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骨幹力量,由杜石然先生領銜用三年時間編寫的一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的經典著作。數十位中國科學史界的頂級人物參與了本書的編寫或為本書編寫提供了資料和修改意見。本書是集體智慧結晶,由名家執筆、精心雕琢,書中內容詳而不繁,約而不漏,論述嚴謹。本書198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出版以來一直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指定教材和優秀普及讀物。本書多次重印,並被譯成日文由東京大學出版部出版發行。現在重新出版這部著作,對於普及科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科技文化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書可以作為本科生選修課“中國科技史”的教材,也可作為科技史專業的研究生教材和中國傳統科技文化普及讀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杜石然,吉林市人,1929年生,1951年東北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先後供職于吉林、長春兩地圖書館,業餘時間開展中國數學史學習和研究,1954年開始有成果發表。1957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科學史研究所攻讀中國數學史碩士研究生,師從李儼、錢寶琮。畢業後留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通史研究室主任。還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數學會理事。1990年赴日,曾任日本東北大學客座教授(1990)、佛教大學教授(1991-2001),並任該校碩士、博士生指導教官。授業科目: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思想史,等等。
研究領域為:中國數學史、中國科技史、科學思想史、比較文化史。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數學簡史》(與李儼合署,中華書局,1963;英譯本,牛津大學CLAREN-DON出版社,1987)、《數學·歷史·社會》(中國數學史論著選集,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合作,科學出版社,1982;日譯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中國科學技術史·通史卷》(主編,科學出版社,2003)等等。
多年以來還曾組織、參加編寫了:《中國古代科學家》、《中國數學史》(署錢寶琮主編,有日譯本)、《宋元數學史論文集》(署錢寶琮主編)《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中、英文)、《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上下)等論著。還曾長年致力於多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盧嘉錫主編,科學出版社)的企劃、立項、組織、編寫等工作。
范楚玉,江蘇靖江人,1932年10月15日生,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63年一1967年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夏緯瑛先生,畢業後留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1978年)、副研究員(1987年)、研究員(1990年)。還曾擔任研究所科研處長,中國農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史學會秘書長等職,為科學史研究工作的規劃、運營、提高、幹部培養等工作作出貢獻。個人專業領域為中國農學史、中國生物學史、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主要論著有參加杜石然負責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在多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盧嘉錫主編)工作中,是整個叢書的編委會成員並擔任了《農學卷》副主編。還曾參加河北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中華文明史》、任繼愈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典籍通匯》(任農學卷主編)的編寫工作。還與苟翠華、汪子春合作編寫了《悠久的中國農業》、《農學與生物學志》(《中華文化通志》“科學技術典”)等。此外,發表的論文共有四十餘篇。較重要的有《夏小正及其在農業史上的意義》、《西周農事詩中反映的糧食作物選種及其發展》、《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人們對地的認識》、《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的天時、地宜、人力觀》、《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中的天時、地宜、人力觀》、《陳勇的農學思想》等等。其他在科技文獻整理、校釋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如與陳美東等四人合作編寫的《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曾多次印刷。社會影響較廣。
陳美東,1942年2月19日生於福建省連江縣,2008年12月30日逝世於北京。1964年8月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系,同年考取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天文學史研究生,師從葉企孫先生。1967年畢業後留所工作,歷任該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所長等職務。
陳美東,從事科學技術史研究工作以來,致力於天文學史、中國科技通史和中國科學思想史研究,著述豐厚,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出版論著26種。曾獲全國新長征優秀圖書三等獎、全國優秀外文圖書二等獎、全國科學技術史優秀圖書一等獎、第三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全國科學技術史優秀圖書一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陳美東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曆法研究,堪稱當代中國傳統曆法史研究第一人,其著作《古歷新探》對各朝代曆法的解析、計算和結論,獲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參與主持撰寫的《中國天文學史大系》是百年來中國天文學史研究的集大成巨著。他的代表作中尚有《中國古星圖》、《郭守敬評傳》、《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中國天文學史大系·古代天文學思想卷》、《中華文化通志·科學技術典十志》、《自然科學發展大事記·天文學卷》、《中國古代科技史話》、《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中國古代計時儀器史》和《歷代律曆志校訂》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原始技術和科學知識的萌芽
一 偉大的祖國,古老的文明
二 勞動工具的製造和火的使用
三 從採集狩獵到原始農牧業
四 原始工藝技術
五 自然科學知識的萌芽
六 原始自然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技術和科學知識的積累
一 奴隸制度的出現與科學技術
二 青銅時代和青銅冶鑄技術
三 農業生產技術
四 手工業技術
五 初期的天文學和數學
六 物候和地學知識的積累
七 初期的醫藥學
八 天命觀與陰陽五行說的起源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古代科學技術體系的奠基
一 社會大變革與科學技術
二 鐵器時代的到來與冶鐵技術
三 精耕細作傳統的開始形成與生物學知識
四 大型水利工程的開始興建
五 《考工記》——手工業技術規範的總匯
六 《墨經》中的科學知識
七 天文學和數學的進步
八 地學著作的出現
九 醫學理論的初步建立
十 諸子百家的自然觀和學術爭鳴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古代科學技術體系的形成
一 封建制度的鞏固與科學技術
二 農業科學技術和水利工程
三 生產工具、兵器的鐵器化和冶鐵術的成熟
四 天文學體系的形成和傑出的科學家張衡
五 數學體系的形成
六 地圖測繪技術與疆域地理志
七 醫藥學體系的充實與提高
八 造紙術與漆器工藝
九 建築、交通及紡織技術
十 學術思想和王充《論衡》
十一 中外交通和科技文化交流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古代科技體系的充實和提高
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狀況
二 賈思勰和農學名著《齊民要術》
三 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
四 傑出的數學家劉徽和祖沖之
五 地學的新進展
六 醫藥學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七 煉丹術和化學
八 制瓷、灌鋼和建築技術
九 機械製造的新成就
十 自然觀和宇宙論方面的論爭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古代科學技術體系的持續發展
一 經濟和科技文化繁榮的大帝國
二 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三 冶金和紡織技術
四 都市建設和橋樑工程
五 地理學的成就和大運河的開鑿
……
第七章 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
第八章 傳統科學技術的緩慢發展
第九章 西方科學技術的開始傳入
第十章 近代的科學技術
結語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後記
修訂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