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

2.福利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的改革 2.中國經濟改革的回顧與評價 3.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

概述

作 者: 彭森 等 著

叢 書 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叢書
出 版 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098647
出版時間:2008-11-01
版 次:1
頁 數:42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從國際比較與借鑑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分析回顧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與對多國經驗的借鑑,論述了在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中思想、觀念轉變與堅持創新的問題,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所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如政府機構與行政管理、資本市場、財稅與金融體制、公司治理與國有資產管理、社會保障與再就業、農村改革與城市化進程等進行了比較研究,並提出了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作者簡介

彭森,1951年4月出生,經濟學學士,博士生導師。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以來,長期在政府部門從事政策研究、巨觀經濟體制改革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規劃工作。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目錄

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
(一)我國改革前的國際背景
1.蘇美爭霸與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
2.計畫體制的弊端與蘇東國家的改革探索
(二)改革前的國內狀況與改革的必然性
1.改革開放前的國內狀況
2.中國改革的歷史必然性
(三)改革過程中國際環境與國內狀況的發展變化
1.改革過程中國際環境的發展變化
2.改革過程中國內狀況的發展變化
(四)當前改革所處的環境——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
1.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
2.建設小康社會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
文化體制改革
二、國際比較與借鑑中的中國經濟改革
——“轉型國家”改革的經驗教訓
(一)“轉型國家”的含義及其基本組成
1.“轉型國家”的含義
2.“轉型國家”的基本組成
(二)“轉型國家”改革探索的歷程
1.蘇聯及獨立國協各國的經濟改革
2.烏克蘭的經濟改革
3.匈牙利的經濟改革
4.南斯拉夫經濟改革及前南各國的經濟發展狀況
5.波蘭的經濟改革
6.中亞五國的經濟改革
7.朝鮮的經濟改革
8.古巴的經濟改革
(三)“轉型國家”改革與發展趨向的比較分析
1.“轉型國家”經濟改革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矛盾的比較分析
2.“轉型國家”產權制度改革的比較分析
3.“轉型國家”巨觀調控和市場支持體制改革的比較分析
4.“轉型國家”經濟改革發展趨向的比較分析
(四)“轉型國家”經濟改革的主要啟示和經驗教訓
1.關於“休克療法”的成因與利弊分析
2.關於對本國國情的認識
3.關於“激進改革”與“漸進改革”之爭
4.關於產權制度改革與經濟效率
5.關於市場支持體制與法制建設
6.關於政策宣傳的作用
7.關於社會保障
8.關於利用外資
9.關於區域內國家之間的合作
10.關於巨觀經濟調控
11.“轉型國家”經濟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三、國際比較與借鑑中的中國經濟改革
——已開發國家市場經濟的不同特點與改革啟示
(一)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1.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
2.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分析
(二)法國的有計畫的市場經濟模式
1.有計畫的市場經濟模式的基本特徵
2.有計畫的市場經濟模式的運行經驗
(三)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1.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
2.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實踐
(四)瑞典的福利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及其改革
1.福利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
2.福利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的改革
(五)日本的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模式
1.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特徵
2.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模式的改革
(六)中國經濟改革如何借鑑已開發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經驗
1.已開發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
2.中國經濟改革的回顧與評價
3.中國經濟改革借鑑已開發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經驗的政策建議
四、國際比較借鑑中的中國經濟改革
——開發中國家改革發展的得失與啟示
(一)東亞模式的得失與啟示
1.對東亞模式的再認識
2.東亞模式的歷史局限性及其出路
3.東亞模式對中國的啟示
(二)亞洲金融危機後東亞五國的改革及對中國的啟示
1.金融危機後東亞五國的貨幣政策調整
2.金融危機後東亞五國的財政政策調整
3.金融危機後東亞五國的結構性改革
4.東亞五國改革對中國的啟示
(三)東協四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及其啟示
1.東協四國社會保障的內容和形式
2.東協四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局限性
3.東協四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4.從東協看中國:我們應該建立什麼樣的社會保障制度?
(四)印度軟體產業發展的啟示
1.印度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基礎——經濟轉型與產業政策變化
2.印度軟體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及存在的問題
3.軟體產業的發展對印度城市化的影響
4.印度的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五)阿根廷金融危機及其啟示
1.從新自由主義的“樣板工程”到金融危機
2.經濟、政治體制與阿根廷金融危機
3.對中國的政策建議及啟示
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目標模式與政府改革
(一)我國未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及發展戰略
l.我國未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
2.我國未來經濟體制的發展戰略
(二)政府機構與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1.政府機構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
2.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
3.我國政府機構的職能轉變與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巨觀改革
(一)資本市場發展模式
1.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模式的分析與評價
2.國外資本市場發展模式的比較分析
3.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模式的路徑分析
4.完善和規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對策
(二)財稅體制改革模式
1.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的回顧與評價
2.國外財稅體制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3.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
(三)金融體制改革模式
1.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回顧與評價
2.國外金融體制模式的比較分析
3.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
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企業改革
(一)國有資產管理模式
1.國外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
2.我國國有資產管理模式
3.各國國有資產管理模式比較帶來的啟示
(二)公司治理模式
1.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
2.公司治理的新變化
3.中國公司治理模式
4.國外公司治理模式的啟示與借鑑
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社會保障與就業
(一)社會保障模式
1.我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背景
2.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四個發展階段
3.已開發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程對我國的影響
4.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評價
5.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評估和存在的問題
6.對策研究
7.政策建議
(二)關於勞動力市場和再就業模式
1.我國勞動力市場和再就業工程發展的歷史回顧
2.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3.我國勞動力市場及再就業模式的選擇
4.西方已開發國家解決失業問題經驗的借鑑和自我創新
九、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模式選擇:農村改革
(一)農村改革的特殊動因和任務
1.經濟工業化對農村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的要求
2.為適應經濟工業化進程,農村變化的一般趨勢與自我
1.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必然聯繫
2.國情決定城鎮化的具體形式
3.中國城鎮化的基本因素
4.中國城鎮化的可能歷程:浙江的經驗應予以重視
5.政府的基本作用
十、結論、問題與對策
(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國際借鑑與創新
1.思想觀念的借鑑與創新
2.改革道路的借鑑與創新
3.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的借鑑與創新
(二)未來改革應解決的六大問題
1.和諧社會體制建設問題
2.政府管理體制問題
3.“三農”問題
4.金融管理體制改革問題
5.中央和地方關係問題
6.和平崛起問題
(三)深化改革的邏輯框架與對策
1.深化改革的大框架
2.關鍵性改革的對策
3.其他重大問題的改革對策
4.攻堅階段改革的組織保證和推動方式

前言

中國的改革,已經走過了波瀾壯闊的30年。這是偉大的30年,是改變中國的30年,是震驚世界的30年。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創造性地探索和發展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也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自我發展、不斷探索的偉大革命。一句話,中國的改革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
2008年,中國迎來了兩場考試。一場是“上帝”對我們的考試:汶川大地震;一場是世界對我們的考試:北京奧運會。事實證明,我們順利通過了這兩場考試,讓全世界的“裁判”們收回了他們挑剔的目光,增強了中國的自信,贏得了世界的尊重。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奮鬥不息的偉大成就,是“中國精神”凝聚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建國初期物質匱乏、工業基礎薄弱的歷史條件下,計畫體制曾發揮過不容否認的積極作用。但是,計畫體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其作用被無限誇大,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場“文化大革命”,整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

精彩書摘

農業是中亞各國的傳統基礎產業。蘇聯解體後,中亞各國的食品生產和供應形勢非常嚴峻。為了迅速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解決食品緊缺問題,中亞各國一般都以農業部門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首先進行農業的非國有化、私有化和市場化改革。
長期以來,中亞各國農業一般以畜牧業為主,有些國家的棉花、甜菜、土豆、菸草、瓜果等農產品的種植業也十分發達。1990年以前,這些國家的農業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生產水平,幾乎全面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和水利化,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化率都比較高。經濟體制改革前,中亞各國農業中的基本經濟組織是集體所有制的集體農莊和全民所有制的國營農場。在高度集中統一的計畫經濟體制下,普遍存在著管理不善、效益不高的問題。1985年以後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一部分農業單位試行過承包制,但總的來講,對中亞各國的農業經濟體制影響不大。
中亞各國獨立之初農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原有的市場體系和生產體系被打亂,各國農業部門與外界的正常經濟聯繫中斷,支持農業發展的原有配套措施不復存在。農業形勢非常嚴峻。
中亞各國農業改革的基本方針和具體措施大同小異:各國都以市場化、非國有化和私有化為基本取向,改革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建立租賃制、股份制和私有制的農業經營制度,實行土地改革。各國之間的區別主要是改革的力度和進程不同。
吉爾吉斯斯坦在1991年12月通過了《非國有化、私有化和企業經營活動總則法》,阿卡耶夫總統發布了《關於調整農業土地資源和其他關係的命令》,確立了農業改革的方針:解散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經濟,實行土地和財產的私有化,重新分配土地和財產股份給農民,形成農業企業家階層和自由農民,建立土地和農業生產的市場經濟關係。改革家設計的農業理想模式是美國式的私人農場制度。同時也借鑑中國的經驗,希望通過承包、租賃、股份制等形式把土地交給農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吉爾吉斯斯坦的農業改革階段性很明顯,在1991年主要是建立農業的法律、法規基礎,制定並頒布了一系列農業改革法律和法令;1992年主要工作是建立改革領導機構和執法機關,向農民開展宣傳解釋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