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6年陳煥鏞教授於中山大學任教,1927年4月20日到香港採集,同年創建了中山大學農林植物標本館。1954年12月由中山大學農林學院改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因應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更名,始用現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華南植物園標本館館藏熱帶亞熱帶植物標本達100萬份,其中有種子植物85萬份、苔蘚植物4萬份、蕨類植物4萬份、模式標本近7000份、復份標本10萬份,液浸標本6400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館收藏的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寮國、高棉等國)的植物標本占本館標本的8%。特別有一批菲律賓標本,其本國標本已被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我館在抗日期間由於將標本轉移到香港得以保存完好。本館收藏最早的標本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
華南植物園標本館非常注重增加館藏量,除館內堅持派員到各地採集之外,也積極與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進行交換。在建館之初,陳煥鏞教授就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建立了正常的交換關係,現更擴展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南植物園標本館於建館之初就注重科學的管理方法,吸收了美國哈佛大學標本館以及世界先進的優秀標本館的管理體制,制訂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標本從科、屬、種、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條不紊地進行分類管理。在過去無電腦管理的年代,建立了三套完善的卡片系統,可根據植物的名稱、採集人、標本號、地區分布等,從三套卡片系統中迅速查到所需的標本。在標本內還附有大量的原始記載、重要專著等文獻資料,為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並成為我館的二大特色。
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快捷方便的查閱館藏標本信息資料,華南植物園標本館於1999年率先在國內實施了標本數位化,並於2009年底完成了植物標本資料庫,與全國各大標本館合作,建立了一套數字標本館系統,實現資源共享。
華南植物園標本館的發展目標是創建一個世界水平的區域性標本館,宗旨是使館藏標本極富華南區域特色,使華南及東南亞地區植物標本科屬收集齊備,華南儘可能收齊到種,並集齊華南熱帶亞熱帶重要科屬的全世界標本。
成果
植物志的編研是植物學研究領域的基礎性工作,一般都以大規模的野外考察與標本採集為基礎,以豐富的信息記載為核心,系統研究這些信息並編撰成科學志書,是一項百科全書式的系統工程。
植物志既是記載植物“身份”的“戶口簿”,又是記錄和研究植物特徵的重要“信息庫”,有了它人們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植物。
華南植物園科研人員主持參與編纂的植物志主要有:
中國植物志
FLORAOFCHINA
廣州植物志
海南植物志
廣東植物志
樂昌植物志
澳門植物志
香港植物志
外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