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服

中國軍服

軍人穿著的制式服裝的通稱,是軍隊的識別標誌之一,也是國威、軍威和軍人儀表的象徵。隨著國家的強大,軍人的著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無到有,從籠統到專屬。探索中國軍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7年的"胡服騎射"。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軍服經過三個時代的變遷,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起識別象徵作用,而是朝著識別、象徵、調節、防護等綜合性功能發展,朝著系列化方向發展。

(圖)中國儀仗隊軍服中國儀仗隊軍服

軍人穿著的制式服裝的通稱,是軍隊的識別標誌之一,也是國威、軍威和軍人儀表的象徵。隨著國家的強大,軍人的著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無到有,從籠統到專屬。探索中國軍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7年的"胡服騎射"。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軍服經過三個時代的變遷,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起識別象徵作用,而是朝著識別、象徵、調節、防護等綜合性功能發展,朝著系列化方向發展。

顏色的來歷

(圖)中國軍服標誌)中國軍服標誌

現在,世界上的軍裝大多數是綠色的(草綠、深綠或黃中偏綠)。這是從實戰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19世紀末,英帝國主義發動了對南非的侵略戰爭。當時,南非有一個叫“布爾”的倔強民族,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國土受到外來侵略者的蹂躪,組織起來進行武裝反抗。布爾族參戰的兵力少,英軍人多,雙方兵力對比為1:5。布爾人在戰爭初期失利。英軍自恃人多勢壯,驕橫前進。布爾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英軍有一個很大特點,都穿紅色軍裝,在南非森林的綠色背景中,格外顯眼,因而行動極易暴露,布爾人從這裡得到啟發,立即把自己的服裝改為草綠色,松炮也塗成綠色。這樣一來,布爾人便利用密草叢林的綠色背景作掩護,英軍不容易發現布爾人,而布爾人很容易發現英軍,他們常常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英軍,突然發起攻擊,打得英軍措手不及,英軍卻找不到目標。這場戰爭,英軍死傷9萬多人,損失慘重。
前車覆,後車誡”,英國人在南非受到的教訓,很快被許多國家的軍隊所汲取。為了在野戰條件下較好地隱蔽軍隊的行動,人們首先從服裝上著手,不斷改進軍裝的顏色,儘量使之與自然背景的顏色接近。這樣,世界上的軍隊雖然服裝形式差別很大,但在顏色上卻逐漸在綠色基調上統一起來。
當然,一切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從隱蔽偽裝的角度來看,軍服的顏色也不能局限於綠色。在許多情況下,自然背景並非綠色,這就要求根據當時當地的背景條件、靈活合理選擇服裝顏色。如在雪地,則只有白色才能與背景協調一致;在海上,則只有藍色才能與之融為一體;在沙漠地,則只有黃褐色與背景比較接近。

軍裝的分類

(圖)中國軍服中國軍服

按陸、海、空三軍幹部、戰士區分。陸海空三軍幹部夏服均用棉平布製作,以服裝顏色、大檐帽帽徽圖飾區分軍種。全軍幹部、戰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陸軍幹部夏服有兩個上挖袋,褲子為西式褲,設有後槍袋。海空軍幹部夏服有四個挖袋。海軍幹部設有上白下藍和全藍服兩種。陸軍戰士夏服上衣為套頭式,半開口,緊袖口,兩個上挖袋,扎線腰帶。為便於著穿、訓練和作戰,1952年改為前開襟,散袖口,戴解放帽。海軍戰士夏服為上白下藍和全藍水兵服,用料均為棉平布。空軍戰士的夏服與空軍幹部夏服基本相同。女軍人夏服有連衣裙和列寧服兩種。帽子、服裝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人相同。三軍幹部、戰士的冬服樣式、用料與夏服相同。

1950年8月中央軍委批准陸軍團以上幹部和海空軍營以上幹部、空軍傘兵、海軍艦艇部隊及海校學員著呢服。改善了部分軍人的軍容儀表。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赴朝參戰。志願軍幹部夏服與解放軍幹部夏服相同,戰士夏服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層布,提高了軍服的耐磨程度。志願軍幹部冬服,考慮到服裝的調節作用,從結構上做了改進,上衣袖口加了絆帶,配穿馬褲,增強了保暖性,以適應朝鮮嚴寒的冬天。1953年朝鮮停戰以後,志願軍幹部戰士佩戴"中國人民志願軍"布胸章。

五五式

(圖)55式夏常服55式夏常服

55式軍銜服裝分禮服常服兩類,首次突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禮服配發校以上軍官,在重大禮儀場合和出國訪問時著穿,同時還設有海軍艦艇尉官禮服和水兵禮服,以及軍樂團、儀仗隊、文工團、體工隊禮服。軍官禮了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禮服顏色按軍種區分。禮服用料為純毛華達呢,禮服領邊、袖頭、褲中縫按不同銜級配有不同飾物。校以上女軍官的禮服為裙服。裝飾、用料與男軍官禮服相。55式軍銜禮服較大地改善了校以上軍官的軍容儀表,較好地展示了國威和軍威。55式常服是供軍人平時著穿的服裝,分夏常服和冬常服兩種。軍官著穿常服時佩戴軍銜肩章、軍種領章;大檐帽配圓形“八一”紅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裝帶。常服顏色按不同軍種區分。軍官夏常服用料按銜級區分。(元帥、將軍夏常服用料為純毛嗶嘰。校官夏常服為榨蠶絲織物,尉官冬夏常服為棉斜紋.

(圖)中國軍服標誌)中國軍服標誌)

196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取消軍銜制,隨即廢止55式軍銜服裝,全軍幹部、戰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帶紅五星帽徽和全紅領章。

由於受“左”的思想的干擾,部隊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軍銜制。軍銜服裝隨即廢止,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樣式與55式常服相同。全軍幹部和戰士、男軍人和女軍人服裝和式樣基本相同,人們只能從衣服口袋來區分幹部和士兵。

197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服裝又在71式軍服的基礎上,以減輕重量為主要目的,進一步擴大合纖材料的使用。主要將冬服罩衣、棉衣和大衣面料改為滌卡布料,棉衣里子布改為改維棉布,對皮帽和毛皮大衣採用新工藝生產,並對罩衣減輕了重量。改進後的服裝定名為78式軍服

1984年1月,中央軍委批准了軍服改革方案,並於1985年裝備部隊,定名為85式軍服。85式軍服仍然沿用55式軍服樣式。僅解放帽改為大檐帽,佩帶圓形“八一”紅五星帽徽和軍種肩領章。幹部、戰士增發了制式襯衣。團以上幹部夏服為凡爾丁毛料,冬服為馬褲呢毛料,大衣為大衣呢毛料;且軍以上幹部為純毛料,師團幹部為毛滌混紡,營以下幹部和戰鬥服裝用料為滌錦棉三元混紡布料。

“八七”式系列服裝分禮服、常服、作訓服三類。

(圖)87式禮服87式禮服

禮服是軍官在重大慶典和重要外事活動時著穿的制式服裝。分夏禮服和冬禮服兩種。禮服為西服式。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按不同顏色和褲中縫牙線的顏色區分軍種。禮服用料按銜級區別。女軍官禮服樣式、用料、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官相同,系玫瑰紅領帶。87式軍服還設有文工團演出服和軍樂團、儀仗隊禮賓服。

常服是軍人在平時和一般性禮儀場合著穿的服裝。分夏常服、制式襯衣和冬常服三種。軍官夏常服為翻領,兩個上貼袋,兩個下挖袋,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按不同顏色區分軍種。夏常服用料按不同銜級區別。

1997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官兵穿著的新一代軍服,正是研製的新一代軍服的雛形。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代軍服吸取了世界其它國家軍服的長處,與現行軍服相比,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尤其是樣式、顏色更加美觀大方,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軍服顏色系列。此外,新一代軍服還採用了國際流行軍服的分類,按功能分為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共包括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絨衣、大衣、作訓服、體能訓練服及其配套的軍鞋(靴)和服飾九個部分。

軍服變遷

(圖)中國軍服展中國軍服展

紅領巾和紅袖章:告別舊時代
人民軍隊在成立之初,並沒有自己的軍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起義部隊大多數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為和舊軍隊區別開來,起義部隊官兵每人系一條紅領巾。在同年的秋收起義中,起義隊伍大部分由農民自衛軍、工農義勇隊組成,穿著各式服裝,但都佩戴著紅布袖章。紅領巾、紅袖章,代表著與舊時代的決裂。

灰布裝和八角帽:紅軍的象徵
紅軍初期的服裝主要靠自製或從敵人手中繳獲而解決,有什麼穿什麼,沒有統一的樣式。紅軍製作軍服的材料來源,一是從城裡買來一部分;二是把打土豪沒收來的衣服和布料加以改裝。紅四軍在1929年3月攻下了閩西重鎮長汀城後,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趕製了4000套軍裝——在軍衣的領子上縫上2塊紅布領章,八角帽前縫上五角星。毛澤東說,紅軍軍服領口上的兩個紅領章代表兩面紅旗;陳毅說,灰藍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遼闊的大地。以後,各根據地紅軍的服裝據此逐漸統一,顏色多為灰色。

“八路”“新四軍”:臂章標明身份
上衣立翻領、對襟單排五粒扣、四個明貼袋,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標誌性服裝。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 國民黨軍隊相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卻清楚地標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軍佩戴“八路”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N4A”的臂章。八路軍的軍服顏色多為土黃色,新四軍多為灰色。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統一服裝樣式
1948年12月,軍委後勤部召開全軍後勤會議,將軍服顏色確定為黃綠,材料為棉平布;標誌符號由臂章改為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黑字白底紅邊的布胸章;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這是軍隊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服裝樣式和色彩,1949年10月參加開國典禮閱兵式的部隊,穿的就是這種軍服。

連衣裙、列寧裝:女軍服引領潮流
從1950年5月1日開始,全軍正式著穿50式軍服。其中,女軍人的夏服和冬服可圈可點——連衣裙,立翻領,套頭式,長袖,中腰有布制腰帶,裙子下擺長及膝蓋以下;列寧服,小翻領,雙排十粒扣,緊袖口,西式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成為了我國女性最流行的服裝樣式。

(圖)中國軍服標誌)中國軍服標誌)

將星閃耀:邁向正規化
與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緊緊相連的是55式軍服,璀璨的元帥肩章和將星則是55式軍服的象徵。1955年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朱德等10人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人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1955年是軍隊正規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不僅實行了軍銜制,還實行了薪金制和義務兵役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

“三片紅”:街上流行綠軍裝
“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65式軍服被人們稱為“三片紅”。那是一個街上流行綠軍裝的年代,解放帽和軍用挎包成了年輕人的時尚。

西服領:開放意識的初現
87式軍服的夏常服改成了西服領,穿襯衣領帶。封閉了數十年的領口終於打開了,它的背後是國家和軍隊全新的開放意識。

在07式軍服中,男軍官的冬常服也打開了領口。

(圖)07式軍徽 07式軍徽
(圖)07式領花 07式領花
(圖)國防服役章 國防服役章
(圖)臂章 臂章
(圖)胸牌 胸牌
(圖)資歷章 資歷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