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耀王山

中國耀王山

中國耀王山,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公里,距古城西安78公里,藥王廟的建立是為紀念我國隋唐時代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而建。

簡介

中國耀王山中國藥王山
 藥王山,又稱五台山,因與長安縣南五台相對,亦稱北五台。平均海拔高度約1000米。藥王山是孫思邈的隱居之地,明代修建的藥王大殿位於五台中的顯化台上。

人物簡介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是陝西耀州孫塬村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7歲讀書,20歲通老莊及諸子百家之說。因早年多病,立志學醫席撰寫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百科全書。
藥王大殿是藥王廟的中心。殿高22米,長57米,寬24米,坐北面南,川巨石砌其基,給人以穩如泰山之感、殿內中央供奉著孫思邈的彩色塑像,像高3米,身著昏黃袍服,頭戴道巾,面方目朗,兩腿跨坐,雙手搭膝,姿態和藹可親。為明代所塑,至今色彩依然絢麗異常。
殿前東邊有碑亭一座,明隆慶六年所刻的五通碑石就立於此亭內。其中習通石碑的兩面刻寫的是《千金寶要》,記載了孫思邈所著《千金方》中近千副重要藥方。另一通刻寫的是《海上仙方》,兩面刻字,記載了藥王蒐集、整理的治療各種病症的單方、驗方。
碑亭東側是孫恩邈醫學著作陳列室,室內陳列著藥王畫像和各種版本的《千金翼方》、《備急千金要方》等著作,供人參觀學習研究。
洗藥池,位於藥王廟西南200米處,為兩個直徑約2米,深 1.5米的石窩。傳為孫思邈當年洗藥用的池子。靜應廟,現闢為道觀,也是朝拜孫真人的勝地、現存古建築為明、清修建或重建。
山上除有關孫思古蹟外,更以摩崖造像、碑刻著稱.建明代的北洞藥王大殿內,立碑五通,即著名的【千金寶要】、【海上方】、均為明隆慶六年(1572年)所刻,上載有常用藥方千副以上.【海上方】刻有枕上記、養生銘、有保健養身知識和單方120副.半山靜應廟內有宋、金、元各代碑石多通,為耀縣碑林的組成部份.北洞之東沿山有"摩崖造像",均為隋、唐雕鑿,佛像姿態優美,形象生動,線條流暢,為有名的古代石碑藝術,藥王洞石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藥王山廟會: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至十一,為藥王山傳統廟會,這是廣大人民民眾一年一度聚集紀年孫思邈的盛會。"曼衍魚龍百戲場,分棚嘯侶各行斛,春人來去紛如織,簫鼓千村賽藥王。"這就是清時知州顧曾炫對藥王廟會的生動寫照。
廟會期間,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四面八方,商賈雲集,藥王大殿,香火極盛,戲樓廣場,萬頭攢動,山上山下,道路阻塞。朝山的男女老少,南來北往,有進廟瞻仰藥王燒香的,有在通元橋上看戲的,有在飯館吃喝的,有在攤前買土特產的,還有看馬戲雜技的,真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盛況空前。到廟會最後一天,達到高潮。昔日晚上在沿路栽?quot;路畔燈",點亮後從縣城東門口直到一天門前,燈火輝煌,望若星燦。不一會兒,又在山坡耍起了火龍,火龍穿行於山上山下,忽高忽低,時隱時現,似活龍行空如海,蔚為奇觀。這天晚上唱"天明戲",台上鑼鼓咚當,管弦悠揚,高昂激越的秦腔,入耳動聽。戲迷們竟徹夜不眠,別有一番樂趣。建國以來,隨著藥王山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人們對孫思邈醫學遺產的重視研究,二月古會期間,更是盛況空前,每天遊人均在萬人左右。
藥王山現是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