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綜合自然地理區劃的研究,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公元前5世紀,《禹貢》一書就劃分全國為“九州”,分別闡述其山川、湖澤、土壤、物產等。之後,陸續出版了《漢書·地理志》、《元和郡縣誌》、《大唐西域記》、《徐霞客遊記》、《大清一統志》、《天下郡國利病書》、《讀史方輿記要》等等優秀區域地理著作。歷代正史中均有較詳盡的地理志,而各省、府、縣也多編有地方志,初步統計約達萬餘種。

正文

20世紀50年代以來,為發展地理科學和農業生產的需要,全國性和地方性的綜合自然地理區劃工作迅速發展,出現了幾個較有影響的全國性自然區劃方案。如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從1956年開始,開展了較大規模的綜合自然地理區劃工作。1958年編寫了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按照大自然區、熱量等、自然地區、自然地帶、自然省、自然州、自然縣等 7級單位系統(前二者為零級、最後二級在全國區劃中未作具體劃分),將全國分成 3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蒙新高原區、青藏高原區), 6個熱量帶(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18個自然地區和亞地區,28個自然地帶和亞地帶及90個自然省。其中自然地帶和亞地帶是整個區劃方案的主要分類單位。這一區劃較全面地總結了以往的經驗,著重考慮了直接參與自然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本過程,採取了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單位出現於一個共同系列的原則,每一級單位都有較明確的定義和劃分方法,並且明確規定以農業為其主要服務對象。並又明確了:第一,採用10℃以上活動積溫的方法,來衡量一地區熱量的多寡和農業生產潛力。第二,中國的亞熱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可分為北、中、南三亞帶。第三,遼東半島和遼寧省南部不應屬於東北地區而應屬於華北地區,改變了過去的舊觀念。但是,對中國自然地理區域分異規律,對區劃的原則、系統和方法乃至具體界線的劃分等諸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並未取得一致意見。下面簡要介紹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撰寫出版的《中國自然地理·總論》一書中所使用的區劃方案。
3大自然區 根據中國自然地理環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異,即:一、緯度和海陸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異:二、地勢輪廓及新構造運動的差異;三、氣候主要特徵的差異;四、自然歷史演變的主要差異;五、人類活動及自然界的影響及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之差異。全國首先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等 3大自然區。亦即為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區劃單位的第 1級,其主要自然特徵簡述如下:
① 東部季風區。為人口占全人類半數以上的亞洲季風區的一部分,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45%,總人口的96%。與西北乾旱區的界線大致為乾燥度1.2~1.5的等值線,與青藏高寒地區則以2500~3000米等高線為界。主要自然特徵為: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第一,濕潤的季風氣候占統治地位,乾燥度大部分在1.0以下(一部分為1.0~1.5),全年風向和降水均按季節有明顯變化和更替,夏季海洋季風影響甚為顯著。
第二,新構造運動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過2000米以上的山嶺不多,沒有現代冰川,絕大部分地面海拔1000米以下。在欽州—鄭州—北京—鷗浦一線以東,是新構造運動以沉降為主的地域,大部分地面在500米以下,並有廣闊的沖積平原。
第三,地貌外營力主要是常態風化物質移動、水力侵蝕和堆積、溶蝕等作用,地表水資源豐富,補給以雨水為主,潛水也有相當數量。
第四,天然植被以森林為主,部分森林草原由於第四紀冰期沒有強盛而廣大的冰川作用,植物區系和動物區系受害輕微,因而生物種類繁多,多布混雜,土壤與其他地面疏鬆物質也未為冰川破壞。
第五,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廣泛而深切,可耕地幾已全部闢為農田(黑龍江省等少數地方例外),天然森林也已大部不復存在。不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該區均為中國主要農耕地區。
第六,內部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是隨緯度而變化的溫度條件,但在華北和東北,濕潤程度隨離海里程的增加而減少,亦為重要分異因素之一。
② 西北乾旱區。為橫跨歐亞大陸中心的廣大草原、荒漠區的一部分,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30%,總人口的 3%。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即為上述乾燥度1.2~1.5等值線,與青藏高寒地區則以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一系列青藏高原邊緣山地為界。主要自然特徵為:
第一,深處內陸而四周為山嶺所環繞,夏季海洋季風影響甚微,以半乾旱(乾燥度1.5~2.0)和乾旱(乾燥度大於2.0)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在400(半乾旱)~200(乾旱)毫米以下,常常連續半年乃至一年以上涓滴不雨。
第二,最近地質時期曾有顯著的差別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形成海拔1000米上下的高原和內陸盆地;一部分地域則大幅度上升,形成橫亘高原之中或環繞高原和內陸盆地周圍的高山(天山海拔3500米以上,阿爾泰山在3000米以上)。高原和內陸盆地中也有一些較低部分,吐魯番盆地中心艾丁湖湖面海拔僅-155米,是全國陸地最低處。
第三, 地貌外營力主要為微弱的風化、 物質移動、水力侵蝕和堆積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沙漠和戈壁廣布。絕大部分屬內陸流域,平地產生的地表徑流幾全屬源自暴雨的暫時性水流。湖泊較多為鹹水。山地徑流是本大區主要水資源,補給來源為雨水及冰雪融水。
第四,自中生代末期以來,即已逐漸形成半乾旱和乾旱氣候。現在植物大都為周圍山地植物逐漸乾旱化的結果。植、動物種類遠較東部季風區為少。
第五,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遠不如東部季風區廣泛、深切,但於有水灌溉處,形成許多肥沃而人口稠聚的綠洲。乾草原古來即為豐盛的牧場,近200年來,又在其東南邊緣發展了廣闊的半農半牧地帶。
第六,內部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是乾燥度,可分為半乾旱和乾旱;次為溫帶及暖溫帶。
③ 青藏高寒區。為世界面積最大、海拔最高、形成最新的高原。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25%,總人口的0.8%。主要自然特徵為:
第一,全區大幅度的近代上升,部分地區並有差別上升,形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及多座海拔7000米乃至8000米以上的極高山錯綜分布,垂直分布現象非常顯著。
第二,由於海拔很高而使空氣稀薄,溫度低下,凍土廣布,風力強大,太陽輻射強烈。
第三,地貌外營力主要為較強烈的物理風化和物質移動及冰川和流水的搬運與堆積,現代冰川和第四紀古冰川作用廣布。大部分地方屬內陸流域,有許多內陸湖泊。
第四,植物和動物種類很多;植被主要為荒漠、草原、草甸和灌叢,而森林較少。土壤的母質粗瘠,加以年齡不長(第四紀冰川退卻以後才開始),成土作用緩慢,土壤剖面一般發育很差,土層很薄。
第五,不利自然條件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限制都較大,人口密度很低,人類活動的影響較西北乾旱區微弱。
第六,內部地域差異主要為垂直分布現象,其次為從東南向西北的水分條件變化(從濕潤半濕潤到半乾旱和乾旱)。(見彩圖)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7個自然地區 基於上述3大區,全國可以劃分為7個自然地區。自然地區系指溫度條件和水分條件的組合大致相同,並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有一定共同性的廣大地域。在具體劃分上,按照溫度和水分的組合情況及3 大區各自的主導地域分異因素作為劃分指標。在命名上,暫採用三名法,即地理位置、水分情況和溫度帶相併列。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① 東部季風區。主導分異因素是緯度位置和溫度帶,從北而南可劃分為 4個自然地區,即:a.東北濕潤、半濕潤溫帶地區(寒溫帶由於面積很小,暫包括在內);b.華北濕潤、半濕潤暖溫帶地區,與上述溫帶地區以活動積溫(10℃以上活動積溫)3200℃等溫線為界;c.華中、華南濕潤亞熱帶地區,與上述暖溫帶地區以活動積溫4500℃或平均1月溫度0℃等溫線(大致相當於秦嶺—淮河線)為界;d.華南濕潤熱帶地區(包括赤道帶),與上述亞熱帶地區大致以活動積溫7500℃或 1月均溫16℃等溫線為界。
② 西北乾旱區。其主導分異因素為距海遠近及由此而產生的水分、植被差異。由東而西,基本上可分為2個自然地區,即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和西北溫帶暖溫帶荒漠地區。兩者大致以賀蘭山—六盤山線為界。
③ 青藏高寒區。其主導分異因素為地勢及由此而產生的各項自然因素的垂直變化,由於科學資料不夠充分,暫只劃1個自然地區,即青藏高原地區。
根據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1959),乾燥度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式中I為乾燥度;Σt為≥10℃的活動積溫,以℃表示;Συ為≥10℃期間的降水量,以毫米表示;0.16則為在中國具體情況下的一個常數。
應該指出:上述 7個自然地區的劃分,尚未得到一致的意見,甚至分歧很大。例如195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把全國劃分為18個地區和亞地區。又如半乾旱和乾旱(或草原和荒漠)之間的界線,究應劃在賀蘭山—六盤山線(荒漠與荒漠草原的界限)或在溫都爾廟—百靈廟—鄂托克旗—鹽池線(荒漠草原與乾草原的界限),也有分歧意見。
33個自然區 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曾在1959年把18個自然地區(亞地區)作為全國綜合自然區劃的第1級分類單位(3大自然區和6個熱量帶均作為零級單位),而把以氣候—生物—土壤等地帶性因素為主要劃分指標的28個自然地帶(亞地帶)作為第2級分類單位,並為主要分類單位。每一自然地帶(亞地帶)包括一個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異特徵的土類和植被群系組;並在氣候上具有一定相似的溫度和水分組合,其合理土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也大致相似。自然地帶(亞地帶)的劃分,不論在科學認識上或生產套用上都有意義,但為簡化區劃分類單位系統併力求在較高級區劃單位中即將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統一考慮,從而更全面地反映區域客觀實體的本質,即將全國暫作三級劃分──大區、地區、區,而省略了熱量帶和自然地帶;在上述3大區和7個自然地區的基礎上,直接劃分33個自然區。自然區的劃分,按照氣候—生物—土壤等地帶性因素和地貌—地面組成物質—水文地質等非地帶性因素的綜合分異指標,較好地反映了合理土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因此,在全國綜合自然區劃中成為主要分類單位。暫採用二名法命名,即地貌單元和主要植被相併列,全國33個自然區(見圖)。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低級區劃單位 在自然區之下,主要按照地貌、地面組成物質等非地帶性因素的特點及其在氣候—生物—土壤等地帶性因素上的反映,可以劃分若干亞區(第4級區劃單位)。但因各地區科學資料不平衡,有些自然地區(例如青藏高原各自然區)暫時未能進行自然亞區的劃分。其他 6個自然地區在《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的一書中,均試作自然亞區的劃分,現以西北溫帶暖溫帶荒漠地區的5個自然區為例,劃分14個自然亞區如表2所示。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中國自然地理區域
最低級區劃單位(自然小區,第5級區劃單位) 似可與全國土地類型的劃分相結合。在科學概念上“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質、地貌、 氣候、水分、 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也包括過去和現代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在內。第 2級(或基本)土地類型具有一致的小地貌、土種和植物群系,其生產潛力也基本相同。第1級土地類型則由第2級土地類型併合而成,具有相似的中地貌,土系和植被群系組。第1級土地類型在一定的自然區或亞區之內,組合成為自然小區──綜合自然地理區劃的最低級區劃單位。關於全國低級區劃單位與土地類型劃分的相互銜接問題,尚有待今後進一步探討。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