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顏真卿勤禮碑》全稱《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碑四面環刻,存書三面。碑陽十九行,碑陰二十行,行三十八字。左側五行,行三十七字。右側上半有宋人刻"忽驚列岫曉來逼,朔雪洗盡煙嵐昏"十四字,下刻民國宋伯魯題跋。現存於西安碑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初拓本。
顏真卿(709-785),京兆萬年人,祖籍琅邪臨沂,字清臣。家學淵博,其曾祖、祖父、父親都工篆隸,母親殷氏亦長於書法,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蘸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顏真卿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時,為平原太守,歷遷刑部尚書、太子太師。他立朝正色,剛而有禮,天下不以姓名稱而獨曰"顏魯公"。後為奸臣盧杞所忌。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敵所害。德宗皇帝痛詔廢朝八日,舉國悼念。德宗親頒詔文,追念顏真卿的一生是"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後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尤其是行草,唐以後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自己的風格。宋代大書法家蘇軾云:"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畫至吳道子,書至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歐陽修《集古錄》亦曰:"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顏真卿一生書碑甚多,西安碑林即藏《多寶塔碑》、《臧懷恪碑》、《郭家廟碑》、《爭座位帖》、《顏真卿勤禮碑》、《馬璘殘碑》、《顏氏家廟碑》七種。世人將其和柳公權的法書並稱"顏筋柳骨"。
顏勤禮乃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撰並刊立此碑時,年七十一歲。此碑在歐陽修《集古錄》中曾有記載,但清《金石萃編》等書卻未著錄,可見此碑在北宋時尚為人知。元明時被埋入土中,至民國年間才重新發現。據宋伯魯1923年的題跋稱: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夢庚得之於西安舊藩廨庫堂后土中,時碑雖已中斷,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銘文並立石年月,因宋時作基址而磨滅。初出土拓本,"長老之口故"之"故"字,當斷處有斷線紋,但不損筆畫。其後"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豎筆未損。梁啓超亦特為此有過題耑。此碑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損,字畫完好如新,是顏真卿所書碑刻中最能傳達出原跡面貌和神氣的作品;其書法雄邁清整,為顏真卿晚年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