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

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

(國防科工委,2007年11月15日) (國防科工委,2002年11月1日) (國防科工委,2002年11月21日)

圖書信息

作 者: 高國柱

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
叢 書 名: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叢書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1802743出版時間:2010-01-01版 次:1頁 數:225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法律法規

內容簡介

航空航天法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的重點特色學科。為推動航空航天法研究,並為我國航空航天立法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北航法學院召集本領域內的各位青年專家、學者合力編寫了這套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叢書。叢書共分十冊、《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1997-2008)》是叢書中的~本,為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外層空間立法是國家重點管制領域,與航空立法一同構成國家航空航天法律的基本方面。相關部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等)就外層空間的法律及管理等大小事項頒發了千餘件規範性法律檔案,《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檔案彙編(1997-2008)》內容重點不在“求全”,而在於為讀者提供一個相對全面而準確的外層空間法“概貌”。便於教學研究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部分 與外空活動有關的政策檔案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11月)
國防科技工業民用專項科研管理辦法
(國防科工委、財政部,2002年8月18日)
國防科技工業產業政策綱要
(國家發改委、國防科工委,2004.年6月)
國防科工委關於貫徹落實《國防科技工業產業政策綱要》的通知
(國防科工委,2004.年9月23日)
國防科工委關於印發“十一五”民用遙感衛星套用技術研究項目指南的通知
(國防科工委,2006年6月20日)
“十一五”民用遙感衛星套用技術研究項目指南
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0月)
“十一五”空間科學發展規劃
(國防科工委,2007年1月)
孫來燕就“十一五”空間科學發展規劃有關內容答問
(國防科工委,2007年6月11日)
航天發展“十一五”規劃
(國防科工委,2007年10月18日)
國防科工委關於鼓勵國內用戶使用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的若干意見
(國防科工委,2007年10月29日)
國防科工委關於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02/02B星國內數據管理規則(試行版)
(國防科工委,2007年11月15日)
國家發改委、國防科工委印發關於促進衛星套用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國防科工委,2007年11月16日)
關於促進衛星套用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防科工局發布《關於在探月工程中引入競爭機制的決定》
(國防科工局,2008年12月25日)
第二部分 與外空活動有關的法律檔案
空間物體登記管理辦法
(國防科工委、外交部,2001年2月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1997年10月22日發布,2002年10月15日修訂)
關於印發《軍品出口管理清單》的通知
(國防科工委,2002年11月1日)
軍品出口管理清單(節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飛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
(國務院,2002年8月22日)
民用航天發射項目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
(國防科工委,2002年11月21日)
民用航天發射項目許可《審批程式》
(國防科工委,2002年6月20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外層空間條例》
(《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承擔的有關發射和運營空間物體及進行其他外空活動的國際義務,授予主管行政部門許可及其他權力的法令》)(1999年第55號)
第三部分 中國空間政策與法律問題研究
中國空間立法的評價及未來展望
關於中國空間立法的若干思考
國際外空立法的發展與我國的外空政策和立法
外層空間國內立法的趨勢及中國的立法選擇
淺談外空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我國立法的建議(節選)
《登記公約》與中國的實踐——兼論中國空間物體登記立法的修改與完善
各國空間活動損害責任立法比較與我國的選擇
Chinas Space Policy
The First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On Space Activities in China
A Stuay of Aerospace Legislation 0f China
National Space Legis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Comments on the Chinese Space Regulations
關於未來中國外層空間(航天)活動立法名程的探討
·收起全部<<

前言

神州系列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嫦娥探月計畫的順利實施,標誌著我國的空間技術日臻成熟,已經邁入空間強國之列。但與這種地位極不相稱的是,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成熟的規制外空活動的基本法,這必然對我國未來外空活動的規範化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借鑑國外成熟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一部符合中國國情的外空活動法既是學術界多年的夙願,又是有關主管部門在未來立法工作中應予優先考慮的重點。
中國的空間立法活動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早期的立法主要是行業管理檔案,缺乏對外空活動,尤其是商業外空活動的關注。在計畫經濟色彩濃厚的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中國的空間立法基本處於空白地帶。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中國空間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衛星商業發射活動的增加,相關法律的欠缺帶來的負面影響日漸突出。在1998年新的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改組成立後,中國的空間立法逐步走上了正軌。《空間物體登記管理辦法》(2001)、《民用航天發射項目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2002)等在這一時期相繼出台,此外,《關於發射外空物體涉外損害賠償責任的暫行辦法》等檔案早已報送國務院審批。在原國防科工委政策法規司的支持下,《空間活動管理條例》的擬訂工作已於2007年展開,中國已經承諾加強外空立法工作(見聯合國檔案A/AC.105/932)。
相比之下,有關空間政策的規範性檔案在20世紀80年代便已大量出現。早期的政策性檔案多具有行業指導特徵,數量較多而規定分散,且多與國防相關。受限於保密的要求,早期的政策性檔案不便公開。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新的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成立後(目前已經成立了工業與信息化部,在其下設立了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的空間政策開始正式對外發布。
為介紹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對外交流合作以及中國航天的未來發展規劃,2000年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系統闡述了中國的航天政策。為了進一步適應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增進世人對過去五年及今後一段時期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了解,2006年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又發布了《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這兩個白皮書構成了中國現行空間立法的主要政策基礎。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