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年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用於避邪的“桃符”之類的門畫。
到宋朝(960-1279),木版印刷術開始用於年畫製作。因為雕版印刷,年畫能大量生產,並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由此,木版年畫在宋代開始形成並得蓬勃發展。
從宋開始,木版年畫在內容上,由自然崇拜、神靈崇拜擴展為納富迎祥、歡樂喜慶,進而涉及戲曲故事、民俗風情等,表現了農民的情感和理想。這些年畫除了形象的意義外,一般都需要用語言的方式去解讀,這就是漢語特有的諧音現象。比如說畫蝙蝠,諧音指福,畫喜鵲,指代喜慶之意。在表現形式上,年畫取民間繪畫手法,或結合傳統圖案,或吸收文人畫甚至西文繪畫之長,利用木版印刷技術,創立了特定的樣式和體裁。
年畫到了明朝(1368-1644)末年至清代(1368-1911),達到興盛,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這些年畫色彩鮮明,喜慶熱鬧,題材多樣,比較多的像《春牛圖》、《年年有魚》、《五穀豐登》等。這就是在這時,中國出現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幾個木版年畫的製作中心,中國三大民間木版年畫就是代表,它們是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山東濰縣楊家埠年畫。到了晚清,由於西方石印的傳入,各地年畫逐漸衰落下來。