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袋獸

目(order)→ (diet)→ (mass)→

生物信息

拉丁文學名(name)→sinodelphys
含義(meaning)→ ?
門(division)→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綱(class)→ mammalia 哺乳綱
目(order)→ marsupialia 有袋目
科(family)→ ?
屬(genus)→sinodelphys 中國袋獸
模式種(type species)→ s.szalayi
其它種(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misassigned species)→?
時代(period)→ 白堊紀早期
分布(found in)→遼寧省凌源市大王杖子村
發現地層(stratum)→義縣層
天敵(natural enemy)→?

食性

(diet)→ 肉食

典型體長

(length)→長15厘米

推測體重

(mass)→ 25-40克
發現者(discoverer)→?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羅哲西季強

簡介

這種動物生活在距今1.25億年前,是袋鼠袋熊等現代有袋動物已知最原始、最久遠的親戚。新發現的中國袋獸化石顯示,有胎盤動物和有袋動物可能在距今1.25億年前就開始產生分化,比原先認為的要早5000萬年,而且歐亞大陸有可能是早期哺乳動物分化的中心。
2003年12月12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報導,距今1.25億年的有袋動物化石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現並取名為“中國袋獸”。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有袋動物的化石。中國袋獸是一隻攀援、樹棲、食蟲型最原始的有袋類動物。他身長大約15厘米,頭骨長月3厘米,體重在25g至40g之間。大部份中生代的有袋類都是在北美洲南美洲亞洲發現,生存於約9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上白堊紀。 

學術研究

羅哲西目前擔任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他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季強教授等人有關中國袋獸的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正式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新發現為研究有袋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基礎性的比較依據。
目前地球上生活著4600多種現代哺乳動物,它們可分為有胎盤動物、有袋動物和單孔動物三類。單孔動物通過下蛋的方式繁殖,有胎盤動物和有袋動物則都是胎生動物,其中有袋動物的幼體出生時非常不成熟,必須在母體袋內長期哺乳。
中國袋獸化石是從遼寧凌原市著名的熱河生物群所在地出土的,骨骼保存完好,體長15厘米左右,體重約25至40克。牙齒分析表明它可能以昆蟲等為食,其手腕、踝骨和牙齒前部都表現出有袋動物特徵。羅哲西等人分析認為,早已絕滅的中國袋獸與現代有袋動物關係更近,與現代有胎盤動物關係相對疏遠,可以把它歸入有袋動物。
羅哲西和季強等2002年曾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宣布,他們在遼寧熱河生物群所在地發現了最早的有胎盤動物——始祖獸的化石,地質年代至少早於1.3億年。羅哲西指出,現代哺乳動物中99.9%是有胎盤和有袋動物,中國袋獸和始祖獸作為絕大多數現代哺乳動物最古老和最原始的代表,可以為研究最早期哺乳動物的習性和生活方式提供重要線索。
比如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中國袋獸和始祖獸都具有適應攀爬的骨骼特徵,這意味著最早期有胎盤和有袋動物中有相當一部分可能都是樹棲的。羅哲西說,在中國袋獸和始祖獸生活的年代,、恐龍都占據著絕對優勢,在地球上稱王稱霸。由於大多數恐龍都是地棲的,不少哺乳動物很可能通過在樹上過日子而在恐龍年代存活下來。
作為有胎盤和有袋動物這兩大類群最早的代表,中國袋獸和始祖獸都生活在亞洲或者說歐亞大陸,也表明歐亞大陸很可能是胎生哺乳動物最早的發源地。新發現的中國袋獸化石顯示,有胎盤動物和有袋動物可能在距今1.25億年前就開始產生分化,比原先認為的要早5000萬年,而且歐亞大陸有可能是早期哺乳動物分化的中心。不過一些美國專家在《科學》雜誌上撰文評論說,有關結論還需要更多證據的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