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

一、農業、工交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二、高科技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三、農業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平裝: 412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309076011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書寫了中國科教電影從誕生、發展、遭遇曲折、繁榮、經受災難到輝煌的歷史進程,時間跨度近百年。作者以通俗、流暢的文筆評介了我國既有藝術魅力,又富科學智慧,且受國內國際讚譽的四百餘部優秀科教影片,也介紹了某些問題影片;同時,還以翔實、豐富的第一手史料(大量內部資料)記述了中國科教電影人的創作經驗結晶、理論思維精粹,以及同行間不同創作理念碰撞後擦出的睿智火花。《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是深諳內情的科教電影從業者,在市場環境下,耗十數年心血,精心撰寫的一部科教電影發展史。著名科教電影專家、原國家電影局局長劉建中稱此書是“難得的一本專著”。

編輯推薦

《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媒體推薦

科學教育影片的欣賞,通過生動活潑的形象化教育,使欣賞者不僅可以獲得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並能結合勞逸、美化情操,這對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會有不可估量的貢獻的。
——郭沫若
不同片種各有各的特點,有些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可由其他文藝形式去完成,而科教片,重要的還是必須加強科學性。科教片就硬是要講科學。
——夏衍
我寧肯重看某些有趣的科教片,不願重看某些平淡無味的故事片。有趣的科教片使我增加了各種知識,使我得到審美的享受。
——王朝聞
中國科教電影不僅令我而且令我的同行們感到震驚。
——國際科學電影協會(ISFA)主席阿爾特·吉索夫
科學宣傳首先要注意的是它的科學性,唯此才能真正達到普及科學知識、普及科學思想與科學方法的目的。科學家與科技工作者的參與是保證科普宣傳工作的科學性的根本保證。
——周光召

作者簡介

楊力,男,1933年出生,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四屆政協委員,資深科教電影專家。1951年參軍,任某部攝影記者,有《準備向敵機開火》等作品獲部隊優秀獎。1965年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發表過研究左翼文聯和左聯小說論文。後入高校執教文藝理論。1975年跨入電影界至今30餘年,編導紀錄片、科教片20多部,數部影片被譯成六種語言介紹到國外,也有影片榮獲國際獎。曾擔任過1989年上海國際科教電影節參賽片預選評審。撰寫書籍多部。出版理論代表作《科教影視創作的美學思考》。
高廣元,男,1974年出生,蒙古族,中央電視台CCTV-7農業節目主編,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電視編導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中央電視台CCTV-7工作,有著豐富的創作經驗,所創作節目多次在國內獲獎,其中科技類節目《高油油菜》獲第九屆“全國農業電視神農獎”銀獎、第八屆中國行業電視節目評比科教片類二等獎,專題節目《科技帶我奔小康》獲第九屆“全國農業電視神農獎”銀獎,文藝類節目《關東忙年》獲電視藝術家協會三等獎,紀錄片《歸》獲第十四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除了創作以外,還在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朱建中,男,1956年出生,華東師大中文專業本科畢業,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畢業,高級政工師。1975年入上海科影廠工作,1987年至1994年任廠刊《科教電影》主編,積極撰稿、組稿和組織研討,推動科教電影創作和理論發展。有數十篇評介國內外科教片和介紹科教電影發展歷史的文章在《科普創作》、《解放日報》等報刊書籍發表,創作科教片劇本數部,並有數篇文藝評論文章發表。1995年影視合流後在上海廣電系統任職。曾參加編寫上海科教電影大事記和科教電影發展史料,並擔任多年《上海年鑑》、《上海文化年鑑》科教片內容的撰寫。

目錄

序劉建中
緒論
第一章 舊中國科教電影(1918-1948)
第一節 中國科教電影的誕生
一、商務印書館與教育片的攝製
二、金陵大學農林科拍攝棉花良種科教片
第二節 20世紀30年代中國科教電影的發展
一、中國教育電影協會的科教電影活動
二、金陵大學理學院的科教電影活動與院長魏學仁
三、孫明經與他30年代科教片的攝製
四、鎮江民眾教育館等機構的科教電影活動
五、明星影片公司攝製的《飲水衛生》等科教片
第三節 20世紀40年代中國科教電影的低落
一、金陵大學理學院繼續科教電影活動
二、國民政府教育部九年攝製一部科教片《第二代》
三、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的科教電影活動
第四節 舊中國科教電影理論
一、舊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萌芽
二、舊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粗淺探索
第二章 新中國建立前後科教電影的籌劃與創建(1948-1954)
第一節 新中國建立前後科教電影事業的籌劃
一、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攝製科教片的指示
二、東影攝製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
三、建國初北影和東影譯製蘇聯科教片
四、北影拍攝《農村衛生》等三部衛生題材科教片
五、農業電影社拍攝《京郊小麥選種》等科教片
六、政務院批准文化部建立教育片專門機構
七、教育片組制定選題與十二部科教片的攝製
第二節 新中國科教電影事業的創建
一、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的建立與學習蘇聯
二、政務院關於科教片製片方針的決定
三、文化部主持制定選題與首辦科教片展覽
第三節 上海科影創建時二十四部科教片攝製
一、農業、工交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二、基礎科學知識科教片的攝製
三、社會科教片的攝製
第四節 農業電影社的建立及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第五節 新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探求與開創
一、新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探求
二、洪林開創了新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研究
第三章 中國科教電影的初步發展(1955-1957)
第一節 全國向科學進軍時代的科教電影
一、文化部再辦科教片展覽與首次向科教片授獎
二、上海科影採取多項措施促進科教電影事業的發展
第二節 上海科影近百部科教片的攝製
一、王光彥農業科教片的創作
二、羽奇地理風光科教片的創作
三、杜生華美術、物理科教片的創作
四、農業、工業科教片的攝製
五、基礎知識科教片的攝製
六、花鳥蟲魚與地理風光科教片的攝製
七、第一部中外合拍科教片的攝製
第三節 農業電影社的成長和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第四節 新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進展
一、上海科影編輯廠刊和編印《科學教育電影劇本選集》
二、洪林繼續從事科教電影理論研究
第四章 中國科教電影在曲折中壯大(1958-1960)
第一節 “大躍進”時代與上海科影“躍進片”的攝製
一、“大躍進”時代與電影界的“躍進”形勢
二、上海科影的“大躍進”及“躍進片”攝製
三、“大躍進”科教片內容、製作剖析
四、一部“左”的“新型”醫學科教片剖析
五、糾“左”的努力及其成果
第二節 上海科影“大躍進”時期好科教片的攝製
一、王敏生航天、機械、水利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二、趙瑩考古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三、農業、工業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四、教學片、科研片的攝製
第三節 農業電影社艱苦辦社和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一、農業電影社攝製的農業“躍進片
二、金堯城好農業科教片的創作
三、其他好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第四節 新中國科教電影事業的發展壯大
一、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的成立及建廠方針、創作思想
二、北京科影1960年科教片的攝製
第五節 新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成果與“左”傾
一、董筱鼎主編動畫書籍與洪林等著作的出版
二、理論出現曲折——“左”傾
第五章 中國科教電影的繁榮與隱憂(1961-1965)
第一節 中國科教電影迎來繁榮發展的好時機
一、“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與電影局聞風而動
二、中宣部1961年7月24日關於科教電影的批文
三、文化部通過召開全國科教片會議等活動推動科教片繁榮
第二節 上海科影1961-1965年科教片的繁榮攝製
一、上海科影科教片攝製的總體形勢
二、羽奇動物類科教片的創作
三、杜生華生物及童話類科教片的創作
四、王敏生兒童科幻類科教片的創作
五、劉詠與蘇偉科教片的編導
六、韓韋農業、醫學科教片的創作
七、鄭小秋農業與體育科教片的創作
八、蔣偉導演的農業、地理題材科教片
九、周彥農業、物理科教片的創作
十、王為光工農業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十一、陳冀農業科教片創作
十二、殷虹高原科考片的創作
十三、其他各類基礎知識科教片的攝製
十四、其他工農業技術推廣片的繁榮攝製
第三節 北京科影1961-1965年科教片的繁榮攝製
一、北京科影在艱難創業中奮進與科教片攝製總勢
二、趙瑩導演的兒童和農業題材科教片
三、石梅音導演的生物、物理、農業題材科教片
四、鄧葆宸動物科教片的編劇與農業科教片的編導
五、張清導演的社會題材科教片
六、其他生物和社會科教片的攝製
七、多部農業技術推廣片和教學片的攝製
第四節 農業電影製片廠1961-1965年科教片的繁榮攝製
一、農業電影社升格為農業電影製片廠
二、農業電影製片廠科教片攝製的繁榮總勢
三、吳以錚農業技術、農田水利科教片創作
四、李澄暉農業植保科教片創作
五、康貴銘動物良種培育與獸醫科教片創作
六、其他農林科教片的攝製
第五節 中國科教電影在繁榮期中的隱憂
一、從“階級鬥爭天天講”到“兩個文藝批示”的下達
二、中國科教電影的隱憂狀況
三、1965年全國科教電影工作會議在隱憂中召開
第六節 中國科教電影優良傳統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理論成就——初步形成的優良傳統理論
二、理論新說——“九字訣”的提出與探討
三、《積極發展科學教育電影》一書出版
第六章 中國科教電影的災難(1966-1976)
第一節 中國科教電影走進了“文革”歲月
第二節 中國科教電影的災難
一、“文革”初期科教電影界慘遭剷除“文藝黑線”的厄運
二、“文革”中期利用科教電影扭轉批林批“左”形勢
三、“文革”後期利用科教電影反“黑線回潮”和“右傾翻案
第三節 上海科影“文革”後期攝製的優秀科教片
一、王增月醫學科教片創作
二、殷培龍動物科教片創作
三、其他高山植物、醫學、地質類科教片的攝製
第四節 北京科影“文革”後期攝製的優秀科教片
一、劉建中編導的醫學科教片
二、其他考古、數學、地質、農業類科教片的攝製
三、一部表現“左”的時代的科教片攝製
第五節 中國農影“文革”後期攝製的優秀科教片
一、人員與機構的強力建設與影片生產總況
二、幾部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第六節 極“左”科教電影理論
第七章 中國科教電影的復甦與發展(1977-1978)
第一節 粉碎“四人幫”後的中國科教電影
一、中國的政治、經濟兩年在徘徊中前進
二、科學、教育、文藝、電影領域出現新氣象
三、科教電影復甦的形勢
第二節 北京科影1977、1978年科教片攝製
一、吳純一動物科教片創作
二、楊傑亭地質科教片創作
三、李昭棟古代科技科教片創作
四、於秀芝植物科教片創作
五、天體、地學、遺傳學科教片的攝製
六、帶故事情節和民族工藝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七、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第三節 上海科影1977、1978年科教片攝製
一、葉永烈帶故事情節的社會科教片創作
二、席志傑工藝美術科教片的創作
三、新科技與厚重科學科教片的攝製
四、農業科教片的攝製
第四節 中國農影1977、1978年科教片攝製
一、趙立魁育秧科教片的創作
二、尤為華沙漠植物科普片的創作
三、其他高科技作物育種與昆蟲科教片的攝製
第八章 中國科教電影的輝煌(上)(1979-1985)
第一節 開創中國科教電影輝煌的新時期
一、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形勢
二、為文藝更好地服務“四化”大業而調整政策
三、黨中央在思想戰線反對錯誤傾向和精神污染
四、新潮文藝開始衝擊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第二節 中國科教電影為輝煌鋪路搭橋
一、中國科教電影界溫故啟新地走向新時期
二、科教電影事業規劃會議和選題會議先後召開
三、中國科教電影界籌建協會並開會探討創作問題
四、加強新時期科教電影的宣傳、放映工作
五、三科教片廠借廠慶謀輝煌,眾生力軍充實科教片行列
第三節 中國科教電影開始輝煌並走向世界
一、新時期中國科教電影的創作、生產和各種形式評獎
二、中國科教電影開始融入國際、走向世界
第四節 上海科影1979-1985年科教片的輝煌攝製
一、韓韋重大科技、農業、醫藥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二、蔡鋒機械、昆蟲、建築與醫藥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三、夏振亞醫藥、植物、美術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四、劉詠、王增月、楊朴純高新科學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五、徐志義氣象與席志傑等農業、生態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六、生物(含鳥、蟲、魚)類科教片的攝製
七、醫學衛生類科教片的攝製
八、藝術、文物科學科教片的攝製
九、地理、風光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十、工礦、資源、安全類科教片的攝製
十一、科考與兒童類科教片的攝製
十二、一部選題不當的科教片的攝製
第五節 北京科影1979-1985年科教片的輝煌攝製
一、張清生物與社會科學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二、萬迪基生物高科技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三、王樹楷高科技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四、喬秀如厚重科學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五、齊樹平農業與黃紀等生態、資源類科教片的創作
六、王文彬農村社會科教片的創作
七、生物(含鳥、魚、蟲)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八、醫學衛生類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九、高新技術類科教片的攝製
十、藝術、工藝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十一、地理、風光類科教片的攝製
十二、工交、能源等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十三、科學考察、考古與天文、航海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第六節 中國農影1979-1985年科教片的輝煌攝製
一、李澄暉楊友聲的兩部生物科普片力作
二、吳元輝、杜昕汝生物高科技與生態題材科教片力作
三、昆蟲、動物類科教片的攝製
四、植物、微生物類科普片的攝製
五、種植、植保、養殖類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六、農村能源、生態、農機、改良土壤類科教片的攝製
七、中獸醫科技成就科教片的攝製
八、農業教學片的攝製
第七節 長春、珠江等電影機構1979-1985年攝製的優秀科教片
第八節 中國科教電影理論在初步爭鳴中向前發展
一、關於科教片姓“科”姓“影”等的理論爭鳴
二、關於現實創作的不同思想碰撞
三、沙子風動畫著作及其他兩本書籍的出版
四、吳以錚、李壽彭對技術推廣片與劉建中等對教學片的創作研究
第九章 中國科教電影的輝煌(下)(1986-1990)
第一節 中國科教電影繼續輝煌的新時期
一、80年代下半期的國內政治經濟形勢
二、科技第一生產力大規模啟動
三、在政治思想領域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四、新潮文藝洶湧下的文藝多元景觀與五次文代會圓滿召開
五、在探索片、商業片震盪下廣電部宣傳黨的文藝思想
六、黨中央書記處在電影學術活動中履行不橫加干涉承諾
第二節 中國科教電影為繼續輝煌而奮力前行
一、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的成立及創作座談會的召開
二、傾力加強科教片在全國的宣傳放映工作
三、三科教片廠慶:共克時艱,自強奮進
四、中國科教電影的發展與體制改革的研討
第三節 中國科教電影的繼續輝煌及與國際交往加強
一、科教電影創作、生產與國內獲獎情況
二、中國科教電影去國外交往與國外獲獎
三、在中國舉辦國際科教電影節和中日科教電影技術研討會
第四節 北京科影1986-1990年科教片的輝煌攝製
一、張海方、忻迎一、張力等的科普片激進創新
二、廖燁於中寧與李昭棟融合著傳統的科普片創新
三、徐真動物類科教片力作
四、醫學科教片的攝製
五、新技術科教片的攝製
六、農業與生態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七、工礦、資源、交通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八、考古與古代科技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第五節 上海科影1986-1990年科教片的輝煌攝製
一、夏振亞生物、醫藥與民間工藝題材科教片的創新
二、劉立中生態環保、動物與民間工藝題材科教片的創新
三、潘祖奇、韓韋、楊朴純厚重科學題材科教片力作
四、動物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五、醫藥衛生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六、農業、生態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七、地理、氣象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八、科考、考古、文物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九、民族、民間特有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十、一部選題失誤的科教片的攝製
第六節 中國農影1986-1990年科教片的輝煌攝製
一、楊力、尤為華植物高科技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二、王軍武等動物題材科教片的創作
三、於公介汪小青農村社會科教片的創作
四、農業實用技術推廣片的攝製
五、地理、氣象科教片的攝製
六、醫學、文獻、古代科技科教片的攝製
第七節 中國科教電影理論在熱烈討論中深入發展
一、鄧葆宸、張清等與韓韋的兩本《簡論》及其他書籍出版
二、科學家、電影家論科教電影發展
三、關於科教電影傳統與創新的理論爭鳴
四、對韓韋、殷虹創作的研討及劉詠等對思想性、社教片的理論思考
第十章 中國科教電影在發展中走向影視並軌(1991-1995)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國內形勢
一、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
二、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與大力呼喚科普
三、文藝界在調整中出現新變化、新態勢
第二節 1991-1995年中國科教電影的發展
一、科教電影界的學習、反思、團結與奮進
二、科教電影界既重視創新又強調科學權威性
三、中國電影家協會對中國科教電影時代使命的闡述
四、中國科教電影繼續在國內外獲獎和進行國際交往
五、第二屆全國農林科教電影匯映及匯映成果
第三節 北京科影1991-1995年科教片的攝製
一、廖燁、於中寧的創新之作與孫興遠的傳統科教片力作
二、高科技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三、農業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四、大氣環境、金融、思維新型選題科教片的攝製
五、醫藥衛生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六、動畫科教片的攝製
第四節 上海科影1991-1995年科教片的攝製
一、高翔與楊松浩導演的傳統科教片力作
二、醫學衛生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三、植物高科技與基礎科學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四、農業與工業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五、動畫科教片的攝製
第五節 中國農影1991-1995年科教片的攝製
一、趙立魁的植物科普片力作
二、秦勇、高書紅等植物高科技題材科普片的創作
三、制種、耕作、植保類技術推廣片的攝製
四、生態環境治理類科教片的攝製
五、農村衛生及氣象、水利題材科教片的攝製
第六節 中國科教電影理論的新發展
一、劉建中、李昭棟等關於科教片電影藝術形式的理論思考
二、對夏振亞科教電影創作的研討
三、章以謙、趙立魁等關於科教電影創作風格的理論思考
四、李昭棟、劉立中等關於科教電影美學的研究
五、吳以錚、楊力等主編的書籍和楊力的理論著作出版
第七節 中國科教電影的體制改革——市場化改革
一、1991年和1992年進行計畫體制內改革
二、1993年開始進行市場化改革
三、1994年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
四、1995年從市場化改革到影視合流
第十一章 改制後的中國科教電影(1996-2009)
一、廣電部電影局對科教電影的政策支持
二、馮振志、忻迎一、莫驕、王軍武等的精品科普片創作
三、張暉、石磊、鄒偉等的優質技術推廣片創作
四、《科教影視論文集》出版與理論再探索
參考書目
後記

序言

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在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都在大力發展科教影視事業。科教影視,這種具有表現力和吸引力的視聽工具,可以形象、直觀、逼真、生動地記錄和剖析自然現象和科學活動,甚至可以用特殊技巧,把人們憑眼睛無法看到、憑觀察難於理解的現象,呈現給觀眾,從而揭示大自然的奧秘,拓寬人們的眼界,提高人們的素質,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
利用科教影視傳播科技知識,啟發智慧,輔助研究,加強交流,特別是它的可視性、形象化的表達更是其他傳播媒介所無法代替的。
我國的科教電影事業,應該從1918年算起,已有90多年的歷史。這期間攝製的許多影片在國內外獲獎或受到好評,出現了一大批默默無聞的科教電影專家,同時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要把90多年的科教電影歷史及其經驗、教訓梳理成書,是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的。現在楊力、高廣元同志通力合作,做了大量的蒐集與考證,並以學者的視角,寫出了70萬字的《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工作是艱苦細緻的。其中,介紹了400部左右的科教影片和大量的史料,應當說,內容翔實,是我國科教電影發展史中難得的一本專著,當然難免也會有缺失與疏漏,就此引起同行們討論、補遺也是大有益處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關心和研究中國科教電影的歷史,總結其經驗並關心科教影視的理論建設,以推動科教影視的發展。

後記

這本書就要脫稿了,恰逢新中國迎來六十華誕,我們衷心地將此書作為禮物獻給親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回憶起來,撰寫此書已有十幾個年頭了。可能是1998年,楊力同志與上海的洪林、劉詠同志,以及北京的李逢武同志聯繫合著事宜,結果未成。那時因電影滑坡,科教電影不景氣,大家無心涉足此事。但楊力在朱建中協助下,收集史料工作一直未停。本世紀初,他開始動筆,中間還經歷過曲折,後得到高廣元鼎力協助,持續多年,始告完成。朱建中同志從始至終都參與了編著過程,注力尤多。但他多次表示不在書中署名,我們覺得這不合適,因此,仍以三人合著署名發稿。
寫這本書最初的動機是想為我們熱愛的朋友、同事——科教電影藝術家們立傳。這些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他們熱愛的事業默默奉獻一生,其精神感人,其成就卓著,一定要為他們(以及解放前的先驅們)留點什麼!另外,也感到應為這不顯山露水的“老三”——科教片(故事片老大、紀錄片老二)立史。科教電影,既是藝術和精神產品,她提升著我們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同時又是大眾最易接受的第一生產力,能直接輔助、增強國家經濟實力,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在新中國,她已這樣走過六十年,不懈地藝術地傳播著她的核心價值觀——科學性、實用性和唯物主義,我們確應為她記述點什麼!
有同志發問:你們要一部什麼樣的科教電影史?我們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要寫一部信史:秉筆直書,實事求是。歷史是怎么樣,書就應當是怎么樣!不誇飾、不虛構、不遮蔽、不歪曲,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寫出來。這就是我們著述的原則。本書寫的新中國科教電影從無到有,從稚嫩到輝煌,這條主線和主要史實,反映了新中國在成長過程中闖出“中國道路”的歷史(包括曲折)。如,“大躍進”時期科教電影的“左”傾浮誇,是時代的反映,那時中國在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時脫離了中國國情,是盲目搬用“一天等於二十年”的教條的結果。再如,新時期開始不久,科教電影中出現激進創新潮流,這是人們順應世界科技革新浪潮和文藝新潮而作的自身變革的反應,並作出過應當開放吸收的有益探索,但在學術探討的衝擊傳統的聲浪中,也傳導出當時社會上涌動的、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某些“西教條”的音符。我們在詳細寫出那些歷史史實時,同時簡略地、清晰地寫出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國際格局,國內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藝等形勢,以及各種社會思潮、社會心理。因為科教電影的方方面面都是被制約在這歷史框架中的。列寧說,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我們正是遵照著這樣的歷史唯物主義來寫作的。寫電影史是既需要入乎其內,也需要出乎其外,站在電影、科技以外的大歷史全局高點來觀照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