今年的農機補貼產品價格進一步市場化,部分品牌機型價格出現季節性回落,產品價格趨於理性。常州東風副總經理許國明認為,今年補貼操作過程與2009年相比更加科學,農機部門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明顯加強了。
資金結算速度加快
資金結算一向是企業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農業部始終高度關注補貼資金結算進度,要求各省農機化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加強協調,加快補貼資金結算速度,以減輕企業壓力。在23日的形勢分析會上,企業代表們普遍對今年的結算進度表示滿意,並反映安徽、山東、江蘇等省結算進度較快。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王玉榮表示,今年補貼資金結算與往年相比進一步加快,像山東省農機辦針對本省玉米收穫機械銷售裝機的實際,創新結算方式,積極採取予撥資金的方式為企業資金回收排憂解難。
加大農機農藝融合的政策引導力度
11月3日,《農業部關於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加快推進薄弱環節機械化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出台,農機農藝融合的問題也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
山西省農機局局長王立偉建議,應該統籌協調農機與農業工作,將農機化納入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統籌安排。企業代表則從具體操作層面提出了農機農藝的融合問題。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王玉榮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農機與農藝融合的政策引導力度,尤其對於玉米種植、收穫的農藝差異,儘快建立較為統一的種植技術規範,推動玉米全程機械化快速發展。華輝動力總經理張寧華介紹,今年,國家劃撥專項資金用於全國100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示範縣,1000個示範區,1萬個示範組織,這是一件於國於民利好的大事,但是,從政策實施的角度看,該項政策主要由植保部門具體操作的,他們對農用藥劑較為熟悉,對植保機械不像對藥劑了解的那么深入,今後類似這樣的政策實施最好各相關部門能夠進一步加強協調,以促進農機和農藝的有效結合,加大先進適用機具的推進和推廣。
報廢更新成為熱點
隨著農機保有量的增大,老舊農機的報廢更新問題成為農機業界又一關注的話題。這一話題同樣成為形勢分析會上的熱點。2010年,一些地區緊緊圍繞本地農機化發展需求,探索開展農機報廢補貼模式,通過補貼額度的傾斜及農機報廢流程、標準的制定,推動老舊農機具的更新換代,為節能環保、安全適用農機具的推廣提供政策支持與引導。但代表們同時提出,由於農民經濟基礎薄弱,如果報廢估值太低,農民寧可不報廢,而報廢更新的補貼如果過低,農民的積極性也不強。上海市農機化管理辦公室主任施忠建議,應該加快出台老舊農機更新、報廢辦法,以推動農機產品的更新換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