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文章總結了湘贛邊界鬥爭的經驗,並針對黨記憶體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傾向,科學地論證了紅軍和紅色政權在中國存在和發展的5個條件:①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 ,反革命營壘內部不統一併充滿矛盾,因而使許多農村小塊革命根據地能夠在反革命政權的包圍下產生、堅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擴大。②經過第一次大革命影響和鍛鍊的工農兵士,為建立革命軍隊和紅色政權準備了良好的民眾基礎。③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階級的繼續的分裂和戰爭,而繼續地向前發展的。這就為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提供了客觀依據。④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⑤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確,是紅色政權長期存在和發展的關鍵條件。

基本信息

簡介

1928年10月5日 ,毛澤東為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起草的《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決議的一部分。文章初步回答了中國革命的具體道路問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毛澤東關於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理論,指明了在反動統治薄弱的農村積聚力量,實行工農武裝割據,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取得全國政權的道路。這是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一個標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里程碑。

原文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毛澤東

1928年10月5日

一、國內的政治狀況

現在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依然是城市買辦階級和鄉村豪紳階級的統治,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以新軍閥代替舊軍閥,對工農階級的經濟的剝削和政治的壓迫比從前更加厲害。從廣東出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到半路被買辦豪紳階級篡奪了領導權,立即轉向反革命路上,全國工農平民以至資產階級⑴,依然在反革命統治底下,沒有得到絲毫政治上經濟上的解放。

國民黨新軍閥蔣桂馮閻四派⑵,在北京天津沒有打下以前,有一個對張作霖⑶的臨時的團結。北京天津打下以後,這個團結立即解散,變為四派內部激烈鬥爭的局面,蔣桂兩派且在醞釀戰爭中。中國內部各派軍閥的矛盾和鬥爭,反映著帝國主義各國的矛盾和鬥爭。故只要各國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狀況存在,各派軍閥就無論如何不能妥協,所有妥協都是暫時的。今天的暫時的妥協,即醞釀著明天的更大的戰爭。

中國迫切需要一個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這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才能完成。從廣東出發向長江發展的1926-1927年的革命,因為無產階級沒有堅決地執行自己的領導權,被買辦豪紳階級奪取了領導,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乃遭遇到暫時的失敗。中國無產階級和農民在此次失敗中,受到很大的打擊,中國資產階級(非買辦豪紳階級)也受了打擊。但最近數個月來,工農階級在共產黨領導之下的有組織的城市罷工和農村暴動,在南北各地發展起來。軍閥軍隊中的士兵因饑寒而醞釀著很大的不安。同時資產階級在汪精衛、陳公博一派鼓動之下,亦在沿海沿江各地發展著頗大的改良主義⑷運動。這種運動的發展是新的事實。

中國的民主革命的內容,依國際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民族革命,並實行土地革命,消滅豪紳階級對農民的封建的剝削。這種革命的實際運動,在1928年5月濟南慘案⑸以後,是一天一天在發展的。

二、中國紅色政權⑹發生和存在的原因

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這種奇事的發生,有其獨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發展,亦必有相當的條件。第一,它的發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的國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⑺,必然是在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因為這種奇怪現象必定伴著另外一件奇怪現象,那就是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階級支持著的各派新舊軍閥,從民國元年以來,相互間進行著繼續不斷的戰爭,這是半殖民地中國的特徵之一。不但全世界帝國主義國家沒有一國有這種現象,就是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也沒有一處有這種現象,僅僅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中國這樣的國家才有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種,即地方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裂剝削政策。因為有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湘贛邊界的割據⑻,就是這許多小塊中間的一小塊。有些同志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候,往往懷疑這樣的紅色政權的存在,而發生悲觀的情緒。這是沒有找出這種紅色政權所以發生和存在的正確的解釋的緣故。我們只須知道中國白色政權的分裂和戰爭是繼續不斷的,則紅色政權的發生、存在並且日益發展,便是無疑的了。第二,中國紅色政權首先發生和能夠長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種並未經過民主革命影響的地方,例如四川、貴州、雲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兩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工農兵士民眾曾經大大地起來過的地方,例如湖南、廣東、湖北、江西等省。這些省份的許多地方,曾經有過很廣大的工會和農民協會的組織,有過工農階級對地主豪紳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許多經濟的政治的鬥爭。所以廣州產生過三天的城市民眾政權,而海陸豐、湘東、湘南、湘贛邊界、湖北的黃安等地都有過農民的割據。至於此刻的紅軍,也是由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和接受過工農民眾影響的國民革命軍中分化出來的。那些毫未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毫未接受過工農影響的軍隊,例如閻錫山、張作霖的軍隊,此時便決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紅軍的成分來。第三,小地方民眾政權之能否長期地存在,則決定於全國革命形勢是否向前發展這一個條件。全國革命形勢是向前發展的,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不但沒有疑義,而且必然地要作為取得全國政權的許多力量中間的一個力量。全國革命形勢若不是繼續地向前發展,而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停頓,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現在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階級的繼續的分裂和戰爭,而繼續地向前發展的。所以,不但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沒有疑義,而且這些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於全國政權的取得。第四,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若只有地方性質的赤衛隊⑼而沒有正式的紅軍,則只能對付挨戶團⑽,而不能對付正式的白色軍隊。所以雖有很好的工農民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更不能造成長期的和日益發展的割據局面。所以“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民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第五,紅色政權的長期的存在並且發展,除了上述條件之外,還須有一個要緊的條件,就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

三、湘贛邊界的割據和八月的失敗

軍閥間的分裂和戰爭,削弱了白色政權的統治勢力。因此,小地方紅色政權得以乘時產生出來。但軍閥之間的戰爭不是每天不停的。每當一省或幾省之間的白色政權有一個暫時穩定的時候,那一省的統治階級或幾省的統治階級必然聯合起來用盡力量來消滅這個紅色政權。在為建立和堅持紅色政權所必須的各種條件尚不完備的地方,便有被敵人推倒的危險。本年四月以前乘時而起的許多紅色政權,如廣州、海陸豐、湘贛邊界、湘南、醴陵、黃安各地,都先後受到白色政權的摧殘,就是這個道理。四月以後湘贛邊界的割據,正值南方統治勢力暫時穩定的時候,湘贛兩省派來“進剿”的軍隊,隨時都有八九個團以上的兵力,多的到過18個團。然而我們以不足四個團的兵力和敵人鬥爭四個月之久,使割據地區一天一天擴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眾政權的組織一天一天推廣,紅軍和赤衛隊一天一天壯大,原因就在於湘贛邊界的共產黨(地方的黨和軍隊的黨)的政策是正確的。當時黨的特委和軍委的政策是:堅決地和敵人作鬥爭,創造羅霄山脈⑾中段政權,反對逃跑主義;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軍隊黨幫助地方黨的發展,正規軍隊幫助地方武裝的發展;集中紅軍相機應付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割據地區的擴大採取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反對冒進政策。因為這些策略的適當,加上地形之利於鬥爭,湘贛兩省進攻軍隊之不盡一致,於是才有4-7月四個月中的各次勝利⑿。雖以數倍於我之敵,不但不能破壞此割據,並且不能阻止此割據的日益擴大,此割據對湘贛兩省的影響則有日益加大之勢。八月失敗,完全在於一部分同志不明了當時正是統治階級暫時穩定的時候,反而採取統治階級政治破裂時候的戰略,分兵冒進,致邊界和湘南同歸失敗。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同志不察當時環境,不顧特委、軍委及永新縣委聯席會議的決議,只知形式地執行湖南省委的命令,附和紅軍第29團逃避鬥爭欲回家鄉的意見,其錯誤實在非常之大。這種失敗的形勢,因為九月以後特委和軍委採取了糾正錯誤的步驟,而挽救過來了。

四、湘贛邊界的割據局面在湘鄂贛三省的地位

以寧岡為中心的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其意義決不限於邊界數縣,這種割據在湘鄂贛三省工農暴動奪取三省政權的過程中是有很大的意義的。使邊界土地革命和民眾政權的影響遠及於湘贛兩省的下游乃至於湖北;使紅軍從鬥爭中日益增加其數量和提高其質量,能在將來三省總的暴動中執行它的必要的使命;使各縣地方武裝即赤衛隊和工農暴動隊的數量增加質量提高起來,此時能夠與挨戶團和小量軍隊作戰,將來能夠保全邊界政權;使地方工作人才逐漸減少依靠紅軍中工作人才的幫助,能完全自立,以邊界的人才任邊界的工作,進一步能夠供給紅軍的工作人才和擴大割據區域的工作人才——這些都是邊界黨在湘鄂贛三省暴動發展中極其重要的任務。

五、經濟問題

在白色勢力的四面包圍中,軍民日用必需品和現金的缺乏,成了極大的問題。一年以來,邊界政權割據的地區,因為敵人的嚴密封鎖,食鹽、布匹、藥材等日用必需品,無時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貴之中,因此引起工農小資產階級⒀民眾和紅軍士兵民眾的生活的不安,有時真是到了極度。紅軍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籌餉。每天除糧食外的五分錢一伙食費都感到缺乏,營養不足,病的甚多,醫院傷兵,其苦更甚。這種困難,在全國總政權沒有取得以前當然是不能免的,但是這種困難的比較地獲得解決,使生活比較地好一點,特別是紅軍的給養使之比較地充足一點,則是迫切地需要的。邊界黨如不能對經濟問題有一個適當的辦法,在敵人勢力的穩定還有一個比較長的期間的條件下,割據將要遇到很大的困難。這個經濟問題的相當的解決,實在值得每個黨員注意。

六、軍事根據地問題

邊界黨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大小五井⒁和九隴兩個軍事根據地的鞏固。永新、酃縣、寧岡、遂川四縣交界的大小五井山區,和永新、寧岡、茶陵、蓮花四縣交界的九隴山區,這兩個地形優越的地方,特別是既有民眾擁護、地形又極險要的大小五井,不但在邊界此時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就是在湘鄂贛三省暴動發展的將來,亦將仍然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鞏固此根據地的方法:第一,修築完備的工事;第二,儲備充足的糧食;第三,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把這三件事切實做好,是邊界黨應該努力的。

相關注釋

〔1〕毛澤東在這裡指的是民族資產階級。毛澤東在1935年12月作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和1939年12月作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對於買辦大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區別,曾作了詳細的說明。

〔2〕蔣派指蔣介石派。桂派指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派。馮派指馮玉祥派。閻派指山西軍閥閻錫山派。他們曾經聯合對張作霖作戰,於1928年6月占領了北京和天津。

〔3〕張作霖(1875—1928),遼寧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1924年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被打敗後,張作霖成為北方最有勢力的一個軍閥。1926年他聯合吳佩孚入據北京。1928年6月從北京退回東北,在路上被向來利用他做工具的日本帝國主義者所炸死。

〔4〕1928年5月濟南慘案發生及蔣介石公開對日妥協之後,曾經追隨蔣介石參加1927年反革命政變的民族資產階級,有一部分因為自己的利益,開始逐步形成蔣介石政權的在野反對派,他們既不滿意蔣介石政權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反革命統治,又反對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他們發動了一個改良主義運動,幻想在革命和反革命兩條道路之外,另找一條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當時,同蔣介石爭權奪利的汪精衛、陳公博等政客,曾在這個運動中進行投機活動,形成了國民黨中的所謂“改組派”。

〔5〕1928年蔣介石在英美帝國主義支持下,北上攻打張作霖。日本帝國主義為阻止英美勢力向北方發展,出兵山東,侵占濟南、青島和膠濟路沿線,截斷津浦鐵路。5月3日,日本侵略軍在濟南進行大屠殺,在這前後十幾天內,共慘殺中國軍民數千人。這次屠殺事件被稱為“濟南慘案”。

〔6〕中國紅色政權在組織形式上,和蘇聯的蘇維埃政權是相同的。蘇維埃即代表會議,是俄國工人階級在1905年革命時創造的一種政治制度。列寧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從巴黎公社和1905年俄國革命的經驗中,得出這樣的結論:蘇維埃是工農革命政府的最好的組織形式,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中最適當的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第一次在世界上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的蘇維埃共和國。在中國,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為代表所領導的各地人民革命起義,即以代表會議為工農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但是,這時的中國革命仍然處於民主革命階段,這種政權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工農民主專政,同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性質是有區別的。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來屬於英、美、法、荷各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東方許多殖民地,被日本帝國主義者所占領,那裡的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眾及民族資產階級分子在共產黨領導下,利用英、美、法、荷各帝國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組織了反法西斯侵略的廣泛統一戰線,建立了抗日根據地,進行了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已開始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政治情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主義被逐出,英、美、法、荷各帝國主義企圖繼續原來的殖民地統治,但各殖民地人民已在抗日戰爭中鍛鍊出了一種相當有力的武裝力量,他們不願意照舊生活下去;而由於蘇聯的強大,由於除美國以外的一切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或被推翻或被削弱,更由於中國革命的勝利使帝國主義陣線在中國被突破,因而使整個帝國主義制度已在世界上發生很大的動搖。這樣,就使東方各殖民地至少是某些殖民地的人民也和中國差不多一樣地有可能長期堅持大小不一的革命根據地和革命政權,有可能長期堅持由鄉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戰爭,並有可能由此逐步推進而取得城市、取得該殖民地全國範圍內的勝利。根據這種新的情況,毛澤東於1928年對於在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條件下這一個問題上所作的觀察,已有了改變。

〔8〕這是指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以後,各地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最初爆發起來的對反革命勢力的反擊行動。在廣州,1927年12月11日,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一部分市郊農民的配合下聯合起義,建立過為時三天的人民政權。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海豐、陸豐等地的農民,在1927年5月和9月舉行起義,都曾經建立過革命政權;在這年十月舉行的起義中建立的革命政權,一直堅持到1928年3月。在湖南省東部,1927年9月,起義的農民曾經占據過瀏陽、平江、醴陵、株洲一帶,醴陵農民並於1928年二三月間建立過農村革命政權。湖北省東北部的黃安(今紅安)、麻城等地的起義農民,曾經在1927年11月占領黃安縣城,建立革命政權二十多天。在湖南省南部,1928年1月,宜章、郴縣、耒陽、永興、資興等縣的起義農民,建立過革命政權達三月之久。關於湘贛邊界的革命鬥爭,參見本卷《井岡山的鬥爭》。

〔9〕赤衛隊是革命根據地中民眾的武裝組織,不脫離生產。

〔10〕參見本卷《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注〔16〕。

〔11〕羅霄山脈是江西、湖南兩省邊界的大山脈,井岡山位於羅霄山脈的中段。

〔12〕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軍隊和朱德率領的軍隊在井岡山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改稱紅軍第四軍)。四五月間,第四軍在遂川的五斗江、永新的草市坳和永新城,先後打敗江西國民黨軍隊的第二、三次“進剿”。6月23日,紅四軍在寧岡、永新交界的七溪嶺和龍源口地區,打敗江西敵軍第四次“進剿”。江西的國民黨軍隊在遭到多次失敗以後,又聯合湖南的國民黨反動派,調集四個師的兵力,對井岡山發動第一次“會剿”。7月,“會剿”的敵軍先後侵占寧岡、永新、蓮花等縣城。紅四軍以兩個團的兵力出擊湖南敵軍後方的酃縣,以一個團的兵力對付江西敵軍,同時發動廣大民眾到處包圍襲擊敵軍。結果,湖南敵軍倉皇退守茶陵;江西敵軍也被圍困於永新地區。

〔13〕毛澤東這裡所說的小資產階級,是指農民以外的手工業者、小商人、各種自由職業者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中國的這類社會成分主要在城鎮,但在鄉村中也占有相當數量。參見本卷《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本書第二卷《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14〕大小五井山區就是指介於江西西部的永新、寧岡、遂川和湖南東部的酃縣四縣之間的井岡山,井岡山上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